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马克思传
12763900000083

第83章 第一国际——从事社会活动的最重要时期(1)

一、19世纪50-60年代欧美工人运动重新兴起

参加国际工人协会,是马克思一生的重大事件,也是马克思从事社会活动的最重要时期。国际工人协会的诞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

19世纪50-60年代,欧美各国经济蓬勃发展。1848-1849年的民主革命运动,冲击了欧洲各国封建势力,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在欧美各个主要国家中,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工具,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铁路不断延长,轮船代替了帆船;电话、电报的发明,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农业开始采用机器,资本主义农场排挤了宗法式小农经济。所有这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1850-1860年,英、法、美、德四国,烟煤产量从6730万吨增至11950万吨,铁产量从342万吨增至612万吨,各国铁路总长度从38568公里增至108012公里。世界贸易发展速度更快。当时经济最发达的英国,从1843-1863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增加了两倍。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个时期,工业的发展和贸易的增长,“是史无前例的”[1]。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日益尖锐。正当全世界资产阶级兴高采烈地举行工业博览会,陶醉于财富和实力的增长的时候,1857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危机从美国开始,迅速波及英国和欧洲大陆各国。危机深刻地表明了,资产阶级已经无力支配那越出了它的权力范围的生产力。

早在1850年,马克思就预言:“新的革命只有在新的危机之后才有可能。但是新的革命的来临像新的危机的来临一样是不可避免的。”[2]历史的发展证明了这个预言非常正确。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经过50年代革命低潮以后,欧洲一些国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重新兴起。德、意等国争取国家统一的斗争,又重新发展起来。

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欧洲资产阶级把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卷入资本主义剥削的旋涡里,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印度、中国人民的斗争和起义,标志着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60年代初期,波兰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发展。1863年,波兰人民举行起义,反对沙皇俄国的统治,争取波兰的独立。波兰人民的斗争,得到欧洲各国人民的同情和支持。

美国南北战争,是19世纪60年代上半期的重大事件。1861-1865年,美国人民为解放南方黑人奴隶而战斗。美国内战鼓舞和促进了欧洲工人运动。马克思说:“正像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中等阶级敲起了警钟一样。19世纪美国南北战争又为欧洲工人阶级敲起了警钟。”[3]

19世纪60年代初期,欧洲各国工人运动重新觉醒。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经过长期的沉寂之后,又开始发展起来。

1848-1849年革命的失败和随之而来的反动统治,使工人阶级的力量遭到严重的摧残。革命失败后,“大陆上工人阶级所有的党组织和党的机关报刊都被暴力的铁腕所摧毁,工人阶级最先进的子弟在绝望中逃亡到大西洋彼岸的共和国去,短促的解放梦已随着工业狂热发展、道德败坏和政治反动的时代的到来而破灭”[4]。

但是,工人运动的低潮是暂时的。在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也是工人阶级遭受最惨烈的剥削和奴役的黑暗时期。资本主义最发达的英国,资产阶级财富大量增长,而英国贫民人数也大大增加。工人的生活水平,比犯人还要低下。正如马克思所说:“在这种令人陶醉的经济进步时代,在不列颠帝国的首都,饿死几乎已成为一种常规。”[5]在法国,工人阶级贫困化日益严重。1848-1865年,男工工资平均增加20%,女工工资平均增加12%-15%,但物价却上涨一倍以上,工人的实际生活水平大大下降。在德国,工人的劳动条件非常恶劣,工资很低,不足以维持最低生活。

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一方面深入总结革命经验,创造革命理论;另一方面密切注意各国政治经济状况,关心各国工人运动。

50年代初,马克思在总结1848-1849年革命斗争经验时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使命的彻底革命阶级,无产阶级的利益和任务就是:“不间断地进行革命,直到把一切大大小小的有产阶级的统治都消灭掉,直到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直到无产阶级的联合不仅在一个国家内而且在世界一切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内都发展到使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间的竞争行业,至少是直到那些有决定意义的生产力集中到了无产者的手里,不掩盖阶级矛盾,而在于消灭阶级,不在于改良现存社会,而在于建立新社会。”[6]

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为了实现自己伟大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建立独立的政党,加强国际团结,以对抗反动势力。

50年代,马克思在《新莱茵评论》、《纽约每日论坛报》、《人民报》等报刊上,发表大量政论文章,结合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和工人阶级状况,阐明和传播科学共产主义理论,以科学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教育无产阶级,提高无产阶级广大群众的阶级觉悟。

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是一个历史过渡的社会形式。同历史上其他社会一样,它必然要灭亡。经济危机的周期爆发,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早已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关于资本主义永恒存在的言论,是完全错误的。

马克思大力宣传工人阶级建立独立组织的重要意义。工人阶级只有形成独立的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才能反对现代统治阶级的特权以及对工人阶级的奴役。

马克思认为群众性的罢工是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和资本的阶级战争,对于制止工厂主的专横,保障工人的生存条件,加强工人阶级的团结有着重要意义:“如果现代产业不是在周期性循环中经过停滞、繁荣、狂热、发展、危机和极度低落这些彼此交替、各有相当时期的阶段,如果工资不是因这些阶段彼此交替有高有低、如果工厂主和工人之间不是进行着经常的、与工资和利润这些密切联系的战争,那么,大不列颠和全欧洲的工人阶级就会成为……任人宰割的群众,这样的群众是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取得解放的,正如古希腊罗马的奴隶不能用自己的力量取得解放一样。”[7]

经过长期积蓄力量之后,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工人运动重新蓬勃发展。由于资本主义在各个生产部门的扩张,工人阶级的人数和力量不断增长,工人运动的声势和规模也越来越大。

英国有着一支人数众多的产业工人大军。从1857年开始,工人阶级的群众性斗争逐渐开展起来。1859年7月伦敦工人举行要求九小时工作日大罢工,得到了许多工人团体和各行业工人的支持,表现了工人阶级的团结。60年代初期,工人组织逐渐从分散走向联合。1860年成立了伦敦各行业工人联合会,1867年产生了全国性的工联组织。工人运动从经济斗争发展到政治斗争。工人阶级在支援美国解放黑奴战争、支援波兰独立运动、争取选举制度改革等政治斗争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法国工人阶级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848年6月革命失败后,工人阶级遭到残酷的镇压。60年代初期,巴黎、马赛等城市开始出现一些工人团体。1862年,巴黎工人派遣代表参观伦敦工业博览会,与英国工人进行联系;1864年成立了细木工人、炼铁工人联合会和石印工人反抗协会。由于工人阶级的斗争,迫使政府取消禁止结社的法令。

德国产业工人的队伍,在50年代有了很大发展。60年代初,工人阶级普遍要求建立自己的独立组织。1861年在莱比锡成立全德工人联合会筹备委员会。1863年5月,全德工人联合会正式成立。德国各地掀起工人运动的新浪潮。

各国工人阶级在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中,深深感到工人阶级国际联合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1857年经济危机和危机以后的萧条时期,资产阶级竭力把危机的灾难转嫁到工人阶级身上,引起了工人的反抗,发生了罢工浪潮。英国资产阶级在罢工时期,经常用欺骗的办法从大陆各国招募工人,破坏罢工。工人阶级在斗争中深深感到,各国工人的团结一致和联合行动,是战胜资本统治的重要条件。英国工人在致法国工人的信中写道:“各国人民的友好团结,对于劳工的事业是极为必要的,我们发现,每当我们要求减少工作时间或者增加工资以图改善我们的生活条件时,我们的雇主总是恫吓我们,要招募法国人、德国人、比利时人来干我们的工作;我们感到遗憾的是,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了,虽然大陆兄弟方面并不是有意来损害我们,而是由于世界劳动阶级之间缺乏经常而有系统的联系之故。我们希望这种联系能很快建立起来……不允许雇主在我们中间挑拨离间,以便把我们拖进最恶劣的境地,便于他们做贪婪的买卖。”

当欧洲工人阶级强大到足以重新对统治阶级政权发动进攻的时候,当各国工人阶级认识到在反对雇主的斗争中,国际联合行动的重要性的时候,国际工人协会产生的条件成熟了。

[1]马克思:《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5页。

[2]马克思、恩格斯:《国际述评(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51页。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序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页。

[4]马克思:《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第10页。

[5]同上。

[6]马克思、恩格斯:《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292页。

[7]马克思:《俄国对土耳其的政策。——英国的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191页。

二、第一国际的灵魂

1864年9月28日,伦敦圣马丁堂举行了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国际工人大会。参加大会的有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工人代表和工人群众,共两千多人。这次大会是英国工人为欢迎法国工人代表团而召开的,实际上是第一国际成立大会。

大会的组织者——英国工联领袖邀请马克思参加大会,马克思接受邀请,并帮助德国工人埃卡留斯在大会上发言。

马克思亲自参加国际工人协会,这是马克思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斗争的新阶段。我们知道,自从1849年革命失败以后,马克思利用难得的平静时期,专心致志地从事研究工作。1852年共产主义者同盟解散以后,马克思一直没有加入任何秘密的或公开的团体,谢绝参加一切群众集会。他认为自己的理论研究比参加任何组织和活动对工人阶级更有裨益。

现在情况已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危机的到来,新的革命高潮也将到来,工人阶级的重新觉醒显然开始了;同时,参加国际工人协会委员会的,都是各国工人运动中有影响的人物。总委员会中的英国委员是英国工联的领袖,是“伦敦真正的劳工首脑”。法国工人代表也是工人运动中的“实力人物”。马克思认为,参加这样的大会,可以对工人运动发生重大影响,因而改变了多年来谢绝参加一切组织的惯例,接受邀请,参加集会。马克思写信告诉他的朋友、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老战友魏德迈说:“虽然多年来我一直避免参加各种各样的‘组织’,但是这一次我接受了建议,因为这是一桩可以取得显著成就的事业。”[1]

大会上,英国工人和法国工人宣读贺信,表达两国工人阶级建立国际联系的强烈愿望。

英国工人在给法国工人的信中写道:“我们响应你们发出的各国人民友爱团结的号召,作为一种反对现存的滥用权力的手段,让来自法国、意大利、德国、波兰、英国和其他一切愿为人类幸福合作的国家的代表会集在一起。让我们召开自己的代表大会,现在我们来讨论对国际和平关系重大的问题……”

法国工人在呼吁书中写道:“全世界希望得到解放的工人们,现在是轮到我们有自己的各种代表大会的时候了。人民正在走上历史舞台,意识到自己的力量,起来反对政治秩序中的专制,反对社会经济秩序中的垄断和特权。劳动者之间的团结一致,是反对工业奴隶制度的有效办法。”

大会决定建立国际工人协会,总部设在伦敦,各国首都成立分会。大会选出有各国代表参加的中央委员会。马克思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后来这个中央委员会改名为总委员会,马克思继续担任总委员会委员。

马克思毕生致力于无产阶级解放事业。“以某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制度的事业,参加赖有他才第一次意识到本身地位和要求、意识到本身解放条件的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这实际上就是他毕生的使命。斗争是他得心应手的事情。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越成效,是很少见的。”[2]

在马克思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光辉历程中,领导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第一国际是国际无产阶级第一个群众性的革命组织。第一国际的诞生,是马克思为创建无产阶级政党而进行的长期斗争的丰硕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和国际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