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田野上的风
12818700000004

第4章 背古诗

山子上的小学,在村子的北边。学校分为北院和南院。北院里是一、二年级,那房子原先是一大户人家的油坊,院子里还有两个轧豆子花生的大石滚子。南院里是三至六年级。那房子也全是石头砌的。

山子刚转学来没几天,一天上语文课,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王老师上《我来了》。王老师很年轻,二十六七岁,个头不高,瘦瘦的,白白净净的,留着个乌黑的分头,人挺和气的。

这节课上,王老师见山子老是扭头去看窗外,外边有一对正在“叽叽喳喳”打架的麻雀。那对麻雀从房顶打到地上,又从地上打到树上,打成一团,也叫成一团。王老师就叫了一声:“山子!”

山子这才回过神来,忙站了起来:“到!”

“我刚才讲的什么?”

“讲的课文。”

“你会了吗?”

“会了。”

“会了?你先念一遍课文我听听。”

山子拿起课本,刚念了一句“天上没有玉皇”,听得窗外那对麻雀又“叽叽喳喳”吵开了,就又扭头去看,嘴上却没有停下来:

地上没有龙王。

我就是玉皇,

我就是龙王。

喝令三山五岳开道,

我来了。

平时在家,每次念完,山子还会学京剧里的黑头,“呜呀呀呀呀呀”叫上一阵。在课堂上,这个环节自然省去了。

“你背过了?”

“嗯。”

“什么时候背的?”

“前几天。”

“不是不准你们看后边的课文吗?”

“我……我看了。”山子挠挠头,说不出理由来。又看王老师不太像训自己,就没怎么害怕。

“还会背什么?”

“会……背古诗。”

“噢?背一首诗我听听。”

山子看看同学们,担心有人说自己“冒缨”(骄傲)。

“没关系,背吧!老师叫你背的。”

山子先背了小时候背的第一首诗: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王老师惊奇了:“行啊你!还会什么?再背一首。”

山子又背: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王老师更惊奇了:“还能再背一首么?”

山子又背: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王老师高兴得直点头,又问:“还会背几首?”

山子说:“十几首。”

“会背九九歌吗?”王老师问了一个算术问题。

“会。”

“全能背下来?”

“能。”山子心想:这算什么?我四岁多就会背九九歌了。在县局里,叔叔阿姨们经常让自己当众表演,爸爸为此非常骄傲。

下课后,王老师对教算术的女老师吴梅说:“我们班刚来的山子同学,能背下九九歌来呢!”

“是吗?”吴梅老师也惊奇了。

“嗯,还能背下好多首诗呢!是个挺聪明的男孩。”王老师有些兴奋地回答道。

听罢,吴梅老师心里充满了期待,打算去上课的时候好好瞧瞧这个能干的转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