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慈禧全传全3册
12526200000048

第48章 我在慈禧身边的两年(8)

在这段时间内,我开始细心观察太后。我发现除了服从她的命令,再没有更能取悦她的事情了。太后说她累了,让我们把她的牛奶取来。她还对我说:“我希望每天在我睡觉前,你都能到隔壁的房间去烧几炷香,磕几个头。我希望你不是基督教徒,如果那样的话,我永远都感觉不到你是属于我的。告诉我,你不是基督教徒。”这是我最不希望出现的问题,也是我觉得最不好回答的问题。为求自保,我只能告诉太后,我与基督教没有任何关系。尽管这样欺骗她,我感觉很有罪恶感,但我只能这样回答,没有其它选择。而且我知道,我必须毫不犹豫地回答她的问题,不能让她看出我半点犹豫,那样会引起她对我的猜忌。尽管撒谎的时候我的脸上没有露出任何破绽,但是我的心跳在一瞬间停止了。欺骗她让我感到惭愧,因为从小我接受的教育就是永远不要撒谎。

当太后听说我不是基督教徒的时候,她笑着说:“我很佩服你,尽管你在国外那么久,接触过那么多外国人,但你依旧保持着自己的信仰,没有皈依他们的信仰。永远坚守保持你的信仰吧。你不知道我现在有多高兴,我原本以为你早就信仰上帝了。在那样的环境里,即使你不想那样做,他们也会让你皈依上帝。现在我要睡觉了。”

我们帮她脱下衣服,像往常一样,我把她的首饰收好送回珠宝房,但我注意到她睡觉的时候手上只戴着一副玉镯子。她换好睡衣,躺进丝绸被子里说:“你们可以走了。”于是我们向她请完安,就退出了卧室。

大厅外,六名守夜的太监站在冰冷的石头地板上,他们整晚都不能睡觉。太后卧室里,有两位公公,两位丫鬟,两个老妈子,有时还会有两名女官,这些人也一样整夜不能睡觉。两个丫鬟每晚都要为太后按摩腿部,两个老妈子负责监管她们,两个太监监管老妈子,女官监管他们所有人,以防他们有任何不轨之举。这些人轮流值班,如果碰上不可靠的太监值班,这些女官就要站整整一宿。这些在内庭值班的人中,太后最信任的就是女官们。这些情况都是六位公公中的一位告诉我的,当我听说这一切时,真是惊讶不已。这是我一生中听到过的最奇怪的事。

后来,一位值班女官告诉我,女官们要轮班候在太后的卧室里,早上的时候要负责叫太后起床,这是宫中的规矩。她还告诉我,接下来就轮到我值班了,我值完之后,就轮到我妹妹。说这些的时候,她脸上有一种神秘的笑容。我不明白她为什么有这种笑容,但是后来我找到了答案。我问她,要怎样才能叫醒太后。她说:“没有什么特殊方法,自己随机应变,但是千万不要惹怒太后。今天早上我值班,我知道她昨天很累,早上睡得比较沉,于是我叫她的时候声音稍微大了一些。太后醒来后,非常生气,狠狠地责备了我一番。她嫌我叫她起床晚了。这种事情经常发生,每当她起晚的时候,就会责备我们没有大声把她叫醒。但是,她应该不会这样对你,因为你是新来的。不过几个月后情况可能就不同了。”这位女官的话让我非常忐忑不安。但是,据我目前对太后的了解,我很难想象太后会对尽心伺候她的人发火。

§§§第9章光绪皇帝

第二天早上,因为担心迟到,我很早就从床上起来,迅速穿好衣服。我到达太后宫殿的时候,已经有几位女官在长廊里坐着了。她们冲我笑笑,并招呼我过去和她们一起在长廊上坐,因为时间还很早,才刚刚五点,已经有人告诉过我五点半叫醒太后。几分钟后,皇后也来了,大家一起向皇后请早安。皇后和我们聊了几分钟后,问太后是否已经醒了,今天谁当班。我向皇后禀报,今天我当差。于是她吩咐我马上进去。

我轻轻地走进太后的卧室,发现几个丫鬟在那里站着,还有一位女官坐在地板上。她已经值了一整夜的班。见我走进来,她从地板上站起来,悄悄地在我耳边说我来得正好,她要去换下衣服,洗漱一下,并且告诉我,太后醒来之前一定不要离开。

这位女官离开后,我走近太后的床,说:“老佛爷,已经五点半了。”太后面朝向墙壁,因此不知道谁在叫她,她说:“先一边儿去,让我再睡会儿。我没告诉你五点半叫我,六点的时候再来叫我。”然后,很快她就又睡着了。等到六点的时候,我又来叫她起床。太后醒了,吼道:“烦透了,你怎么这么烦人。”她说完这些,转过头来看见我站在床边。“哦!是你,让谁让你来叫醒我的?”我答道:“有一位女官告诉我的,今天由我来老佛爷卧室值班。”“真是怪事。谁这么大胆,没有经过我允许,竟敢假传懿旨?她们知道这不是什么好差事,看你是新来的,就把这差事推到你身上。”我听后没有吭声。

这天,我事事都小心伺候,但发现这实在不是一件易事,太后对任何事都极其苛刻。后来,我尽量用一些新奇有趣的事物吸引她,把她的注意力从正在动怒的事情上分散开。这样,在她起床的时候就少了很多麻烦。

我的读者一定想象不到,当我们终于离开太后回到自己房间的时候,我心里高兴极了。现在已经晚上十点半了,我又累又困,一进门就立刻脱衣上床了。我相信,只要我的脑袋一碰到枕头就能马上入睡。

接下来的生活,一如既往。早上照例要上早朝,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不知不觉。一瞬间我才察觉我来宫里已经半个月了。我已经适应并且慢慢爱上了宫里的生活,并且随着时日增加,这种喜欢也与日俱增。太后对我们一直那么慈祥、和善,她带我们在颐和园里到处游玩。太后还带我们去她的农场。农场位于湖的西侧,中途要经过一座高高的桥,这高桥叫玉带桥。太后经常带我们从桥下划船而过,有时也会在桥上散步。太后非常喜欢这座桥,经常拿着椅子坐在桥上饮茶赏景。太后每隔四五天都会去农场一次。倘若偶尔能从农场带回一些蔬菜玉米之类,太后会非常高兴,并且会亲自在院中烹制。每每此时,我也会非常高兴,并且会挽起袖子来给太后帮厨。农场里经常有新鲜的鸡蛋,太后也会教我如何用红茶煮蛋。太后那口铜质的大锅非常奇特,锅的四周用砖砌成,没有烟囱,可以到处移动。太后告诉我,先在锅中把鸡蛋煮熟,然后把鸡蛋的外壳磕破,向锅中加入大概半杯红茶,放些盐和香料一起煮一下,鸡蛋就可以吃了。太后说:“我非常喜欢乡间生活,与宫里相比,乡间的生活更无拘无束。看到那些在乡间嬉戏的少年,我就很高兴。我非常厌恶像我们这样的贵妇生活。尽管我已经一把年纪,但我还是很喜欢玩。”所有的东西煮好后,太后都会先品尝一下,也会招呼大家一起品尝,尝过之后她会问大家:“你们觉得味道怎么样?你们不认为这比厨子做得好吃吗?”大家都会说味道比厨子做得好多了。因此,我们在宫里的生活大部分都是在游玩嬉笑中度过。

我每天早晨都一定能见到光绪帝,如果有空,他一定会来问我一些英文单词。令我惊讶的是,他懂得很多英文单词,并且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他的双眼饱含深情,单独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会放声大笑,也会与我们开些玩笑。但是和太后在一起的时候,他会非常严肃,看起来就好像非常害怕死亡一样。有时看起来呆头呆脑。许多在不同场合见过他的人都曾告诉我,他看起来非常木讷,并且从不开口讲话。我当然知道事情不是像大家见到的那样。我在宫中每天都能见到他,我在宫中待了很长时间,对他也颇为了解。我认为他是中国最聪明的男人之一。他智慧超群,并且极其擅长外交,只不过他一直没有机会展示这些才能。很多人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我们的光绪帝有没有一点勇气或者头脑。外人恐怕不知道宫中的规矩有多么严格,母子之间的相处又是多么严苛。皇帝必须尊重自己的父母,迫于此,他不得不放弃很多事情。我曾和他有过几次长谈,发现他很有耐心并且非常聪明。他自幼身体状况不佳,生活并不快乐。他告诉我,他读的书不多,但是他生来就很喜欢读书;他极富音乐细胞,没有学习就能演奏几种不同的乐器。他喜欢钢琴,经常让我教他。大厅里就摆放着几架非常豪华的钢琴。他对西洋音乐的品味很好。我曾教过他一些简单的华尔兹舞曲,没多久他就能弹奏的有模有样。他是一个很好的朋友和同伴,他很信任我,会告诉我他所有的喜怒哀乐。他能滔滔不绝地和我谈论西方文明,他学识如此渊博,这让我大吃一惊。他曾多次和我谈论他的志向抱负,他希望他的国家富强,他爱他的国民,每当遇到洪涝、饥荒时,他都愿意竭尽所能去帮助他们。我能体会到他对人民大众的感情。在我来宫中之前,一些太监说他很残暴。我想这些太监误解了他的性格。他对这些太监很和善,但是主子和奴才之间的鸿沟永远无法跨越。迫于等级关系,未经允许,这些太监不能同他说话,他也从不与这些太监闲谈。我在宫中已经待了很长时间,知道这些阉人心狠手辣。他们对自己的主子没有一点敬意。他们大多来自下等社会,没有接受过教育,道德素质低下,情感淡薄。太监们彼此之间也是如此。外界流传许多关于光绪帝的负面消息,比如他的性格之类。但是我敢向我的读者们保证,这些消息一定是太监们散播出去的,他们会告诉家人,并且为了让故事更有趣,他们会竭尽所能歪曲事实。住在北京城里的人们能从这些太监口中得知各种事情,这种事情我在宫中不止亲眼目睹过一次。

一天下午,太后正在午睡的时候,忽然传来一阵骇人的声音,听起来好像鞭炮的声音。但是,在宫中是禁止燃放鞭炮的,因此这种声音极为罕有。太后从睡梦中惊醒。仅仅数秒,人群慌乱,奔走呼号,好像房子失火了一样。太后喝令大家保持镇静,但这些人依旧像疯子一样嚎叫奔跑,没有一个人听话。见此情景,太后非常愤怒,吩咐我们把黄包(我必须解释一下这个黄包。它是用普通布料缝制成的,包里装着各种各样的竹棍,大小不一。这些竹棍是用来惩罚那些犯错误的丫鬟、太监、老妈子们的)给她拿来。太后走到哪里都随身携带这个黄包,以备不时之需。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这个黄包袱放在哪里。从包袱中拿出竹棍,太后命令我们去院中责打这群太监。一群女官和丫鬟手持竹棍,冲进人群,见此情景,我忍不住哈哈大笑,其他人也开心大笑。太后站在走廊里看着我们,但是因为离得太远,加之人生嘈杂,我们清楚她是听不到我们的笑声的。我们尽力拨开人群,但因为笑得不行,我们实在没有力气去责打他们。忽然,所有的太监都安静下来,停止了喧闹,原来有人看见大太监李莲英带着一群护卫朝这边走来。他们都吓坏了,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好像一尊尊雕像一样。我们也停止大笑,手里拿着竹棍转身向太后走去。原来,李莲英也是在午睡的时候被喧闹声吵醒的,他特地过来查看,并向太后禀报。

原来是一个小太监抓住了一只乌鸦(太监们非常讨厌乌鸦,因为在中国,乌鸦被视为不祥之鸟。由于太监们非常难相处,大家非常讨厌他们,所以称呼这些太监们为乌鸦。这就是太监们如此讨厌乌鸦的原因了)。这些太监经常设置圈套捕捉乌鸦,捉住后,在乌鸦爪子上绑上爆竹,点燃爆竹后再把乌鸦放飞。乌鸦飞到高空以后,就会被燃着的爆竹炸成碎片。他们这样做已经不只一次。有人告诉我,这群太监经常以做这些残酷的事情为乐,并且还会设宴庆贺。但一般情况下,他们都会在宫墙外做这种事情。今天的这只乌鸦,没有飞向天空,却径直朝太后的宫中飞来,经过院子的时候,爆竹炸响。此时,太后才刚刚睡着。

李总管把事情的缘由告诉太后。太后大怒,命令将小太监带来当面杖打一百大板。一位护卫把小太监从人群中揪出来,李总管喝令将小太监放倒在地上,两名太监分立两侧,手持竹棍,同时打他的腿。小太监趴在地上,自始至终都没有吭一声。李总管在旁边数着,直到打够一百大板才命令停止。接着,李总管自己也跪在太后面前听候太后发落,同时,他不停地叩头请求太后惩罚他管教不严,疏于职守,直到脑袋在石阶上磕出声音。太后说那不是他的错,命令他将小太监带走。在这期间,小太监一直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大气不敢吭一下。两个太监过来,每人拖着小太监的一只腿,把他拖出院子。此时我们全都吓得不敢大声呼吸,担心太后说我们假装害怕,事后又要背后说她残酷。我们对此已经见怪不怪,因为这种事情每天都会发生,我们已经习以为常。过去,我还会可怜这些人,但来宫中不久,我就改变了我的看法。

我第一次见到受责罚的是一个丫鬟。她拿错了太后的袜子,两只袜子并不是一双,太后发现后,命令另外一个丫鬟扇她耳光,每边脸二十下。但是因为丫鬟打得太轻,太后说她们是好朋友,所以连她的命令都不听了,于是命令挨巴掌的丫鬟反过来再打另一个。我觉得这种事情太滑稽了,忍不住想笑,但实在不敢。那天晚上,我问两个丫鬟,她们这样彼此打耳光,心里会想些什么。我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我看到她们走出太后的卧室后,还是像平时一样打打闹闹,有说有笑。她们告诉我,这没什么,这种小事不会影响她们的关系,在宫中,这种事情她们早就习惯了。后来,我也和她们一样,对这种事见怪不怪。

说到这些丫鬟,她们的出身比那些太监好多了。她们都是八旗士兵们的女儿。按照大清朝律例,她们被选进宫里伺候太后,在宫里待满十年后,她们就可以自由婚嫁了。我进宫后一个月左右时,就有一位丫鬟结婚了,出宫时太后赏她五百两银子。这女孩深得太后喜欢,此次能够出宫,非常不容易。她因为模样秀丽,头脑聪慧,太后赐名秋云。我与她相处的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我很喜欢她。她曾告诉我,在宫里不能相信任何人的闲话,她还告诉我,太后曾对她说过很喜欢我。三月二十二日,她离开皇宫,大家都为她的离去伤心不已。秋云走后,太后起先并不以为意,但慢慢才知道自己是多么离不开她。那几天,我们几乎事事都不如意,似乎所有的事情都会出错。离开秋云,太后什么事都觉得不顺心。其余的丫鬟们伺候太后的时候,也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尽管她们尽力取悦太后,但她们有时也无能为力。为了防止太后动怒,我们也尽量在一旁帮助这些丫鬟们。然而,太后制止了我们,说:“你们自己的事情已经够忙了,我不希望你们还去帮助这些丫鬟,你们这样做丝毫不能使我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