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共产党如何治理国家?
1284100000035

第35章

重视干部教育是中共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其成分多是知识分子,干部教育问题并不很突出。但随着队伍的扩大,农民、工人背景出身的文盲干部越来越多,教育培训势在必行。中共一大通过的决议指出,要组建劳工组织讲习所,“训练从事我党实际工作的工人”。1921年8月16日,毛泽东等筹办的湖南自修大学正式开学。12月,中共创始人李达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平民女校,目的是培养妇女运动人才,开展妇女工作。中共认为“社会上一切革命分子,只有加入我们的党后,才有受到党的训练及真能了解党的理论之机会,我们决不可妄想在中国的社会能够得到许多现成的党员”。

为提高党员文化水平,适应革命事业需要,中共创办了各类培训班、夜校、学校对党员干部进行教育培训,鼓励干部学习。在江西井冈山上有一块山石。在艰苦卓绝的斗争间隙,毛泽东曾经在这块大石头上读书和批阅文件,现在这块石头被井冈山人命名为读书石。这块石头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条件下学习的历史。1933年,在最大的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江西瑞金创建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今天中央党校的前身)。延安时期是中共对党员干部教育成绩尤为卓着的时期。1938年,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1939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告诫大家要加强学习,他说:“全党的同志,研究学问,大家都要学到底,都要进这个无期大学。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随后,中共中央提出“干部教育第一”方针,专门成立了干部教育部。从1940年开始,每年的5月5日——马克思诞辰日被中共中央定为“干部学习节”。在第一届干部学习节上,朱德总司令被评为学习模范;陈云挤时间学习的方法受到毛泽东的表扬。后来,还成立了总学习委员会,毛泽东亲自担任学习委员会的负责人。这个时期,在延安及周边地区办了32所培养干部的学校,培养出许多革命干部。当时到访延安的德国友人王安娜将延安称为“中国最大的教育中心之一”,她留下了这样的记录:“延安城内并没有什么可看的。……特别引我注目的,是有许多书店。

学生和红军的战士们,正挤在柜台前购买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普及版。”对于她而言,延安的硬件设施没什么,但蔚然成风的学习,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中国成立后,对干部进行大规模培训,选拔干部上党校、上大学、工农速成中学、各种技校、办各种培训班。改革开放以来,更加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1977年,“文革”期间停摆的中共中央党校复校。在开学典礼上,中共中央领导人强调了教育培训干部的重要性。此后,以中央党校为代表的干部教育培训学校开始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现在的干部要提拔,都必须到党校接受培训,提拔后的干部在一定时期内也要到党校接受培训。

进入21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趋势,面临执政考验、市场经济考验等多重考验,中国共产党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更加重视。据初步统计,从2003年到2006年,全国参加各类脱产培训的党政干部约1900万人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约1100万人次、专业技术人员约3300万人次;全国80%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已达到5年内累计3个月以上脱产培训的要求。2006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干部教育条例》。这是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法规,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基本规章。它同《干部任用条例》和《党内监督条例》一道,为加强干部选拔、任用、教育、监督提供了制度保证。12月,中央颁布了“十一五”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为“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中共十七大提出要继续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

2010年中共中央颁布《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改革纲要》,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作了规划,提出了一系列任务、目标、保证措施。这表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目前,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格局基本稳定下来,从中央层面来说形成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浦东、延安、井冈山干部学院,以及大连高级经理学院“一校五院”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格局。在各省、市、县也设有级别不同的党校、行政学院。在这些学校、学院之外,一些社会机构、教育培训机构、境外培训机构,以及国民教育的大学、有关部门的培训机构也承担一些干部教育培训的任务。

法国学者艾米莉·唐认为,“党校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政党—国家体制的脉搏,是该体制演变的指示器”,同时也是这种体制下的重要机构,是“掌控政治精英流动的重要工具”。

中共中央党校是中共中央直属的重要部门,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是轮训培训中共高中级领导干部的最高学府。

印度驻华大使苏杰生认为,“中国在储备领导人才方面非常认真,并有很多令我印象深刻的机构,比如中央党校。”美国学者沈大伟也认为,“在国家级别上,整个培训体系中最重要的机构依然是中央党校。”“除培训干部之外,中央党校扮演的另一个重要角色是中国共产党改革政策的智囊团。”

在很多人眼里,中央党校是一个神秘所在,门口有武警站岗,对外不曾开放。近年来,中央党校主动揭开神秘面纱,设立了新闻发言人和开放日,外国政要、学者、记者都有机会到中央党校来参观访问。中共中央党校也把一些年轻的厅局级干部派到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学习。

毛泽东曾多次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好比在暗沟里行走,摸索不到方向,真是苦死人了。中共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实际上是善于学习的一种表现。一些外国学者判断:中国共产党善于学习,能够不断地从国外的和自己的执政经验中总结,从而成功地适应了形势变化,跟上了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