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江山的来历
12903600000009

第9章 隋:连续上演的禅让(2)

就在刘昉和郑译两个人去找杨坚的时候,另一个在卧室里的大臣颜之仪也没闲着。

颜之仪也是宫廷权贵,而且与宦官们的关系很好。他很快就笼络了一批宫中太监,打开宫门引入了大将军宇文仲,也想伪造诏书以宇文仲为辅政大臣。他们的动作比杨坚要快,宇文仲等人都已经进入大殿,到达皇帝的宝座了。郑译这才得到消息,心想:坏了,千万不能让宇文仲等人公布他们那份假诏书,造成既成现实啊。千钧一发之际,郑译急中生智,忙带上杨惠及刘昉、皇甫绩、柳裘等大臣进入大殿,计划与宇文仲、颜之仪等人展开面对面的较量。

色厉内荏的宇文仲和颜之仪等人见许多大臣们都进来了,满脸惊愕,自乱了阵脚。他们不仅不敢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而且还犹犹豫豫地想溜走。宇文仲、颜之仪也实在不成器。政变不是请客吃饭,而是要步步艰辛、刀刀滴血的权力斗争,是攸关身家性命的搏斗。哪能中途退出,说走就走啊。这可是一条踏上了就不能回头的不归路。

这时候,杨坚出场了,带着武士大义凛然地走上殿来。宇文仲、颜之仪等人心底都知道杨坚和自己一样,都是来篡权争位的,但他们没有杨坚那样沉着的心态和大义凛然的表演,面对“黑吃黑”的情况,吓得汗流浃背,就差跪地求饶了。结果,杨坚轻轻松松地把宇文仲、颜之仪等人抓了起来。

控制了宫廷后,杨坚、郑译、刘昉三人都害怕在中央和地方掌握实权的宇文家族诸位王爷发难。于是,他们封锁了皇帝的死讯,宣布赵王宇文招的女儿将要嫁给北方的突厥人,征召各位王爷入长安。宇文家族的各位王爷也不加细想,纷纷入宫。在宫中,他们首先听到了皇帝的死讯。郑译等人接着公布了“遗诏”,宣布由杨坚总管朝政,辅佐杨家的外孙、年仅8岁的宇文阐。杨坚等人又利用假诏书夺取了京城部队的指挥权,稳定了政局。宇文赟时期,政令严苛、刑罚残酷。老百姓群心崩骇,人心浮动。杨坚刚辅政,就清理这些严刑峻法,抚慰百姓,以身作则,躬履节俭。这场政变没有造成长安城的动荡,基本上平静地度过了。

这场决定杨坚上台、奠定隋朝基础的政变没有名字。我们暂且称呼它为“无名政变”。

《隋书?帝纪第一》只用短短两行字记载了这场政变:“内史上大夫郑译、御正大夫刘昉以高祖皇后之父,众望所归,遂矫诏引高祖入总朝政,都督内外诸军事。周氏诸王在籓者,高祖悉恐其生变,称赵王招将嫁女于突厥为词以征之。丁未,发丧。”

为什么不给这场政变取一个名字呢?也许是在历史长河中,“无名政变”实在太“无名”了,既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牵动天下多少神经。仅仅在南北朝时期,就有许多政变比“无名政变”更加精彩。对此,历史老人只能表示无奈。

隋代周兴

成功的阴谋仅仅是杨坚个人崛起的开始,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杨坚在巩固辅政地位后,开始向威胁自己辅政地位的宗室各位王爷展开了攻势。当时刚去世的宇文赟的弟弟、汉王宇文赞在朝廷中和杨坚的地位不相上下,与杨坚平起平坐。宇文赞的存在不仅使杨坚不能完全施展拳脚,而且很容易成为政敌利用的旗帜,成为替代杨坚的潜在威胁。

刘昉帮助杨坚巧妙地除去了这个政敌。刘昉在宫廷多年,早成了搞阴谋诡计的行家里手。他搜罗了许多美女献给宇文赞。宇文赞当时还不到20岁,高兴地接受了美女,对刘昉也亲近起来。刘昉和宇文赞熟悉了以后,就劝宇文赞说:“大王,您是先帝的亲弟弟,众望所归。现在是孺子当国,怎么能够承担军国大事呢!先帝刚刚驾崩,人心尚未稳固,政事又多又危险。大王不如先退回宅第,等局势安定后再出来主政,将来还有可能入宫做天子呢。这才是万全之计啊。”宇文赞实在是太年轻了,缺乏社会阅历和政治经验,听刘昉这么一说,竟然觉得非常有道理,从此深居简出,不与杨坚争夺权力了。杨坚喜出望外,拜刘昉为下大将军、封为黄国公,封郑译为沛国公。两人因为有定策之功,一起成为杨坚的心腹。

除了宇文赞,在地方上握有实权的成年王爷们也很危险。这样的王爷一共有五位,分别是:赵王宇文招、陈王宇文纯、越王宇文盛、代王宇文达、滕王宇文逌。杨坚在政变的时候就害怕这五位王爷联合起兵反对自己,所以封锁皇帝的死讯,利用假诏书将五个人都召回长安,剥夺了他们的实权和军队。杨坚辅政后,五位王爷心中自然都很不服气。可惜自己已经失去了实权,已无法与杨坚抗衡了,所以五个人便通过另一位王爷毕王、雍州牧宇文贤秘密联系外藩将领起兵。

相州总管尉迟迥是北周的重臣宿将,领兵镇守着原先的北齐故地。他也对杨坚的辅政非常不满,在几位王爷的暗中支持下起兵反对新政府。一时间,河北、河南、山西一带出现骚动。十几天工夫,尉迟迥就聚集了近十万反对力量。尉迟迥还派遣自己的儿子去南方作人质,请求陈国出兵援助。杨坚果断地命令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率领大军讨伐关东的叛乱,很快平定了这场骚乱。韦孝宽将尉迟迥的首级送到长安,还讨平了骚乱余党。尉迟迥作乱的时候,郧州总管司马消难割据本州响应,淮南的很多州县都参与了叛乱。平定尉迟迥后,杨坚马不停蹄地去讨伐司马消难。司马消难落荒而逃,南下投降了陈国。镇守四川地区的上柱国、益州总管王谦也是个野心家。他看到幼主在位,杨坚辅政,就以清除权臣、匡复朝廷为借口,发动巴蜀的军队作乱。杨坚开始的时候因为关东和荆州一带骚乱分了精力,没有马上讨伐四川。王谦的军队扼守住剑阁,乘机攻城略地。现在杨坚患过劲来后,全力讨伐王谦,很快就在长安的宫殿里看到了王谦的首级。杨坚看到巴蜀阻险,常常发生叛乱,于是开辟平道,毁掉剑阁险要,防止再次动乱。

事后查明,这场骚乱有毕王宇文贤和赵陈五位王爷在幕后阴谋作乱的影子。杨坚捉拿宇文贤处斩,但宽恕了赵王五个人的罪过,还下诏给予在长安的五位王爷“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的待遇,安定人心。

杨坚的成功和宽容让长安的五位王爷坐卧不安。他们走了步险棋,在赵王府摆下鸿门宴邀请杨坚参加。五位王爷的面子杨坚还是要给的,加上杨坚也想看看五个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所以就去赵王府赴宴了。赵王在府里埋伏了甲士取杨坚的性命,静悄悄地等杨坚来赴“鸿门宴”。甲士还没出动,杨坚的随从元胄却有所察觉拉着杨坚找了个借口跑了出来。赵王阴谋暴露,杨坚以谋反罪杀掉了主谋的赵王宇文招、越王宇文盛。其他三王失去了还手之力。

经过这次未遂暗杀,杨坚加强了对政权的控制,抓紧篡位的准备工作。

580年9月,杨坚操控的北周朝廷封杨坚长子杨勇为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同月,宇文阐下诏说褒奖“假黄钺、使持节、左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上柱国、大冢宰、隋国公”杨坚道德高尚、能力超强,对朝廷功勋卓著。诏书废除了左、右丞相的官制,任命杨坚为唯一的大丞相。10月,宇文阐又追封杨坚的曾祖父杨烈、祖父杨祯和父亲杨忠的爵位,升官的升官、上谥号的上谥号。在完成对杨氏家族的世系追封后,杨坚同月诛杀陈王宇文纯,11月,又诛杀了代王宇文达、膝王宇文逌。

12月,北周晋封杨坚的公爵为王爵,位在诸侯王上。隋王杨坚可以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朝廷备九锡之礼,赐予杨坚玺绂、远游冠、相国印、绿綟绶。北周划出二十个郡作为隋国的封地,隋国置丞相等上下官员。杨坚一再推让,以各种理由拒绝接受。于是,朝野掀起庞大的对杨坚的歌颂浪潮,恭请隋王接受恩赏。最后杨坚不得不接受王位,但把封地削减为十个郡。

现在,连傻子都知道杨坚即将登基称帝了。

杨坚以相当不错的政治肃清和改革措施,在通往皇位的赛跑中开始冲刺。

杨坚现在的地位已经无法动摇了。但靠阴谋诡计得来的权势可以使人显赫一时,却不足以成为改朝换代的基础。权力必须要有一些扎实可信的、百姓认同的政绩来支撑。当时北方的民族融合是不能回避的话题。但在政治领域,鲜卑等少数民族掌握着实权(北魏、北齐和北周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上层贵族排斥汉人,热衷于黄河流域的鲜卑化与胡化。杨坚决定从这个问题入手将自己推上皇位。杨家因为从政有功被赐胡姓普六茹,杨坚上台后立即恢复了自己的汉姓。大定元年(581年)2月,杨坚又下令:“以前赐姓,皆复其旧。”杨坚奉行民族平等的政策,又毫不手软地对付那些反叛旧臣和豪强大吏,清理少数民族贵族队伍。他罢黜了一些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即便有些人对杨家有着这样那样的功绩;提拔有真才实干的人辅佐自己管理国家政务。这不仅遏止了半个多世纪的鲜卑化趋势,而且也意味着长期处于政治劣势的汉族人得以能够真正进入政坛。汉族人士自然支持杨坚的执政。

581年2月,杨坚终于接受了九锡之礼。没几天,宇文阐下诏,承认周德已尽,天命从宇文家转移到了杨家,自己要仿照汉魏故事,禅位给杨坚。杨坚依然是再三退让。宇文阐先后派遣多批高官贵族敦请杨坚接受帝位。朝廷百官也纷纷劝进。杨坚这才点头同意受禅。

杨坚于是在人们的簇拥下,从相国府穿着平常的衣服入宫。在临光殿,宇文阐恭敬地将皇位禅让给杨坚,杨坚更衣即皇帝位。同时,朝廷在长安南郊设祭坛,杨坚派遣太傅、上柱国、邓公窦炽柴燎告天,宣告人间改朝换代的进行。同日,杨坚上告太庙;大赦天下;改年号“大定”为“开皇”;变更北周官制,恢复汉魏时期的汉族旧官制。《隋书》记载禅让当天,京师长安出现了祥云。整个禅让过程和之后的宣示让长安城忙碌了一天。

这时的杨坚刚满40岁。因为杨家的爵位是隋王,因此杨坚依惯例将新王朝定名为“隋”。都城是汉朝旧都长安城。

我们考察隋朝江山的开辟过程,最大的感觉无疑是宫廷政治的重要。

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毫无政治道德可言的时代。政治阴谋诡计横行。“禅让”这出戏在南北朝时期上演得最为充分。原本充满道德光芒的禅让变成了遮掩权力丑陋的闹剧。北朝的末代帝王无不在权臣禅让逼宫闹剧之下度过了悲惨的最后岁月。北魏末期,皇帝元恭被废黜后幽居佛寺,赋诗一首:“朱门久可患,紫极非情玩。颠覆立可待,一年三易换。时运正如此,唯有修真观。”后人从诗句中深切体会到了落魄皇子皇孙的荒凉凄惨的心情,感叹“可怜生在帝王家”的无奈。一个月后,避居佛寺的元恭被毒死,年仅35岁。还有一位皇帝元修因为权臣高欢在到处搜寻皇室成员,吓得在好友家躲起来。躲了将近两个月,乱军还是从床底下把元修拉了出去,簇拥着去见高欢。元修见到了高欢才明白乱军不是拉自己上断头台,而是来拉自己做皇帝的,慌忙给高欢跪下,哀求千万别让自己做皇帝,最后弄得场面很尴尬,高欢甩袖而去。乱军陆续把服饰呈送进来,请元修沐浴更衣。为了防止元修逃跑,高欢全军夜里严密警备。元修这才被长矛逼着,做了皇帝。北魏末期的元子攸、元晔、元恭、元朗、元善见、元廓,表面上贵为皇帝,实际上都是冤死鬼。杨坚的政治阴谋没有逃脱这些北朝阴谋的范畴。

谋划成功的宫廷阴谋是杨坚获得权力的途径。但仅有阴谋是不够的,杨坚本人政治手段高超,执政措施得当,才最终从外孙宇文阐手中夺取了天下。

宇文阐退位时只是个年仅9岁的小孩子。杨坚封宇文阐为介国公,食邑五千户,待之以隋朝宾客之礼。介国公的旌旗、车服、礼乐,一切照旧,按照他在位时期的标准配给。可三个月后,介国公就死了。据说是介国公接见了出使北朝的南陈使节,让杨坚起了疑心给害死了。具体过程,没有人记载。新朝已经建立了,没有人对9岁的逊帝投注过多的目光。

杨坚为什么狠心对亲外孙下毒手呢?

如果他不忍心,就不会建立隋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