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千古食趣
12018600000032

第32章 民风食俗,无辣子吃不饱(6)

九斗碗,其特色注重的是蒸菜,原意是以蒸菜的“九大菜”而得名。即:软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鱼、蒸浑鸡、蒸浑鸭、蒸肘子、夹沙肉、咸烧白。

九斗碗的内容,一般就是农家将现成的鸡、鸭、鱼、肉、蛋,加上时令蔬菜,做成四川的家常菜肴。如芙蓉蛋、清蒸鸡鸭、蒸杂脍、甜烧白,咸烧白、粉蒸肉、蒸肘子、宫保鸡丁、韭黄肉丝、鱼香肉片、白油肝片、椒麻鸡块、火爆双脆、糖醋里脊、白汁三鲜、酱烧肘子、姜汁热窝鸡、粉蒸鸭条等,都是“九斗碗”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菜肴。当然了,农家自产的香肠,腊肉、酱肉,更是少不了的。至今成都附近的双流县还流传着这样一首《九碗歌》:“主人请我吃饷午,九碗摆的胜姑苏。头碗鱼肝炒鱼肚,二碗仔鸡炖贝母。三碗猪油焖豆腐,四碗鲤鱼燕窝焯。五碗金钩勾点醋,六碗金钱吊葫芦。七碗墩子有块数,八碗肥肉啪噜噜。九碗清汤把口漱,酒足饭饱一身酥。”

之所以称宴席为“九斗碗”,是因为一般每席有九碗菜。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民间视“九”为吉数。当然,也有贫穷人家放七碗或有钱人家放十一碗的,但决不能放八碗或十碗。这是为什么呢?在川西坝子上,喂猪的猪槽一般都是用石头做的,于是川西民间一般相沿用吃十(石)碗的,作为骂人是猪的俗语,所以不能用十碗菜来招待客人。桌上的菜不能摆八碗,是因为开席的时候一般叫花子(四川话中的乞丐)会前来贺喜或治丧,往往还有打着莲花闹,走到哪唱到哪,见到什么唱什么。所以不管是红喜还是白喜,主人家都信奉“客走旺家门”的道理,对于前来贺喜的乞丐,也要热情招待,只是他们吃的不是其它客人的“九斗碗”,而是一人一碗的盖浇饭。八仙桌一面坐两个人,刚好是八碗饭。所以川西民间把放八碗饭的叫做“叫花子席”。这两个数,是办席必须忌讳的。

赫哲族的生鱼食俗

赫哲族是我国北方惟一的以捕鱼为生、用狗拉雪橇的民族。渔业是其主要的生产方式,在那里形成了独特的“鱼餐”。赫哲族人的餐桌上离不开鱼。他们吃鱼的方法很多,也很讲究。日常都吃新鲜鱼,有把鱼穿在烤叉上烧烤食用的,也有蒸熟而食的。赫哲人喜食生鱼,“刹生鱼”、“凉拌生鱼”、“炒鱼毛”是他们的特色菜肴。他们还将捕鱼旺季吃不了的鱼用日晒火烤的办法进行加工,贮存起来以备淡季食用。赫哲族人贮藏鱼的地方叫鱼楼,一般都建在居所庭院中,几乎每家一座,平时还用来放置渔具等物品。

赫哲族招待亲友和客人常以“刹生鱼”表示尊敬。“刹生鱼”的制作,是将刚从江中打上来的鲤鱼、鳟鱼从脊背部剖开,去头、去皮、剔骨,切成细丝,用好米醋浸泡,待鱼肉变白,加上盐、姜、葱和野辣椒、土豆丝、菠菜、香菜、豆芽,拌匀即可。吃起来鲜而不腥、凉滑爽口,味美异常。刹生鱼,既是赫哲族人平时经常吃的菜,也是招待客人必不可少的佳肴。

“炒鱼毛”也是赫哲族的一道风味佳肴,它是将各种鲜嫩的肥鱼切成鱼丝,再加白糖等作料炒成。炒鱼毛是最好的下酒菜,吃起来可口味美。如果用它加韭菜包饺子,其味道非常鲜美可口。炒鱼毛还便于贮藏,将它放入坛中,存入地窖,随取随吃,非常方便。

“刨花”是赫哲人冬季吃生鱼的一种方法。先将冻鱼的皮用刀削掉,渔民们将冻鱼削成薄如刨花的鱼片,拌上土豆丝、绿豆、粉丝,再加上调料食用,又香又脆。

锡伯族待客做全羊席

锡伯族多数居住在我国新疆各县。锡伯族人喜爱骑马射箭,能歌善舞,早期以狩猎、捕鱼为业。锡伯族的饮食种类较丰富,肉食来源主要依靠家庭饲养,多以牛、羊、猪肉为主。

锡伯族的名菜“莫尔雪克”,意思是“碗里盛的菜肴”,是用羊身上的杂碎做的,其花样之多,做工之细,味道之鲜,都是宴会上和饭店中难以见到的。锡伯族人把这种菜肴称之为“全羊席”。

按锡伯族人的习俗,家里来了贵客,或是远道来的好友.主人才会宰羊做全羊席。全羊席是用新鲜羊的心、肝、肺、大肠、小肠、肾、羊舌、羊眼、羊耳、羊肚、羊蹄、羊血、血清等杂碎做成,每一种杂碎做一种带汤的菜,分别盛在16个小瓷碗里,每碗都盛得不太满,随吃随添,始终保持热气腾腾,每碗菜里还要撒些切碎的香菜和葱花,看起来五颜六色,令人眼花缭乱,吃起来香喷喷的,沁人脾肺。这些菜肴中,花样最多的要数羊肠子做的菜了,他们把大小羊肠洗净后,灌上羊血、血清、羊肝、羊油、洋葱、肉沫、调料、大米等做成五六道菜,每道菜的做法都很考究,风味不一。

席间,主人还要端上由韭菜红、青辣椒、芹菜、黄萝卜、包心菜等泡制的花花菜。由于及时拌以盐并盛入瓦缸里,各种蔬菜原有的红、绿、白、黄等颜色截然分明,看起来赏心悦目。这种菜有点酸辣,吃起来清淡爽口,配合全羊席一起吃,真是锦上添花。在吃这些小菜时,主人还要拿出酒来,边吃小菜,边饮酒,别有一番情趣。酒罢,主人还要端羊肉汤和羊肉,并有烙得很薄的发面饼子。发面饼也是锡伯族人的“特产”。味香、松软,令人上口。全羊席做起来费工,吃起来时间也长,一顿全羊席大约要吃上两个多小时。

无辣子吃不饱的佤族

佤族主要聚居在我国南部云南省。佤族人的主食以稻米为主,也吃玉米、高梁、小红米、荞麦、江豆、绿豆。菜蔬有竹笋、辣椒、东瓜、南瓜、洋丝瓜、红豆、架豆、大豆、茄子、芋头,有的人在自家的园圃地种有青菜、葱、蒜、韭菜和芫姜等。

佤族的主食制做法有三种:即熬稀饭、煮烂饭、煮干饭。每日两三餐不等。煮饭的大米是临时舂成的稻米,吃多少舂多少。佤族普遍喜欢食用烂饭(介于干饭与稀饭之间,半干半稀的饭)。煮法是把米、青菜以及盐巴、辣椒、肉(如有猪肉、牛肉)放进锅里一起煮,煮成烂饭即可,味道极为鲜美诱人。有的地区主食以干饭为主,副食主要是以青菜类、瓜类、酸竹笋、盐巴、辣椒、蒜或者鲜肉熬汤菜就饭,这是佤族平时最讲究的一种饭食。

佤族男女老幼皆食辣椒,民间还有“无辣子吃不饱”之说。因此佤家山寨里的菜系也大都以辣为主,其中山寨鱼头王就是经典之作。山寨鱼头王是用大自然无污染的花鲢鱼头佐以高寒苗岭山椒,用佤家独创的山野秘法烹制。味道辣味浓烈,鲜香嫩滑,食毕再拌以面食,更是回味不已。而竹笼排骨饭是将米磨成细粉,切老姜、剥嫩葱、盅椒末,再放黑酱油、红糖汁、白豆腐乳汁、褐鄂县豆瓣酱,然后再加浓浓的醋糟汁,与排骨拌好上竹笼蒸,蒸出的排骨颜色红亮,味道咸鲜辣香俱全。山寨瓦鹅辣肠就是将鹅肠置于瓦片上烹制,这样不仅能保持鹅肠的鲜味,更能增加一份独到的浓香。阿瓦小青菜便有一些佤族人吃烂稀饭的特点,将青菜切得碎烂,然后加盐和水一起放入土钵中煮,直至有些黏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