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江山的来历
12903600000007

第7章 晋:源于司马昭之心(2)

曹爽和曹羲兄弟听了桓范的建议后,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说话。最后,大将军曹爽好不容易才憋出一句话来:“大家不要急,让我好好想想。”当晚,曹爽在高平陵度过了一生中最漫长的一夜。

第二天五更天,初升的太阳照耀在高平陵上。周围的人早早就聚集在曹爽的营帐里面等待着他最后的决定。曹爽吞吞吐吐地说:“太傅的意思,不过是要夺我的兵权。我交出兵权,还可以做一个富家翁。”桓范顿时嚎啕大哭:“我要受株连灭族了!”曹羲等人则默然无声。

郊祭高平陵的一行人就此草草收场。曹爽陪伴着曹芳,君臣黯然返回洛阳。

至此,高平陵政变的结果已经非常清楚了。

曹爽回到他的府第后立即被软禁。司马懿将大将军府团团围住,并在四角建高楼密切监视。另一边,司马懿任命了之前受曹爽集团迫害丢官的卢毓为司隶校尉,负责审讯曹爽一案。勾结曹爽、将皇宫用品源源不断送给曹爽的太监张当随即被捉拿归案,严加审讯。曹爽之前从皇宫中“挪用”先帝嫔妃、工匠和贡品,就是这个张当开的后门。现在这些事情都成为了置他们于死地的利器。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更何况曹爽等人还罪行累累,证据确凿。司马懿、卢毓等人经过连续几天的刑讯牵连,最后审出了一个“大将军曹爽预谋本年三月兵变篡位”的大案子来。

正月初十日,司马懿以谋反大罪,将曹爽兄弟及其亲信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等人逮捕下狱,全都以大逆不道罪斩首,并夷灭三族。

政变过后的第二个月,曹芳任命司马懿为丞相,将司马懿的封邑增加到十二个县,二万户人口,并给予司马懿“奏事不名” 的待遇。司马懿进一步掌握了曹魏的政权,为后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局面的出现打下了扎实的权力基础。

司马懿没有享受几天高平陵政变的胜利果实就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司马懿在临死前受封为相国、安平郡公。但是他依然认为时机不到,没有接受,而是致力于整个家族的权势建设,而是让侄子和孙子都受封为列侯。司马家族一共有19个人封侯。

司马懿死后,长子司马师继续掌权。

在高平陵政变发生的前一天夜里,司马师和弟弟司马昭两人同屋而眠。司马昭不知是兴奋或是激动或是紧张,在床上辗转反侧,彻夜难眠。而哥哥司马师一上床就鼾声如雷。兄弟二人的脾气秉性,可见一斑。

司马师比父亲要凶狠,一点都不掩饰篡位夺权的野心,一心要建立司马王朝。他毫不忌讳地欺压皇族和群臣。司马师的紧逼不仅使曹芳极为不满,也遭到了部分大臣的反抗。中书令李丰与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等人图谋以太常夏侯玄为大将军,替代司马师,再逐步清除司马家族的势力。但他们没有躲开司马师耳目的眼睛,结果事情败露,凡是牵涉其中的人都被诛杀。也许是杀人实在太多了,司马师同时大赦天下。在清理了朝臣中的反对力量后,司马师正式向皇帝进攻,逼曹芳废黜了皇后张氏。

曹芳的不满是可以想见的。当他将自己的不满流露出来后,司马师决定废黜曹芳。此举一来可以清理掉一个不听话的皇帝,二来也可以借此检验司马家族的权势。

司马师下定废帝决心后,派遣为己所用的太后族人郭芝入宫禀告郭太后。当时曹芳就在郭太后身边。郭芝对曹芳说:“大将军要废黜陛下,改立新帝。”事已至此,曹芳只能默默地离开。郭芝接着逼郭太后说:“太后有子不能教。现在司马大将军决心已定,同时率兵在宫门之外,以防不备。太后现在应当顺应大将军的意思,没有其他可以说的了!”郭太后对郭芝的逼宫非常恼火,说:“我要见大将军,有话说!”郭芝坚决地说:“为什么要见呢?太后只需要速速取来玺绶就可以了。”太后没有办法,只好交出玺绶。不久,废帝曹芳来向太后辞行。曹芳涕泪交下,悲伤地从太极殿南行出宫。

接着,司马师重新召集群臣,决定迎高贵乡公曹髦为新皇帝。为什么选曹髦呢?因为当时曹髦尚未成年,司马师觉得年幼的小皇帝不会对自己构成大的威胁。

司马师废黜曹芳的“盛大政治演习”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也向天下暴露了司马家族的篡逆之心。忠于曹魏王朝的力量发动了多次反对司马家族的反叛。先是都督扬州诸军事的王凌发动叛乱,兵败自杀身亡。接着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共同起兵,联络敌国东吴,发动反叛。此时司马师已经病重,听到消息后从病榻上爬起来,忍痛亲征,斩杀毌丘俭,传首洛阳。文钦逃奔东吴。司马师在平定毌丘俭、文钦反叛后不久就死了。弟弟司马昭继承了司马师的权力。几年后,继任的扬州主将诸葛诞又起兵反对司马家族,再次占据淮南一带反叛。司马昭亲自攻陷寿春城,斩杀诸葛诞。司马家族通过三次扬州战役,血洗反对派,忠于曹魏王朝的势力被消灭得一干二净了。

司马昭之心

继承父兄之位的司马昭就是那句成语“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主角。

司马昭继位的时候,司马家族的党羽已经遍布朝野,一举一动为司马昭马首是瞻。全天下对司马昭继承父兄的遗志,完成改朝换代的“狼顾野心”几乎都没有异议了。只有在位的小皇帝曹髦对此有异议。曹髦虽然年幼,却是个胸怀大志,决心要恢复祖先辉煌的皇帝。他“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对司马昭恨到了骨头里。环顾四周,曹髦找不到任何可以依靠的势力来铲除司马家族的势力,常常仰天长叹,感觉愧对列祖列宗。

公元260年,忍无可忍的曹髦决定出宫亲手杀掉权臣司马昭。曹髦带上宫廷侍官,告别郭太后,穿上铠甲,挑了兵仗,集合宫中士兵,出讨司马昭。曹髦所能招集部队的除了小部分宫廷仪仗兵外,绝大多数是宫廷侍从和太监。他们人数颇多,旗帜飘扬,铠甲鲜明,但战斗力低得让人不敢恭维。

一行人刚走到皇宫南阙下,得到消息的司马昭党羽已经在中护军贾充的率领下,集合军队,列阵迎战了。贾充的部队是政府正规军,战斗力自然不是曹髦的乌合之众可以相比的。贾充指挥部队主动反击,带兵从宫外扑向曹髦的军队。曹髦的乌合之众见状吓得溃散后退。曹髦急了,高喊:“我是天子,谁敢拦我!”说完挥舞着宝剑,左右乱砍。司马昭那边的将士哪见过皇帝赤膊上阵的阵势,不知所措,只好小心躲避,不敢进逼。形势开始不利于司马昭一边了。在贾充身旁的太子舍人成济喊道:“事情紧急了!中护军,怎么办?”贾充恶狠狠地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司马家失败了,我们这些爪牙还会有好下场吗?”贾充对周围的士兵高喊:“司马家养着我们这些人,就是用在今天的。今日之事,没有什么可以迟疑的。”成济略一思考,提着铁戈拍马就向曹髦刺杀过去。曹髦毫无防守之力,被成济的长矛从胸中刺入背部出来,血溅宫墙,当即身亡。

曹髦利用皇帝的权威、高贵与尊严来捍卫皇帝的权威、高贵与尊严。他失败的最大原因就是太看重皇帝身份本身了。这位被称为“才同陈思,武类太祖”的小皇帝以这种罕见却可以理解的,高贵而又屈辱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仅20岁的生命。

听到曹髦在进攻的路上被自己的党羽当众刺死了,司马昭也吓着了,大惊失色。

司马昭没有想到皇帝会在冲突中身亡。曹髦要是被砍断了一只胳膊或者被俘虏了,这场闹剧都比被杀死容易处理得多。曹髦的死会让司马昭背上“弑君”的罪名。司马昭当时就举止失措,喃喃自语道:“天下将怎么看我啊?”眼看司马王朝就要建立了,却在节骨眼上出了这么一个给司马昭造成巨大道德杀伤力的恶性事件。司马昭必须迅速淡化这件事情的消极影响,并且取得世族大家和普通百姓的认可。

于是司马昭赶紧跑到宫里去,对着曹髦的尸体放声大哭了一场,接着下令收殓尸首,开始操办丧事,然后出面召集贵族百官,商量对策。多数贵族百官都应召来到皇宫,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对皇帝的“突然驾崩”表现得悲痛欲绝。少数贵族官员没有来到,其中就包括大世族出身的陈泰。司马昭极需要所有世族的支持。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派人去召陈泰入宫,理由是皇帝突然驾崩需要会集大臣商议。最后,陈泰被催问得躲不过去,还是去了皇宫。

司马昭一见到陈泰,就紧张地握着他的手问道:“天下将怎么看我啊?”

陈泰冷静地回答说:“处死贾充,才能稍微平息天下人的非议。”

陈泰的意思是杀贾充为替罪羊,平息天下的愤怒。但是贾充是司马昭的左膀右臂,是杀死曹髦的大功臣,司马昭还需要这个得力助手来协助完成代魏的过程。贾充杀不得。因此司马昭又问陈泰:“杀其他人,行吗?”陈泰坚决地说:“皇上之死,事关重大,只能杀官居高位的人,不能找一两个喽罗顶罪。”

司马昭决定不顾陈泰所代表的世族大家的意见,强硬摆平这件事情。他高声宣布:“成济弑君,罪大恶极,应诛灭九族!”

成济当时就站在司马昭身边,正在幻想着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奖赏,万万没想到等来的会是这个结果。他当即急了,大声囔起来:“成济只是奉命行事而已,罪不在我!”司马昭不等成济说出更难听的话来,示意立即将他拖出去。兵士涌上来,堵住成济的嘴,架了出去。成济全家因“弑君”的那一矛当即被族诛了。

司马昭迅速地筹办起皇帝的丧事来,把一切罪过都掩盖了过去。

应该说,曹髦之死是司马昭废魏自立过程中的一大波折。司马家族的势力虽然强硬“迈”过了这道坎,但将篡位的野心曝光天下,弄得路人皆知了。尚在孕育中的新王朝也被涂抹上了不道德的色彩。

曹髦被杀后,司马昭决定迎立常道乡公曹奂为新皇帝。

司马昭派去迎接曹奂的使节是自己的儿子司马炎。司马炎因迎立之功升任中抚军,进封新昌乡侯。260年,曹奂进封大将军司马昭为相国,封晋公,封地为十个郡。司马家族旁支的子弟中还没有封侯的人全部封为亭侯,赐钱千万,帛万匹。

263年夏,肃慎向曹魏贡献楛矢、石砮、弓甲、貂皮等物品。曹奂让人把这些都送到大将军府去。司马昭接受了。按礼,周边国家和民族朝贡的贡品,只有天子才有资格接受。司马家族接受贡品此举,将替代之心明示天下了。

当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率大军分三路攻蜀。邓艾从陇上轻装出阴平道,冒险越过七百里无人之地,突发奇兵攻下江油、涪城、绵竹等城池,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出降,蜀亡。264年,司马昭因为灭蜀的大功劳被封为晋王,增封十个郡。晋国辖地达到二十个郡之多。司马昭立中抚军、新昌乡侯司马炎为晋王世子。两个月后,曹奂追加司马懿为晋宣王,司马师为晋景王。司马家族完成了王室谱系的建设。

265年春,有藩属贡献贡品,再次被司马昭拿走了。4月,南深郡泽县出现甘露祥瑞。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本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5月,司马昭走到了距离皇帝宝座的最后一级台阶。曹奂命司马昭配十二旒的王冕,建天子旌旗,日常进出和生活都享用皇帝的标准。同时,晋王王妃进封为王后,司马炎由世子改称太子。

遗憾的是,司马昭的生命开始走到了末路,病倒了。党羽们以朝廷的名义宣布大赦,希望挽回司马昭的生命。然而到了8月,晋王司马昭还是死去了。司马昭身体健壮的时候,曾经有人劝说他称帝。司马昭指指司马炎,然后对劝说他的人说:“魏武帝曹操也没有称帝。”他的意思很清楚了,就是要把天下留给儿子司马炎,像曹操那样做个王朝的奠基人和幕后英雄。现在,司马昭死了,的确给儿子司马炎留下了扎实的政治基础。

司马炎总摄朝政后,大赦天下,给司马昭操办隆重的葬礼,一切都非常平稳。形势已经很明朗,最后的受禅只是程序问题了。曹奂不是傻子,非常清楚自己就是魏国的末代皇帝了。随着司马家族势力日益飞扬跋扈,曹奂心惊胆战地等待着最后审判的来临。这一天,司马炎率领何曾、贾充等人,没有宣召就闯进宫来。曹奂慌忙起身迎接。司马炎问他:“魏国的天下是谁在出力维持?”曹奂回答说:“皆赖晋王父祖三代之力。”司马炎点点头。贾充接着冷冷地说:“陛下文不能论道,武不能经邦。天下深知魏室已经失职很久了,而归心于晋王一家。陛下何不禅位于才德出众的司马家族?”曹奂一下子懵在那,不能言语,许久才点头默认。

12月,受禅典礼正式举行。司马炎在众人的瞩目中缓缓戴上了皇冠。

《三国演义》中有贾充执剑令曹奂伏地听命的情节。贾充狐假虎威,说的一段话值得后人回味。他说:“汉建安二十五年,魏受汉禅,至今已经45年了。现在曹魏天禄已终,天命转移到了晋室。司马氏功德弥隆,极天际地,即皇帝正位,以绍魏统。新朝封你为陈留王,出居金墉城。立即起程,非宣诏不许入京。”时任魏国太傅的司马懿弟弟、司马炎叔祖父司马孚见到此情此景,在曹奂身前跪倒哭泣说:“臣司马孚,生为魏臣,终生不背魏。” 情景感人。司马孚是自家长辈,司马炎也不能将他怎么样。司马炎的亲信慌忙将司马孚他老人家拉开了事。

受禅礼完毕后,司马炎回到洛阳皇宫,在太极前殿正式宣布登基,国号为晋,改元泰始,大赦天下。司马炎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家族最后成为了天下的主人。

晋朝的建立完全是司马家族的权力野心催动政治阴谋,从阴谋走向阴谋的结果。

如果说司马懿靠军功积累了政治力量,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则主要靠阴谋巩固和扩大权力。司马家族的登基之路,充满了血雨腥风。父子三人在镇压扬州反抗力量的时候大行杀戮,血流淮南。高平陵政变后司马家族诛杀曹爽一党,凡是曹爽的党羽都夷及三族,各家男女老少都一并诛杀,姑姨姊妹等已经嫁到别家去的女子也追究杀害。司马家族踩着鲜血,才最终篡夺了曹魏的天下。中国历史上像司马家族那样主要靠见不得人的阴谋诡计夺取江山的例子还真不少。

东晋明帝(322-324年)时,王导在宫中陪坐。晋明帝问王导:“本朝列祖列宗是如何得到天下的?”王导向皇帝陈述了从司马懿父子创业,谈了高贵乡公的事,也禀告了一系列的政治阴谋。晋明帝听完,以面覆床,说:“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晋朝的国祚还能长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