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
1284100000045

第45章

六十多年前,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历史的提问曾庄严宣告:“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他们做到了。六十多年后的今天,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历史的又一次提问:我们已经建设出一个世界第二的庞大经济体,能否同时建设出一个稳定有序、公平正义、幸福平安的和谐社会?面对这一新的历史之问,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将如何作答?能否交出让人民满意的施政答卷?

2003年的春天给人的印象不是绿草花香,而是白色口罩和消毒水的味道。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袭击了大半个中国,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出现疫情,感染人数在不断增加。在短短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内,累计报告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损失和对社会诸多方面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

一些地区严重缺乏传染病医院的现实,暴露出中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滞后,进而暴露出转型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失衡。在应对“非典”这样的新型风险和不安全因素中,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社会管理等问题被着重提了出来。

2003年11月21日,刚刚上任的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了美国《华盛顿邮报》的采访,他坦诚地说:“我们新一届领导通过抗击“非典”型肺炎这场疾病,得到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要注意协调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就如同一个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一样,一定会跌跤的。”

当时,社会建设“短腿”已成为中国面临的严峻现实。客观地说,中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社会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发展观念、管理理念和各种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与经济的快速增长还很不协调。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欠账增多,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巨大等问题都逐渐浮出水面。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有令人担忧的迹象表明,中国的社会发展正开始落后于经济增长。”该报告提醒:将其令人瞩目的收入增长转化为非收入方面的人类发展的可持续增长,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面对新的挑战,中国政府开始转变思路,调整战略,探寻新的发展路径,确立新的社会发展目标。

“非典”疫情过后仅仅几个月,“非典”的启示就已在中央高层达成共识,并结晶在中共中央的文件中。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相互协调,不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要适当深化社会领域的改革,为加快社会发展提供体制保障。”

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的主题报告,第一次对正在进行着的调整社会结构、发展社会事业、保障社会秩序等方面的建设工作,作了一个明晰的概括,明确叫作“社会建设”。“社会建设”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2005年2月,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把社会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他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主要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进行,社会建设并没有被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发展领域。“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社会建设和经济、政治、文化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

2007年10月,中共十七大将社会建设问题单列一节加以系统论述,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相连,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明确了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社会管理六大领域社会建设的任务,提出了“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五有”社会事业发展目标。至此,社会建设的内容进一步具体,社会建设的思想更加完善。

2010年,温家宝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庄严宣告:“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这一宣告表达了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中国的社会建设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建设,“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中国的社会建设是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建设,中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社会建设思想的提出及社会建设体系的初步形成,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路的重大转变。这一转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好评。孟加拉驻华大使孟什·法亚兹·艾哈麦德说:“中国共产党注重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人,使每一个中国人的生活品质都得到了提高”。马来西亚—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陈凯希说,中国共产党推出的各项政策和措施都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优先解决与“人”有关的问题。

这是世界上很多国家所不能及的。

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从注重追求经济增长,到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中国发展观的重大进步。从此,中国进入到了一个以社会改革带动整体改革、以社会建设带动整体建设的全面发展的崭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