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一生寻觅
1190900000112

第112章 (1)

第五十七章 (1)

天明驾驶着汽车,奔驰在一条大路上。他的身边坐着沙院长和护士马华。他俩已经进入了梦乡。借着月光,天明可以看到行驶在前方的汽车。

虽然已是深夜,但天明一点困意也没有,得知这次去往的目的地是新京,不知道为什么天明的心里一阵紧张和兴奋。

新京,是天明离家的最初目的地,虽然听说海珊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没有见到海珊的坟墓,天明总觉得海珊没有死。现在终于要去新京了,怎么能让天明不兴奋呢?

想起这些,海珊的影子又浮现在天明的脑海里,假如海珊还活着,这么多年会是什么样子呢?是独身一个人,还是嫁了他人?不管怎样,只要有海珊的确切下落,天明就算了却了自己的心愿了。

车快速地向前行驶着,但天明依然觉得车跑得很慢。他真想再加大油门,可是前面的车始终如一地行驶着,哪知道天明急切的心情呢?

天渐渐地亮了起来,东方出现了一片似雾般的灰色。高大的城墙像一条巨龙般现出了蜿蜒的腰身,有人开始撒尿,那“哗哗”的声音让人听起来很别扭。

有小孩开始哭叫起来,他们或许饿了,或许尿湿了裤子。海珊睁开了眼睛,看到月亮已走到了西边,它不再像半夜时分那般明亮了,在灰色的晨雾中,它愈加苍白起来。

她看到自己身上披着雨轩哥哥的衣服,一股暖流流进海珊的心里。她轻轻把衣服拿下来,披在了雨轩的身上。雨轩醒了,他揉着双眼问:“海珊,你醒了,冷吗?”

“不冷,雨轩哥哥,你一定冻坏了吧?”

海珊关切地看着雨轩冻红了脸颊。

“不冷。”

雨轩说。

万齐也醒了,他自责道:“我怎么又睡了?没丢东西吧。”

看到包裹都在,万齐放心地抻了一下懒腰说:“天亮了,这一夜总算熬过去了。”

东方的天际被朝霞烧成了红色,朝霞是太阳的先头兵,它在打探着外面的情况。它看到天空瓦蓝,便招呼着太阳出来了。

太阳一出来,一切东西都带出了笑意。

万齐打开包裹,从里面拿出三个窝窝头,递给雨轩和海珊说:“快吃点东西,一会儿大家伙都醒了,吃东西不方便。”

海珊和雨轩接过窝窝头,吃了起来。冰凉的窝窝头很难下咽,雨轩递给了海珊一个水壶。

这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了三个小孩子,向海珊伸出了脏兮兮的小手。

“姑姑,给点吃的吧?”

他们异口同声地说。

看到这三个小孩骨瘦如柴的样子,海珊把手中的窝窝头递给了一个较小的孩子。

“我的,给我点。”

另两个孩子马上去抢那个小孩子手里的窝窝头。那个小孩子把窝窝头紧紧地抱在怀里,哭喊着不放手。

见此情景,海珊赶紧打开包裹,又拿出了两个窝窝头说:“不要抢了,这个给你们。”

那两个孩子听到海珊的话,一下子抢光了海珊手里的窝窝头。然后,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雨轩从包裹里拿出一个窝窝头,递给了海珊说:“快吃吧。”

这时,临近海珊他们的难民,把饥饿的目光投向了他们。

海珊他们匆匆吃完了窝窝头,收拾好包裹,起身向前走去。走到前面的时候,人群开始涌动起来,人声嘈杂,像个大集市似的。

大门在人们的期待中打开了,人群一阵骚动,人流如洪水般向城门流去。万齐拉着雨轩,雨轩拉着海珊,他们随着人流向前走着。

高大的城门被人流塞得满满的,远远望去,像暴雨后的洪水,咆哮着涌向开启的闸门。过了城门就是卡哨,几十个国民党士兵站在那里,他们个个荷枪实弹,检查着难民们身上的东西。

万齐看到,有几个身上背着干粮的,干粮都被收走了,有反抗的,不是被抓起来,就是挨几枪托。

万齐一看这形势,赶紧从包袱里拿出几个窝窝头,揣进了怀里。他用胳膊拥了拥雨轩,低声说:“雨轩,前面那些兵收缴干粮,你赶紧往怀里揣几个窝窝头,以防万一。”听了万齐的话,雨轩赶忙解开衣襟,往怀里塞了两个窝窝头。”

眼看就到了哨兵跟前,雨轩抓紧了海珊的手。

“哎,你,包裹里藏着什么?”

哨兵拦住了走在前面的雨轩和海珊。雨轩赶忙陪笑说:“老总,这里就装了几件衣服,没什么。”

“没什么?拿来我看看。”

哨兵夺下了雨轩身上的包裹,打开衣服包,只发现了几件衣服,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于是又打开了干粮包,他们的眼睛一亮,这一包黄黑相间的窝窝头比黄金还珍贵。

“这个你不能带走。”

哨兵把干粮包递给了身边的另一个哨兵。

“为什么不让带走?”

雨轩一看收走了干粮袋,有些急了。

“不许带就是不许带,没有为什么?怎么?你有意见吗?”

哨兵斜眯着眼看着雨轩。

“没意见,没意见,孝敬您老人家是应该的,嘿嘿。”

万齐赶紧挤上来,推着海珊和雨轩。

“你,把这个也留下。”

哨兵指着海珊背上的包裹。

“好好,快拿下来给老总,老总多不容易啊!”

万齐从海珊身上拿下干粮包,递给了哨兵。还没等哨兵反应过来,万齐就推着雨轩、海珊走过了哨卡。他们一路小跑地向前走着,仿佛在他们的身后有一群饥饿的老虎一般。

离开了哨卡,万齐常常地吁了一口气。海珊却眼泪汪汪地说:“雨轩哥哥,孔校长,干粮都被他们收缴去了,咱们怎么办啊?”

万齐赶紧朝海珊扬起手中的包裹说:“海珊,没关系,我这里还有哪。”

“孔校长,你的怎么没被缴?”

海珊惊喜地问。

“我趁他们收缴你们干粮的时候,蒙混过关了。雨轩,你藏窝窝头了吗?”

万齐继而问雨轩。

雨轩拍了拍胸脯说:“多亏你机灵,要不都会被他们收缴了去,好在我还藏了两个。”

“好,那我们快走吧,再不出意外的话,这些干粮够我们过封锁线的了。”

万齐看着雨轩和海珊说。

他们顺着人流向前走去。正走着,前面一片混乱,只听有人大喊,胡子来了,快跑。

万齐、雨轩和海珊,循声望去,见前面有十几个蒙面大汗,手持钢刀,见人就抢,吓得逃难的人们如惊恐鸷鸟,仓皇而逃。

“快跑。”

万齐大喊一声,向反方向跑去。

雨轩拉着海珊的手,也跟着跑了起来。风从耳边掠过,海珊想起和少帅逃跑的时候。喊叫声渐渐远去,雨轩回过头来,见已远离了是非之地,他拉着海珊的手停下了脚步,对还在跑的万齐喊道:“万齐,别跑了,胡子不见了。”

听到喊声的万齐停了下来,一下子坐在了地上。

雨轩拉着上气不接下气的海珊,走到了万齐的身边,也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然后把衣服包放在地上,对海珊说:“来,海珊坐下,累坏了吧?”

“还、还好。”

海珊疲惫地坐了下来。

“妈的,这帮土匪也跟着乱,不得好死的玩意。”

万齐吐了一口吐沫在地上,气愤地骂道。

雨轩皱了皱眉头说:“万齐,看来要想顺利走出这里,不是那么容易的。”

“是啊!听说,过了一个地带就是解放军的天下了,到了那里,我们就不用愁了,听说他们会给我们路费,给我们买火车票。”

万齐说。

“是吗?那可好了。”

海珊说。

歇息了一会儿,他们便站起身,继续向前走着。往前走了不久,就看到许多席地而坐的难民,他们一个个蓬头垢面的,好像已经在这里露宿了好几天。

万齐对雨轩和海珊说:“你们在这等会儿,我过去打听打听。”

于是,万齐来到了一个满脸胡须的老人跟前,问道:“大爷,你们为什么在这里不走了呢?”

那人抬起头来,一双突出的眼睛呆呆地看着万齐,他有气无力地说:“前面没路了,走不了了。”

“前面没路了?”

万齐问。

“是啊。先生,你是才进来的吧,我已经进来7、8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