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实用胎教知识一本通
12356300000029

第29章 五大关键,决定胎教成功与否(16)

怀孕第5个月以后,肚子明显地突出,腰围、臀围也跟着加大,一般的衣服已不合身。这时要开始准备适合季节的孕妇装了。

孕妇装的式样、花色繁多,购买时要讲求实用,以穿脱方便的为好。而且最好是容易改的,将来改了还能穿。不要买得太多,只要四五件能够换洗就行了。

这时要注意鞋子的式样。市面上卖的高跟鞋、拖鞋式的凉鞋、胶底鞋容易摔跤,对孕妇都不合适。最好买专为孕妇设计的后跟低、底部有凹凸防滑纹路、穿来平稳的鞋子。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坚持散步和做体操。这样既能使孕妇健康美丽,又能在分娩后很快恢复体型。

怀孕晚期的个人护理

怀孕后期,皮肤很容易过敏,所以,不要随意改用化妆品,可以用自己习惯了的,否则,可能会使皮肤粗糙或留下斑点。化妆要尽量明快活泼一些,以掩饰住脸部的憔悴。

这时,到医院检查的次数越来越多。体检时,就不要化妆了,不要涂胭脂、眼影、口红、指甲油,因为孕妇的脸色与指甲的颜色往往是医生判断孕妇身体情况的指标。如果它们被化妆品掩盖住,医生就很难做出正确的诊断了。

到了怀孕后期,鞋子应宽大一些。因为在这期间,双脚会有轻微肿胀的趋势。

应该选用布胸罩。合成纤维制作的胸罩会造成乳房的摩擦裂伤。有些孕妇为让乳房结实,就按别人介绍的经验,用酒精涂乳头。其实这样做不好,因为酒精会使皮肤变得过分干燥,引起乳头裂伤,妨碍哺乳。

如果孕妇乳头扁平或下陷,到第8个月的时候,就要开始做乳房按摩了。将乳晕(乳头四周的深色部分)往上下左右的方向推压,每天1~2次,每次做数分钟。到了第9个月时,就要每天做促使乳腺畅通的按摩,将乳房用拇指食指扶住,轻轻推压,每次1~2分钟,每天坚持做。这种按摩能促使乳液的产生,并能使乳腺畅通。

怀孕后期,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部容易污染,所以,要每天清洗以保持清洁。由于局部充血,皮肤黏膜特别容易受伤,所以,洗澡时动作千万要轻缓,浴毕可使用爽身粉,保持身体舒适与清爽。在住院待产前,就要事先洗好头,保持全身的清洁。怀孕后期,最好不要烫发。

为了更富有魅力,你还得在着装、姿势方面下点工夫:走路时,不要过分后仰。这会由于过分挺胸而背痛,而且这种姿势也不太雅观。为了保持良好的姿势,得选一双合适的鞋子。

为了弥补体形上的不足,你应该更加注意脸部的美容:头发要梳理得整齐美观,化妆要仔细、自然。头发要短一些,服帖一些,这样你那略显沉重的体形就会显得轻松许多。你可以把头发梳成一种使脑袋显得小巧玲珑、完全露出脖子的发型。

到了怀孕中期,你的身体日渐粗大。质地太软、颜色灰暗、皱褶明显的衣料,你都该避而远之了。紧身的衣裙、粗毛绒衫等服装都不适合你。这些样式,你穿了不仅很别扭,而且很不雅观,愈加显得笨重了。

你应该让脖子都露出来。到了夏天可以穿短袖或完全无袖的衣裙。头及胳膊突出的效果会使人产生错觉,你便变得轻盈,且惹人喜爱了。

穿袜子时,要穿与裙子的颜色协调一致的,这样会显得身材修长。裙子的长短可以通过照镜子,看看怎样的长度最合适。

假如在妊娠期间,指甲脆而易折,你可以每天服用6克明胶。但指甲变脆往往是由涂指甲油造成的,因此要停止使用。

但愿通过努力,你会变得更加美丽可爱,使你的身体更加健康,精神更加舒畅,生活更加美满。这些会使你腹内的胎儿处在一个安定、舒适的环境之中,这对胎儿的发育是大有好处的。而且,这也是胎教的良好基础。

维系胎儿生命的要素

胎盘

胎盘是由胚胎的绒毛和子宫的蜕膜所构成,是母体与胎儿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胎盘是和胎儿生死攸关的器官,胎儿的气体交换、消化、吸收、排泄都离不开它,一直到胎儿产出后,胎盘才算完成自己的使命,可谓劳苦功高。

胎盘的形态

正常足月胎盘为椭圆形,直径10-20厘米,厚1.5-3厘米,重500-600克(相当于胎儿体重的1/6)。胎盘分为母体面和胎儿面,母体面紧贴子宫壁,呈暗红色,粗糙,分许多胎盘小叶;胎儿面表面光滑,覆盖羊膜,上面附有脐带,脐血管在脐带附着处分出许多分支,并伸入到胎盘小叶内。胎盘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气体交换

胎盘有代替胎儿肺呼吸的作用,即将母体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胎盘带给胎儿;同时,胎儿体内的二氧化碳也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液而排出。

(2)营养供应

水和大部分的电解质如钾、钠、镁等,矿物质如铁、钙、磷、碘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叶酸、维生素B12等,以及蛋白质、脂肪、糖类等,都是由胎盘通过扩散、合成转运等方式,从母体运输供给胎儿的;血浆蛋白、免疫球蛋白、脂类等可被分解为简单的物质,也通过胎盘输送给胎儿;胎盘还能合成糖原、蛋白质、脂肪等供给胎儿,代替了胎儿消化道的功能。

(3)排泄功能

胎儿体内的代谢物,如尿素、尿酸、肌酐、肌酸等,可经胎盘送入母血而排出体外。

(4)防御功能

胎盘具有屏障作用,只是极为有限。胎盘能阻挡有害于胎儿的物质,使之不能通过,以保障胎儿免受其害。一般情况下,细菌是不能通过胎盘的,但在胎盘的绒毛受损伤或遭到破坏时,细菌就能进入血液,造成胎儿感染,因此妊娠期间预防孕妇得病,对保护胎儿是很重要的。各种病毒,例如流感、风疹、巨细胞病毒等,能比较容易地通过胎盘而感染胎儿,甚至引起胎儿畸形,应予以重视。此外,一些药物在不同程度上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因此,孕妇服药必须由医生予以指导。最后,不论是自身或接种而来的母体抗体,都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因此,新生儿出生后短时期内具有一定的免疫能力,不受麻疹和天花的感染。

(5)分泌作用

胎盘能产生多种激素,其中主要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孕激素和雌激素。比如,受精后20天(闭经35天),即可在孕妇的血和尿中出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这3种激素对维持孕妇妊娠起着很大的作用。

胎盘在完成了历史使命后,仍然可被人们利用,如中药的紫河车就是胎盘。中医认为,它是补气、养血、温肾和益精的良药。

羊水

在胎儿周围有一个囊腔,即羊膜腔。腔内充满淡黄色的液体,称为羊水。胎儿浸于羊水之中,羊水在母亲胎盘里有着保护胎儿的作用,它具有的作用如下:

(1)保护作用

羊水能维持胎儿和邻近环境一定的温度;缓冲腹部外来压力,使之不致直接影响胎儿,保护胎盘和脐带,缓和母体对于胎动的感觉;使胎儿能够在子宫内自如活动,当胎儿发育时,肢体不会互相粘连而成畸形。

(2)助产作用

羊水形成水囊,在孕妇分娩子宫收缩时,可以缓冲压力,使压力不致直接作用于胎儿,尤其在头先露时,可以缓和子宫对胎儿头颅部的压力,还可以使羊膜腔保持一定的张力,从而支持胎盘附着在子宫壁上,防止胎盘过早剥离。胎膜破后,羊水可以润滑产道,喷出的羊水将阴道由内向外冲洗得干干净净,有利于胎儿娩出。

羊水的内容物究竟是什么

怀孕早期,羊水的来源似乎是母体血浆通过胎膜进入羊膜腔的渗出液,这时水分也能透过胎儿的皮肤,因此,羊水也来自胎儿血浆。到了妊娠后期,羊水主要来源于胎儿的尿液和母体血液,这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碱性液体,密度为1.006-1.008克/厘米3,其中90%以上是水分,其他还有无机盐、尿素、尿酸、肌酐、皮脂和上皮细胞等物质。羊水的量不是一成不变的。怀孕早期,胎儿较小,羊水相对比较多,所以胎儿可以任意活动。到了怀孕4个月后,胎儿不断长大,羊水所占体积逐渐减少。到足月分娩时,初产妇羊水量约为1000毫升,经产妇约为1200毫升。此外,羊水并非停滞不动,每过2.5-3小时,便可更换1次。

脐带

脐带是从胚胎的体蒂发育而来的,胚胎通过它悬浮于羊水中。脐带的一端连接于胎儿腹壁的脐轮,另一端附着于胎盘胎儿面的中央或偏于一侧。脐带的表面被羊膜所遮盖,呈灰白色和螺旋状扭曲,里面有1条脐静脉和2条动脉。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与母体连接,进行营养和代谢物质的交换。足月妊娠时,脐带平均长30-70厘米,大多数约为50厘米,直径为1-2.5厘米。脐带如果受压,血流将被阻断,可危及胎儿的生命。

在产前,脐带发生的主要问题是扭转、打结甚至缠绕胎儿。如果孕妇腹壁太松、子宫本身弹性不良或由于某些原因患羊水过多症时,使胎儿浮游在羊水中转动过于频繁,可造成脐带扭转、打结甚至缠绕于胎儿颈部或肢体,这样就会使脐带内血管的血运受阻甚至中断,威胁胎儿的生命,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胎儿在宫内死亡。

胎动

胎儿在母体内发育到一定时期,就会手舞足蹈,这就是胎动。孕妇能感觉出胎儿在活动,但却并不一定知道胎动也标志着胎儿的生命健康。

胎动是有一定规律的,表明了胎儿在子宫内睡觉和苏醒的转换,一般早晨胎动最少,晚上活动6-10次。据观察,正常明显胎动1小时应不少于3-5次,12小时胎动数为30-40次,多者达100次以上,都是胎儿情况良好的表现。

一般来说,怀孕4-5个月时,大多数孕妇都会感到胎动,以后逐渐增多;妊娠28-38周,是胎动最为活跃的时期;临近足月,由于胎头下降到骨盆,胎动次数逐渐减少,这是正常现象。当然,胎动还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妊娠月份、羊水多少、测定时间、孕妇情绪以及用药等。如口服镇静剂或肌肉注射硫酸镁等,可使胎动减少甚至消失,但停药后又可恢复,这应与真性缺氧引起的胎动减少相鉴别。总之,只要胎动有规律,变化不大,就算正常。此外,胎心监护仪对监测、鉴别胎动也有帮助。

对于胎动的测定,是每一个孕妇都必须做的,在孕中期、孕晚期坚持记录每天的胎动数,不仅有助于增强母亲和胎儿的感情,还有助于监测胎儿在子宫内的健康状况。

孕期检查的重要性

怀孕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生理过程。由于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相应的变化。这些变化一旦超越生理范畴或孕妇患病不能适应妊娠的变化,则孕妇和胎儿均可能出现病理情况。

有些孕妇不重视产前孕期检查,认为自己没有异常感觉,也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定期到医院检查是多余的。但很多异常情况单凭主观感觉是发现不了的,如胎位不正、骨盆狭窄等。通过对孕妇及胎儿的孕期监护和保健,能够及早发现并治疗妊娠并发症及妊娠并发症(如妊高征、妊娠合并心脏病等),及时纠正异常胎位和发现胎儿发育异常等,并可结合孕妇及胎儿的具体情况,确定分娩方式,确保胎儿及母体的安全。

孕期自我监护

在妊娠早期孕妇还不能了解胚胎发育情况,自孕中期即孕12周后,随着胎儿的长大,孕妇及家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了解胎儿的生长情况,称为孕妇对胎儿的自我监护。到医院去做产前检查固然重要,但孕妇的家庭监护也是不可缺少的。孕期家庭自我监护就是由孕妇本人和家属亲自观察胎儿在子宫内的安危情况。

孕妇要做好家庭自我监护,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数胎动

(2)听胎心音

妊娠18~20周时,可在孕妇腹部听到胎心音。胎心音为双音,犹如钟表的“滴答”声,声音清脆、节律整齐,速度较快,每分钟为120~160次。在孕妇数胎动的同时,丈夫每晚听1次胎心,可以及早发现胎儿的异常情况。胎动一般每分钟为140次左右,超过160次/分,或少于120次/分,或快慢不均匀,均属异常表现,可左侧卧位20~30分钟后再听1次,如无好转,表示胎儿宫内缺氧,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3)量宫底高度

在早孕期,妊娠子宫位于盆腔内,孕妇自己摸不到子宫底,孕12周后子宫逐渐长大而进入腹腔,子宫底开始能在下腹部、耻骨联合上缘扪及。随孕龄增加,子宫底也逐渐升高,所以可以测量子宫底高度来估计胎儿是否相应成长。宫底高度测量应于怀孕28周开始,尤其对不能到医院定期检查的孕妇更为重要。过去用指宽(以手指宽度1.5厘米估算)表示高度,不够准确,个体差异较大,现都用软尺沿腹壁测量自耻骨联合上缘至子宫底之间的距离为子宫底高度,以估计胎儿的胎龄。方法是从下腹正中向下移动触及骨质部分——耻骨联合,然后用软尺测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子宫底的距离——宫底高度。宫底高度应每周测1次。正常时,每周宫底高度上升0.5~1.5厘米,若连续3次测定宫底高度不升高,则可能是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若1周内宫底上升大于3厘米,可能是羊水过多。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到医院检查。

(4)自觉症状

怀孕期间如出现下列症状应及时就医:

①频繁呕吐。轻度呕吐为早孕反应最常见的表现,过几周会自愈,不必介意,但频繁而剧烈的呕吐,吃什么吐什么,甚至滴水不存,会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危害母子安全,应及早就医。

②下腹部疼痛。腹痛呈阵发性,有下坠感,伴腰酸,特别是伴有阴道流血,很可能是流产或早产的先兆,或是前置胎盘征象。

③严重浮肿。妊娠中、后期,孕妇下肢轻度浮肿,无其他不适,属正常现象,不必介意。但如果浮肿严重,并伴有血压升高等现象,应考虑妊娠中毒。

④体重增长过快。如每周增长超过400克可能是双胎或羊水过多,也可能是葡萄胎或妊娠中毒症,对于后两者决不可掉以轻心。

⑤风疹感染。孕期头4个月内,如孕妇发生风疹感染,对胎儿危害甚大,可使30%~50%的胎儿致畸,因此,一旦确定患风疹,孕妇应到妇产科进行全面检查,由医生采取补救措施,必要时进行人工流产。

⑥小便异常。如小便伴有灼痛感或伴有腹痛、发冷及发烧,可能是患了泌尿系统感染。

⑦心慌气短。妊娠后期,孕妇在从事较重的体力活动时出现心慌气短,多属正常现象,如果轻度活动或静止状态也出现明显的心慌气短,或心悸气短且不能平卧,应考虑是否并发心脏病,要尽早诊治。

⑧发烧、淋巴结肿大。出现这种症状,很可能是感染了某种疾病。

⑨乏力、黄疸及食欲低下。多为病毒性肝炎的重要症状。

孕妇胖或瘦与低体重儿无关

不论孕前是胖是瘦,如果怀孕期间体重能增加14千克以上,98%的足月新生儿重量,均能超过2.5千克。至于准妈妈的身高,与胎儿出生体重则无明显关系。⑩阴道流出水样物或流血。阴道流出水样物应注意是否为羊水流出,要警惕胎膜早破和早产的危险。整个孕期如出现阴道流血,都属于异常,不可轻视。如伴有小腹痛,应考虑为流产、宫外孕、胎盘早剥或早产,要及早就医。但妊娠头1月,可能有少量月经,若无其他症状,这是正常的,不必惊慌。

(5)孕妇体重定期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