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务工作全书(下)
12434200000006

第6章 政风行风建设(6)

研究可操作性的评估方法。就是在先进的评议观念和比较科学化的、恰当的评议理论指导下,确定与推进行风建设、促进纠风工作深入发展有关的一系列比较科学的、简单可行的,能够使部门、行业和单位接受的,特别是评议工作人员感到方便实用的一些方法。现在常用的一些统计表、计分表、综合测评表、百分制考评表等都是非常简单、方便大家使用的东西。现在常用的评议工具,在反映理性指标方面,主要是使用总体评议问卷,单项评议问卷和选择评议问卷等。在反映客观指标方面,主要是使用考核,实践证明,这些是定量、定性工具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效率和可信度,可以作为行风评议的有效工具。随着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的不断深入,还会不断提出一些新的分析评议的工具,需要在原有评议工具的使用上,不断探索适合于行风评议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一些新的评议手段的运用,虽然并不是规范的、严格的、科学的评议操作,但它的结果对行风建设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研究评价的过程。上述的一些评价工具,在评议中机械地使用,未必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关键在于怎样在评议中科学、规范、合理地使用这些工具,每一种评价都有它的重要价值,行风评议分值的高低是次要的,关键是得到这种不同的信息,怎样整合,怎样使用,才能帮助和促进部门和行业改变作风,推进行风建设,这是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对部门和行业存在的行风问题进行整改,把整改贯穿于行风评议的全过程,就是评议过程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研究评价过程,还需要解决一个负面影响问题,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的作用,评议也是如此,对于积极的、向上的作用要尽最大限度地发挥,对于消极的、负面的作用要尽量减少到最小限度。

在评议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复杂的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不能在评议过程中系统地加以解决,而是拿出一个问卷测评表进行评价,效果就不会好。

研究建立一套支持行风评议制度的管理和行业建设制度。建立行风评议制度以后,要使它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随之建立相应的支持行风评议的一套管理制度和措施。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是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行风评议作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在前几年行风评议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和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行风评议管理办法和措施,领导体制、工作机制、评议办法和措施都要有明确的要求,形成制度,推进评议,用制度来规范和保证行风评议工作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部门和行业作为被评对象,在评议过程中促进行风建设,促进部门和行业的发展,需要把行风建设纳入部门和行业的管理之中,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要求,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加强行风监控,推进政务公开,抵制部门滥用权力,规范行业行为,从内部机制上杜绝不正之风,为行风评议制度的落实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

(第二章 政务公开与行风评议

政务公开与行风评议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促进依法行政,建立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的重要途径。二者在目的、内容和效果等方面,都具有紧密的联系。

(第一节

目的的同一性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城乡基层政权机关和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都要健全民主选举制度,实行政务和财务公开,让群众参与讨论和决定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按照党的十五大要求,各级政府部门普遍推行了政务公开制度,政务公开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深化,运作不断规范。在政务公开的基础上开展行风评议,较好地解决了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有效地促进了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正确使用手中权力,廉洁奉公、依法行政,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积极性。实践证明,这是一项群众满意,干部职工欢迎,党政机关受益的重要工作。

一、从制度建立上看

从推行政务公开、开展行风评议的制度建立上看,都是进一步推进民主法制建设,完善民主监督制度,把政府机关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一项重要制度。

二、从出发点看

从推行政务公开、开展行风评议的出发点看,都是围绕监督权力运行和促进依法行政这一核心,规范办事权、用财权、用人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使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从落脚点看

从推行政务公开、开展行风评议落脚点看,都是围绕群众满意不满意这一重点课题来开展工作的,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惟一的衡量标准。

四、从效果看

从推行政务公开、开展行风评议的效果上看,都是建立制止腐败的有效约束机制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遏制消极腐败行为,促进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政。

(第二节 内容的交叉性

政务公开与行风评议的内容互为交叉,不仅有内在的关联,而且有表象的一致。

一、从内在关联上讲,政务公开和行风评议的内容都是反映勤政、廉政要求的

从内涵上看,政务公开就是指除属于国家保密事项以外,行政事务以及所有关系到公共事务、公共服务的事项,向社会和群众进行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行风评议就是运用一种指标体系,通过群众的广泛参与,经过定性定量的计算、分析和论证,从各个方面对政府部门为社会、群众服务的状况做出评价,它是从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角度,对政府部门的施政行为进行监督。

二、从行为的内容上看,政务公开和行风评议都是规范部门和行业施政行为和执法行为的

政务公开的行为内容,就是在努力探索从体制、机制、制度、管理上铲除滋生腐败的途径,通过政务公开这种方法,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的作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落实反腐败源头治理的各项任务,为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环境。行风评议的行为内容,就是在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中,通过行风评议这种载体,规范部门和行业施政行为和执法行为,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各种监督制约机制,促进为经济发展服务措施的落实,促进部门和行业作风建设,促进反腐败“三项”任务的落实,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三、从运作的方式上看,政务公开和行风评议都是在群众的广泛参与和监督下进行的

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政务公开,首要的一条就是扩大群众的知情面和参与度,通过群众的知情和参与,让群众知道政府在做什么,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施政行为和权力的运作进行有效的监督,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对群众提出的合理建议采纳,确保办事公开、公正、公平。对部门和行业的行风评议,首要的一条就是让群众广泛地参与,让群众评说政府,把群众对政府及其部门的各项工作满意不满意作为惟一的衡量标准,充分体现民主监督的作用,使部门和行业存在的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得到有效的整改,确保部门和行业的作风得到改进。

(第三节 地位的差异性

政务公开与行风评议存在着地位的差异性,前者是主动,后者是被动。在政务公开的基础上进行行风评议,评议才能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在行风评议的推动下,才能进一步搞好政务公开。

一、从性质上看,政务公开是政府及其部门“权力”运作的一种自然属性

政务公开是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本质要求,是政府的职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民主、法制化的必要手段,是反腐败源头治理的“龙头”。行风评议,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检验政务公开效果的一种手段和评价机制,是“权力”运作的一种制约机制,通过这种评价,使部门和行业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推进政务公开的向前发展。

二、从因果联系上看,政务公开总是在先,行风评议在后

但是,他们是互相联系,而且相互作用。通过政务公开,促进行风评议;通过行风评议,搞好政务公开。在实践中,我们在政务公开的基础上进行行风评议,不仅较好地解决了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而且有效地促进了政府及其部门正确使用“权力”,依法行政,廉洁奉公。

三、从作用上来看,政务公开是建立公开、高效、廉洁工作机制的一项紧迫的、重要的政府工作,是确保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一项基本工作制度

行风评议是让人民群众评说这种制度的载体和手段,是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一项重要制度。前者是必须做到的,后者是服从服务于前者的。

(第四节 联系的紧密性

政务公开与行风评议联系的紧密性,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特性。

一、从特征上看,政务公开与行风评议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事物

政务公开是围绕群众反映的“热点”进行公开,通过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通过公开,理顺干群关系,使群众心平气顺,从而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一个部门和行业是否政务公开了,是否真公开,是否取得成效,人民群众心里都有一杆“秤”。行风评议主要是突出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部门。在行风评议中,坚持什么问题严重,就解决什么问题,哪些部门问题突出,就重点评议哪些部门。同时,围绕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选择评议项目。通过评议,给群众监督的机会;通过评议,解决部门和行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行风建设,达到行风正、得民心、事业兴的目的。行风评议是否图形式、走过场,是否落到实处,是否让群众满意,群众自会有评说。

二、从机制上看,政务公开和行风评议,都是对政府部门的施政行为进行监督

通过监督,提高政府部门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程度;通过监督,使政府部门的施政行为更加规范;通过监督,有效地促进党风廉政建设,遏制腐败行为;通过监督,改变政府部门的作风,提高服务水平,树立新的形象,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政务公开的监督形式,主要体现在公开、承诺和责任追究上。行风评议的监督形式,主要体现在群众参与、群众评说上。

三、从着力点上看,政务公开和行风评议,都是从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入手,通过标本兼治,强化权力制约方式,促进政府部门施政行为的公开、公平、公正

政务公开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人手,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容易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甚至产生腐败的环节,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都要公开。行风评议的基本要求,就是以加强行风建设,提高部门和行业执法服务水平和广大干部职工素质为重点,着力解决执法服务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优化企业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焦点问题。

四、从政务公开和行风评议的内容上看,二者也是紧密相联的

政务公开,主要是公开管人、管事、管财的权力事项,这些事项都是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行风评议主要是评议部门和行业为经济建设服务、执法、专项治理和服务质量的状况,这些评议项目,也都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第五节 效果的互补性

政务公开和行风评议的工作重点各有侧重,二者相互作用,效果具有互补性。

一、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政务公开拆掉了干群间的“隔心墙”,架起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行风评议,则是把尺子交给群众,让群众当裁判员,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惟一的衡量标准。群众从不同的角度参与政务公开与行风评议,真正体现了群众性、民主性和公正性,使政务公开和行风评议具有更坚实、深厚的群众基础。

二、提高工作效率

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消除了“暗箱”操作的弊端,通过“窗口”一条龙服务机制和政务公开大厅的建立,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更加方便了群众办事;行风评议则是注重纠建并举,强化整改,健全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和执法行为,用制度保证工作效率的提高,从而使被评部门和行业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心一意地为群众办实事。

三、拓宽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

政务公开通过建立“预公开”和“听证会”等决策公开制度,让群众知情,并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决策过程中,充分体现群众的意愿,集中群众的智慧,接受群众的监督,使群众更加明白政府在干什么,也使政府的决策更加符合实际;行风评议则是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多层次、多渠道,尽可能广泛地吸收各界群众参与,收集意见,征求民意,让更多的群众有说话的机会,使群众的参与成为推动纠风工作的一种有效机制。二者虽然在主体上有所不同,但都是采取不同的方式畅通了民主监督的渠道。

四、增强广大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

政务公开之后,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施政行为在“阳光”下运作,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必须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行风评议,则是对政府及其部门依法行政效果的检验,要求对违法违纪的行为必须加以纠正和整改,用规范的行为保证依法行政。

五、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政务公开是源头治理腐败的重要举措,是源头治理的“龙头”,是预防不公正行为及腐败问题发生的治本之策;行风评议,则是把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不断引向深入的适应范围广、可操作性强的常效监督机制。政务公开和行风评议,对于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反腐败斗争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推向深入,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 政风行风评议方法

行风评议方法不仅仅是统计方法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套评估理论的指导。研究和探索行风评议的方法,旨在确定一套评价行风建设状况取得成效的科学体系,力求使行风评议科学化、规范化、精确化。要从实践中探索行风评议的最佳模式即方法简单,容易掌握,易得效果,并能长期坚持的常态运行方式,从而使评议客观、公正、有可比性。

行风评议方法,就是通过系统最优化方法,从各方面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对行风建设成效做出科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