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性格决定命运:论幼儿领导性格的培养
11886200000027

第27章 幼儿合作品质的养成(2)

在幼儿园,佳佳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喜欢思考,观察能力也很强,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强,是老师的好帮手。但佳佳又是个倔强、爱发脾气的小姑娘,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老人对她宠爱有加,百依百顺,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所以养成了她事事处处从自己出发,不去感受别人的心理和需要的习惯。当然,这并不是她自己的毛病,而是当代独生子女的通病。

教育反思

1.帮助幼儿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教师和家长要为幼儿创设一定的环境,比如有意识地让幼儿把好吃的东西分给爸爸妈妈或是其他人,引导幼儿主动把自己心爱的玩具拿到班里和小朋友们一起玩。

2.给幼儿自我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幼儿学会合作商讨。当佳佳与小朋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给她过多的束缚,告诉她如何做,而是要多给她一些自我解决问题的空间,让她充分地表现自我,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让佳佳参与合作游戏,为她创造合作的机会。在户外游戏的时候,尽量给她创造合作的机会,引导她参与合作性质的游戏,体验共同游戏活动带来的乐趣。

4.及时强化佳佳的合作行为。当佳佳表现出合作行为的时候,教师和家长要适时、适当地给予强化,使她的行为得到强化。抚摸、拥抱、精神和物质奖励等表达成人对孩子行为的肯定和关注,都能进一步强化孩子的正确行为。

在建筑区中

案例实录

今天,在建筑区中,幼儿在商量后开始共同游戏。过了一会儿,我发现负责搭房子、停车场和超市的幼儿完成了任务,在一边玩了起来,只剩下洪逸非一个人在搭马路。见状,我走过去,说:“嘿,你们的小超市还挺棒,我都想进去看看了。呦,没有路怎么过去呀?是不是马路好没有搭好呢?”听我这么一说,其他幼儿都站了起来,看着自己的作品和忙碌的洪逸非。李星辰说:“我来帮洪逸非搭吧。”接着,齐梓铭也去帮忙,可是它们只见并没有交流,只是按着自己的想法去做。从表面上看,好像在合作,其实并不是,他们之间没有协商,没有交流。此时教师该如何引导呢?

我首先肯定了孩子们相互帮助的意思,然后问李星辰:“你想帮助洪逸非,但他需要什么帮助你知道吗?”李星辰摇摇头,我就告诉他:“那你可以去问问。”我又问洪逸非:“你看李星辰它们来帮你了,你们商量一下多好啊,这样他们能就知道你需要什么了。”洪逸非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挠挠头说:“对呀,我想把这种小积木挑出来,这样我就能搭的快些,你们帮我挑吧。”“行!”李星辰它们立刻动手,从长长短短的积木中挑选洪逸非所要的,很快,蜿蜒曲折的公路搭好了。我不禁为他们鼓掌祝贺。

教育反思

通过观察,我发现班上的幼儿已经有了一些自发的合作行为,特别是在建筑去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商量活动的主题,根据兴趣和能力进行简单的分工。但幼儿在这种合作活动中却缺少言语上的交流,似乎自己的任务完成了就可以独自游戏,他们的合作只是总体上的一种合作,实际上在活动中每个细小环节中都蕴含着合作的机会,但他们却没有认识到。当然,这不是孩子的错,是教师的教育工作还没有做好。幼儿对合作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因此,教师必须想办法增强幼儿对合作的深沉理解,并且重视培养幼儿的合作技能,以确保幼儿能有意识地在交流和沟通中完成合作、体验合作收获成长和进步的喜悦。

我们胜利了

案例实录

“秦老师您看我拼的好不好?”我抬头一看,正在拼图的李墨涵有些急切地望着我,桌上摆放着拼了一部分的拼图。我点点头说:“不错你真能干。不过你还没有拼完,要继续努力呦!”喜笑颜开的李墨涵说:“我和孟想一起拼呢,我就是着急让你看看。”在一旁的孟想也抬起头来看看我。我说:“原来你是和小朋友合作拼图呢,这倒真让我高兴,你们继续拼吧,灯成功了告诉我,好吗?”“行!”两个小伙伴继续拼图。他们一会儿查对底色和图案,一会儿交头低语,还真合作的不错。“秦老师,我们成功了!”过了一段时间,李墨涵大声叫我,也吸引了其他幼儿的目光。我走到他们的桌前,看着衣服很美丽的图案心中不由的为他们高兴。这副拼图的块数比以前增多了,因此,不少幼儿嫌难玩不愿意玩,现在倒是一个引发合作的好机会。

我召集了所有幼儿,请他们欣赏李默涵和孟想的作品,并请李默涵讲讲他们是怎么拼出来的。李默涵说:“我和孟想一起拼,一起找,孟想说她姐姐告诉她可以按底色找,结果还真的挺有用,找得特别快!”孟想也说道:“后来,我负责找小鸡,李默涵找树和草,我们拼得更快了!”大家都为他们鼓起掌来。我告诉其他幼儿,许多看上去有些难的事情,需要小朋友们合作去完成,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看到李默涵他们的成功,又听了我的总结后,已经有些幼儿跃跃欲试了,他们悄悄地和同伴约定第二天一起拼图。我又告诉他们,除了拼图,合作还可以做很多事。比如搭积木、表演节目等。最后我宣布,明天的活动区要看看谁合作得好,我们要一起评出我们的合作之星。幼儿热烈欢呼起来。李默涵和孟想更是兴奋不已。

教育反思

李默涵和孟想的喜悦来自他们合作完成拼图的成功感,来自他们合作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愉悦感,也来自同伴的羡慕和教师的赞赏。所以说,要让合作成为幼儿的真正需要,还应让幼儿体会到合作带来的满足和快乐。当幼儿出现了合作行为时,教师要及时予以鼓励和肯定,强化他们的这种行为。幼儿喜欢模仿,如果教师的正面鼓励及时而恰当,就会有更多幼儿去积极地效仿正面榜样,此谓“以点带面”吧。

这件小事给我的感悟颇深:在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时候,教师必须注重使幼儿获得情感上的喜悦,进而产生情感上的需要,做到这些,还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机智和教育技巧,这也是一种适宜的教育行为。

)第四节 幼儿合作品质培养的活动设计

调皮的球(3-4岁)

活动目标

1.能用身体控制球进行多种小游戏。

2.能与同伴合作,共同玩球。

3.发展四肢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

大小不一、种类不同的求若干,如排球、乒乓球、网球、篮球、足球、保龄球等。

活动过程

1.我会玩球。

——分散游戏,引导幼儿各自想出各种玩球的方法。

——交流、学习各种玩球方法。

2.给球搬家。

——引导幼儿想一想一个人怎么给球搬家。

——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各种“搬家”方法,如用两手心托球,用手背托球,把球夹在两腿之间,抱在胸前等。

——引导幼儿想一想两人合作该怎么搬送。

——集体游戏:胸前夹球。两个幼儿面对面,用胸部或腹部夹住球往前走(可采用接力赛形式进行)

——集体游戏:背后夹球。两个幼儿背对背,用背部夹住球往前走(可采用接力赛形式进行)。

活动建议

1.球类运动以其种类繁多、灵活简便的特点深受儿童喜爱。活动前的调查和活动中的自主探索都给幼儿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这需要教师尽可能地予以个别关注,使他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2.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各种花样拍球、如左手拍、双手交替拍、转身拍等。进行各种球类小游戏,如打野兔、投篮等。

春天的柳条(3-4岁)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感受春天的美,知道树在春天时会发芽。

2.鼓励幼儿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件事,体验一起完成一件事的奇妙。

活动准备

准备皱纹纸做的柳条、树叶若干、胶棒;布置一面春天景色的墙饰。

活动过程

1.向幼儿介绍墙饰的主要内容,调动幼儿参与布置的积极性:

春天来了,三只小兔子在自己家门前种了很多的花,它们院子里的柳树也发芽了,长出了绿绿的叶子,小兔子可辛苦了,咱们也来帮助小兔子装点春天吧!

2.教师示范做法,提醒幼儿注意柳树的叶子时什么样子的,巩固幼儿对柳树的认识。

3.出示长长的柳条,想想怎样才能做出柳条,可以先做树干、搓纸绳、剪柳叶,最后再粘上。教师语言提示:你们看,柳条这么长,如果每个小朋友都做一根柳条的话,就会用很长很长的时间,我们想很快就做完,能有什么好办法吗?启发幼儿想出大家一起做这个好办法。

4.引导幼儿采取一人拿着一人粘灯方法共同制作。

5.让幼儿将做好的柳条供给小兔子,体验其中的快乐。

6.小结:大家一起做事情又快又好。

教学建议

小班幼儿并没有太多的合作意识,因此教师要多提供需要他们共同完成的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有所体验,有所感触。比如在这次制作柳条的活动中,幼儿采取一人拿着一人粘等方法,很快就完成了任务,这其中就包含着分工、互助与合作,这些都可以让幼儿在不同层次的活动中慢慢体会,这样,合作在幼儿心中才不会时一个空洞的词汇。这样的合作活动,不仅适合在幼儿园进行,也非常适合亲子手工制作。

快乐岛(4-5岁)

活动目标

1.学会找朋友,能积极愉快地参与活动,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

2.引导幼儿将报纸不断对折,与朋友一起站在报纸上,保持身体平衡。

活动准备

废报纸每两人一张;一段适合表现小海龟的乐曲。

活动过程

1.热身游戏

(1)小海龟长得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本领?

学念儿歌:我的小海龟,住在龟壳里,饿了——把头伸出来,困了——缩头打磕睡。

(2)在音乐伴奏下,幼儿扮演小海龟,边念儿歌边自由地做小海龟爬行、游泳等动作。

(3)游戏:朋友多,力量大

教师扮大鲨鱼,小海龟在场地内随意游泳。当大鲨鱼发出“我要吃掉小海龟”的信号时,小海龟便迅速自由结伴拉手,大鲨鱼设法追逐那些没有找到朋友的小海龟。

2.快乐岛

(1)两个幼儿自由组合成一对海龟朋友,拿一张报纸。

(2)教师将报纸比作大海里的快乐岛,音乐响起,海龟围着快乐岛游泳。音乐停下时,两只海龟同时站在快乐岛上,相互拥抱,保持身体平衡,以脚不离报纸为胜。

(3)引导幼儿将报纸不断对折,使报纸面积越来越小,鼓励幼儿相互合作,使自己依然能站在报纸上保持身体平衡。

3.放松运动

(1)幼儿坐在报纸上,听音乐想象自己坐在船上,在平静的大海上飘荡。

(2)收拾好报纸,整队回活动室。

同心鞋(4-6岁)

活动目标

在游戏中引导幼儿体验为了实现同一目标,需要互相协商和体谅。

活动准备

两人一双同心鞋

活动过程

游戏:请幼儿两人一组尝试着穿上同心鞋走路。

讨论:待幼儿尝试后提出问题:穿上同心鞋走路有什么困难?穿上同心鞋两人要走得好应该怎么办?引导幼儿讨论出穿上同心鞋走好路需要合作伙伴之间互相商量和体谅,注意步调一致。

尝试:请合作伙伴之间协商合作技巧后徒步练习,待幼儿掌握了一定的合作技巧统一了步调后再穿上同心鞋进行尝试,感受协商后的进步。

建议:

(1)可以请家长一同参与此活动,起到大带小的作用。

(2)待幼儿较熟练后可采取比赛的形式,增强合作游戏的乐趣。

(3)随幼儿合作能力的提高可以提供五六位幼儿共同穿的大同心鞋。

运西瓜(4-6岁)

活动目标

通过游戏,引导幼儿体验要做好一件事情大家不仅需要合作,而且需要共同动脑筋、想办法。

活动准备

预备若干个西瓜,创设西瓜地场景和准备两辆运瓜车活动过程1.讨论:带幼儿到事先布置好的西瓜地,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10人),提出要帮助农民伯伯将西瓜地里的两堆西瓜装到汽车上,请幼儿说说用什么方法装得又快又省力气。

2.活动:请各组幼儿按本组讨论出的方法进行尝试,各组尝试后大家一同分析哪种方法更好。幼儿说出10名小朋友排成一条直线一个挨着一个传递的方法最快最省力气后,教师组织幼儿分两组进行传西瓜比赛。

3.儿歌:运完西瓜后,教师与幼儿一同说儿歌,体验合作、完成任务后的快乐。

西瓜大,西瓜圆;

小朋友们来装车;

西瓜运到市场去;

我们合作真快乐。

抬花轿 扔绣球(4-6岁)

活动目标

通过游戏,培养幼儿间的相互合作,体验与同伴一起玩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场地上布置4个篮球架,在离篮球架1.5米处分别画四条直线。

2.用废旧彩纸做若干纸团当做绣球,喜庆唢呐音乐一段。

活动过程

1.每次游戏均由12人参加,分成4组,每组3人。两人面对面站立,同时双手交叉相握成“花轿”状,另一人扮坐轿人。“坐轿人”将两腿伸进“花轿”里,“花轿”将“坐轿人”抬起来。

2.教师发出“开始”口令,音乐响起,“花轿”将“坐轿人”抬至离篮球架1.5米的直线前,“坐轿人”往篮球架里扔“绣球”。当成人发出“停止”的口令后,“坐轿人”停止扔“绣球”,以扔进篮球架里“绣球”最多的一组为优胜。

活动延伸

在家庭中,可由爸爸妈妈抬花轿,幼儿扮坐轿人,家人共同做亲子游戏。

快乐列车(5-6岁)

活动目标

小组合作策划活动,并尝试解决合作中产生的问题,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幼儿制作各车厢牌的材料:硬纸板,彩色纸,剪刀,胶棒。

活动过程

1.出示“快乐列车”,带领幼儿听“开火车”音乐,告诉幼儿:大一班的快乐列车就要开动了,我们要做好准备。

2.为车命名。每组幼儿组合成为一节车厢,并为车厢命名。在为车厢命名时,以多数幼儿的命名为准,少数要服从多数。幼儿协商后决定:第一组为“一休车厢”,第二组为“两只蝴蝶车厢”,第三组为“三个和尚车厢”,第四组为“F4车厢”,第五组为“第五季车厢”,第六组为“溜溜球车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