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务工作全书(中)
12433900000002

第2章 政府采购 (2)

(2)部门预算提前了预算的编制时间。国务院下达预算的指示提前到9月初,比原先提前了大约2个月,同时,下达预算控制的时间改在每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之前,比原先提前了大约3个月,财政部在《预算法》规定的时问内批复预算,提前了3 -5个月。这样就给政府采购预算留出了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论证和组织,有利于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部门预算可以克服代编预算方式的弊病,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原先的预算编制方式是由主管部门代下属单位按资金性质不同进行代编,部门预算则从基层单位逐级编制、逐级汇总,克服了代编的盲目性,使政府采购预算更加科学合理,也提高了预算管理水平。

(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政府采购预算的执行进行全过程监督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以健全的财政支付信息系统和银行间实时清算系统为依托,政府将财政性资金集中在国库或国库指定的代理行开设账户,同时,所有的财政支付均通过这一账户进行拨付的制度。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从预算分配到资金拨付、资金使用、银行清算,直至资金到大商品供应商和劳务提供者账户实施全过程监控:由财政部在L{,央银行设立一个统一的账户,各预算单位资金统一在该账户下集中管理,预算资金不再拨付给预算单位分散保存,各预算单位呵以根据自身履行职能的需要,由主管部f 1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进行政府采购,但支付款项要由财政部门执行。这可对政府采购预算的执行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为政府采购成为真正的“阳光工程”保驾护航。日前,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服务于政府采购要做好以下工作:

(1)设立单一账户。政府采购资金收支都由设在国库或国库指定代理银行的账户反映,各单位和部门的政府采购资金支付都在这个单一账户下单.独运作,政府采购支出一旦发生,采购资金由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付给供应商,不存在层层转拨、多个环节转账的问题。

(2)实行两个分离。一是政府采购资金与业务经费分离,预算单位人员工资由财政直达个人账户,由国库集中支付;二是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分离,预算部门只负责编制政府采购预算,不参与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政府采购代理机构负责具体货物、工程和服务的采购。

(3)强化三个控制。一是强化预算控制,在政府采购预算执行中,严格按政府采购审查批准的预算实施,无特殊情况,不得变更采购项目;二是强化资金使用控制,采购项目按规定程序规范运作,对采购资金的拨付、使用、清算进行全过程监控;三是强化项目控制,严格控制采购项目的支付进度,在采购项目决算未经财政部门审计确认前,付款进度不得超过合同额的一定比例。

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政府采购资金的支付模式有两种:一是财政直接支付。由预算单位通过主管部门向财政部门提出部门预算申请和采购计划,财政部门批复部门预算和采购计划,并通知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向执行机构支付。预算单位执行机构根据批复的预算和用款计划及相关要求对支付申请审核无误后向代理银行发出支付令,通过代理银行进入全国银行清算系统实时清算,财政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划拨到收款人的银行账户。二是财政授权支付程序。预算单位依照批准的部门预算和资金使用计划,向财政支付执行机构申请月度用款限额,财政支付执行机构将批准后的限额通知代理银行和预算单位,预算单位在月度限额内,自行开具支付令,通过代理银行向收款人付款,并与国库单一账户清算。

(三)依托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水平

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执行、审计直至最后的决算,需要处理的数据量非常大,各种项目也非常繁杂,如果没有一个以强大的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支持,就不会有高水平的政府采购预算,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高水平也无从说起。目前,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国政府也都在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我国的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也要依托于整个政府预算乃至财政改革中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水平。

(四)推进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改革,改善政府经济政策的持续能力

收付实现制预算在收到和付出现金的同时记录收入和开支,不考虑政府行为何时实现收入、耗费资源或增加负债。权责发生制预算在政府行为实现收入、耗费资源和增加负债的期间记录交易,不考虑与之相关的现金是否已收到或已付出。收付实现制政府会计和预算曾经是世界各国的传统做法,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采用权责发生制政府会计和预算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正在进行的公共财政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改革对加强政府财务和预算信息的全面性和透明度,提高公共部门的运行效率,改善政府经济政策的持续能力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实行政府采购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后,出现采购环节和拨款环节相分离,由于政府采购货物的验收、项目的实施与货款的支付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工程保修结束后才能支付,如按照收付实现制会计处理,在采购和支付跨年度时,对预算单位来说,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账实不符,不能真实反映预算单位的经济业务,对财政部门来说会出现预算支出信息不能如实、完整地反映政府实际支出活动的问题。所以,为配合包括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在内的财政改革,政府预算会计的改革也要配套进行,要对现行的预算会计进行必要的改进,调整现有会计制度。根据当前部门预算编制、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需要,相应调整会计核算流程、会计账务处理方法以及有关规定,及时制定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相适应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在部分事项中采用权责发生制等,保证当前会计工作和预算管理改革协调一致,顺畅进行。

(第二节 政府采购计划

一、政府采购计划的含义

政府采购计划是财政部门对政府采购预算的执行实施管理的一种方式。政府采购计划对列入政府采购预算中的采购项目,在采购组织实施形式、采购方式、政府采购资金实行财政直接拨付范围、政府采购预算的补报及政府采购项目的调整程序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目的是指导政府采购预算的执行。政府采购计划下发各部门执行,同时抄送监察、审计等有关对政府采购活动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和制订政府采购计划,增强了采购活动的计划性和监督管理的针对性。

二、政府采购计划编制的意义

政府采购计划是实施政府采购的依据之一,对加强政府采购管理,规范公共部门政府采购行为,保证政府采购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编制政府采购计划是实现政府采购目标的要求

政府采购要围绕着一定的目标和任务进行,政府采购计划是政府采购目标和任务的具体化。由于政府采购所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通过编制政府采购计划,不仅规定了一定时期政府采购实施的范围和规模,也给各政府采购主体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提供了量化指标,提高了政府采购过程的透明度,为最大限度地实现政府采购目标提供了保障。

(二)政府采购计划为政府采购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政府采购计划是根据一定时期政府采购的方针、政策,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订的,是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计划。计划一经制订,必须严格按计划办事,不得随意更改。编制和执行政府采购计划是实施政府采购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有利于规范政府采购各利益主体的行为,克服采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三)编制、执行政府采购计划是实施政府采购的中心环节

在实施政府采购的过程中,政府采购信息的收集、供应商和社会中介机构的资格审查、政府采购方式的确定以及政府采购的检查监督等,都要围绕着计划的正确编制和执行来进行。实施政府采购,实际上就是通过科学地制订政府采购计划,把政府采购的目标和任务具体落实在计划上;通过组织、控制、监督、检查等手段保证计划的实现。所以,政府采购只有抓住计划这个中心环节,才能高屋建瓴,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政府采购计划是细化财政预算管理的基础

目前,财政工作正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型管理方式向集约型管理方式转变,要求进一步细化预算编制,加强支出管理。细化预算编制需要定员、定额的标准和工程、商品、服务的单价,编制政府采购计划则有助于这些工作的完成,是细化预算的基础。

三、政府采购计划的编制程序和内容

(一)政府采购计划的编制程序

政府采购计划的编制程序,一般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汇编。

(1)由政府采购管理机关编制本地区年度的政府采购目录,并根据政府采购目录制定统一的政府采购计划表下发给各政府采购单位的主管部门,再由主管部门根据行业特点及实际情况,提出实施政府采购的年度方案及具体要求,由各政府采购单位填报年度购置汁划上报主管部门。

(2)由主管部门将各政府采购单位的购置计划进行审核汇总上报本地区政府采购管理机关。

(3)由政府采购管理机关根据本级财政部门下达的政府采购预算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汇总编制本地区的政府采购计划草案,并按规定编写计划编制的文字说明材料。计划草案要报财政部门审查,并与财政部门的预算草案送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二)政府采购计划的内容

政府采购计划的内容包括年度实施政府采购的项目、资金来源、资金预算等。

1.政府采购计划的组成

按采购计划的方式,政府采购计划由集中政府采购计划和分散政府采购计划两部分组成。

集中政府采购计划是指货物、工程或服务的政府采购项目单位价值或当年累计价值达到规定限额标准以上的,应当由政府采购经办机构实施集中政府采购的政府采购计划部分。限额标准的制定一般按财权和事权相统一的原则由同级人民政府制定。

分散政府采购计划是指货物、工程或服务的政府采购项日单位价值或当年累计价值未达到规定限额标准的,应当由各公共部门自行实施政府采购的政府采购汁划部分。低于集中政府采购限额标准的政府采购项目.均应纳入分散政府采购计划之中。

2.政府采购汁划的编制

政府采购汁划的编制一般通过填制政府采购计划表及填报说明来表现。政府采购计划表是各采购项目和采购资金的具体表现形式,一般包括总表和明细表两种。

政府采购资会总表,反映各采购单位年度内用于政府采购的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及其他资金情况的报表。

政府采购明细表.用来反映年度单位采购资金具体采购项目的报表。包括工程建设、设备购置、车辆购置、投保、维修、日常办公用品、其他商品等。

要把采购单位的各项采购要求及采购资金预算客观实际、系统地编入各种政府采购计划表格之中。首先,要熟悉各种表格的填列依据,只有按照统一的表格要求编制的购置计划,才能使各级政府采购管理机构统一汇总;其次,要编写详细的填表说明。

四、政府采购计划的审批

(一)政府采购计划的审查

计划的审查,是为了保证计划的质量,提高计划水平,保障政府采购的顺利实施。因此,政府采购计划草案编制完成后,财政部门要组织对口支出管理处进行认真审核。其主要内容有:

(1)项目审核。根据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及政府采购单位的工作任务,参照有关配套标准,确定政府采购项目是否需要及必要,也就是审核每项商品的政府采购依据。

(2)资金来源审核。对用于政府采购的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及其他资金的可靠性、合法性进行审核。

(3)资金预算审核。对计划进行政府采购的每一项项目预算按现行市场价进行审核,审核政府采购预算的准确度及合理性。

(二)政府采购计划的批准

政府采购计划草案批准的程序是:

(l)由财政部门代表本级政府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本级财政预算草案时一并报告政府采购计划草案的内容。

(2)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在负责审查本级财政预算草案时一并审查本级政府采购计划草案,并作出审查报告。

(3)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本级政府采购计划草案审查报告,作出批准本级政府采购计划的决议,同时将批准后的政府采购计划上报上级政府及财政部门备案。

(4)政府采购计划经过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后,财政部门应及时向本级政府采购管理机关批复执行。

五、政府采购计划的执行

政府采购计划经过批准后,就进入了计划的执行阶段。政府采购计划的编制,仅是整个政府采购活动的开端,政府采购计划的实现,主要取决于政府采购机关正确组织执行政府采购计划。可见,政府采购计划的执行是把政府采购计划从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关键。只有做好政府采购计划的执行工作,才能顺利组织实施政府采购。

(一)政府采购计划的执行主体及主要任务

政府采购计划的执行,是一项经常性、艰巨性、复杂性和细致性的工作,涉及政府采购的各个方面。参与执行的单位很多,主要包括政府采购机关、财政部门、政府采购单位、供应商、社会中介组织机构等。各部门的主要任务是:政府采购机关主要负责组织实施政府采购计划的执行;财政部门主要负责对政府采购资金预算执行进行审核、拨付、检查与监督;政府采购单位主要负责提供具体的政府采购需求以及对供应商提供的货物、工程和服务进行验收;供应商主要负责提供符合政府采购单位要求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社会中介机构接受政府采购机关的委托,以公正的身份按照政府采购的原则和要求组织实施政府采购活动。

(二)政府采购计划的执行

政府采购机关按政府采购原则具体组织实施政府采购计划。

(1)制订政府采购执行方案。根据政府采购单位的政府采购申请,将政府采购项目进行分类汇总,确定政府采购的方式及具体的实施办法,同时,编制政府采购费用预算,报有关领导审批。

(2)对供应商进行资格预审。政府采购机关在实施政府采购之前,对要参加政府采购项目的未通过资格预审的供应商进行资格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