书城童书青少年天文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13042700000061

第61章 有趣的时差

我们平常使用的时间,是以太阳的方位作标准的。每当太阳通过天球子午线的时刻,就是当地正午12点。地球上不同地点的人,看到太阳通过天球子午线的时刻也不同。为了大家都有共同的时间标准,1884年,国际天文工作者们在华盛顿举行的一次会议上,一致决定把格林尼治子午线作为划分地球经线的起点,并以此为基础来确定世界的时区,把地理经度为0度的英国格林尼治时间作为全世界的标准时间,叫做“世界时”。但是,如果世界各国都用世界时,也会出现一些麻烦。比如,北京的中午,就要在早上4点钟;而太平洋上的中午,又正好是世界时的半夜。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人们就把全球分成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据经度15度(全球360度)。格林尼治天文台所在的时区,叫做零时区。零时区以东的第一个时区叫东一区,再往东为东二区、东三区……直到东十二区。零时区以西则是西一区、西二区……直到西十二区。每跨过一个时区,采用的时间正好相差一小时(地球正好旋转15度)。在同一时区,时间是统一的。我国使用的是东经120度的标准时间,属东八区。平时我们听收音机报告的“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的标准时间。

时区与时区之间,分秒数是相同的,但小时数不同。这就造成了时间差。比如我国的北京在东八区,日本东京在东九区,北京时间就比东京时间迟1小时;俄罗斯的莫斯科在东三区,北京时间就比莫斯科时间早5小时。而美国的纽约在西五区,北京时间比纽约时间早13个小时。纽约的上午9点,就是北京时间晚上10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