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一千零一夜全集(九)
11748200000045

第45章 女人的故事(7)

第七个大臣的故事

大臣们又一次感到事情的严重。他们连夜商讨计策,挽救王子。第七个大臣又义无反顾地走上前来,面见国王,诚恳地说:

“陛下,您历来智勇双全,料事如神,不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但这次在处理王子的事情上,却稍有不妥。这是很清楚的事,王子是无罪的,妃子才是陷害王子的罪魁祸手,妃子之所以三番五次威胁您,是想让您犯下大错。您一旦杀了王子,合法继承人就会失去,将来您的事业又怎么能传扬光大呢?我们始终跟随着您,总希望时刻寻找机会报答您,所以才一遍又一遍地劝说您,希望您要早有防备。”说完,他就给国王讲了一个“夫妻间的故事。”

妻子命丈夫筛土的故事

一天,丈夫交给妻子一个金币,让她去集市上买米。女人到了米店,对老板说:

“给我称一些米。”老板在称米的同时,有意捉弄她说:

“米和糖煮在一起,味道好极了。你可以到店子里面去,叫伙计给你称一点。”

女人不知是计,她来到屋里,对伙计们说:

“称一个金币的糖。”老板则一个劲地对伙计使眼色。伙计接过女人的包,趁她不注意时将里面的米全部倒回到米筐里;然后又很快地在里面装了些沙土和石子,扎紧后递给了女人。

女人接到手,付了钱,回家了,把米和糖交给丈夫,就去厨房生火煮饭。

丈夫打开一看,很惊讶。装着的哪里是什么米和糖,全是沙土和石子。妻子洗好锅,就准备拿米去淘,丈夫则气愤地甩下沙土和石子,责骂道:“无用的东西,我要你买米,你则买来沙土和石子,又不造房子,要这些干啥?”

女人一见,知道是老板和伙计在耍弄自己,把包给调了。这事可不能让丈夫知道,不然,他会笑话自己的,一定要想个办法来应付他。

这个女人诡计多端,她眉头一皱,立即想出一条应急之策。她自言自语道:“真是不巧,我刚才上街时,不小心把金币弄丢了。我实在无奈,只有在丢钱的地方捧些沙土和石子,想带回来后筛一下,看看能否找回丢失的那枚金币。这不,我本想拿筛子出来,因为丢了钱分心,错把锅当成筛子拿出来了。你的眼睛好使些,快来帮我找找。”

丈夫果然信以为真,一边筛沙石,一边找金币。这样一直折腾了大半天,连个金币的影子也没有发现。

第七个大臣讲完故事后说:

“陛下,女人工于心计,只要想愚弄男人,她们自有办法,这太可怕了。希望国王听了这则故事后,能有所悟。”

国王也真正领悟到了女人的阴险,他仍下令释放王子。

王子的故事

七天之内,国王对王子七擒七纵,最终还是释放了。第八天,文武大臣都前来朝拜。议事结束后,正准备下朝,哲学家辛伯达带着王子来了。王子走到父王面前,行完大礼之后,就极尽赞美和歌颂父王,说他是全天下最英明的君王;接着,他又感谢舍命救自己的七位大臣。此时王子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赞美之声层出不穷,文武百官一片欢腾。辛伯达则说:

“陛下,衷心祝贺您,王子从此不会再有生命之忧了,我提心吊胆地度过了这七天。感谢七位大臣冒死相救,您终以正义战胜了邪恶。这七天之内,王子没有开口说一句话,更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和看法,所以,他已经度过危险期了。”

国王听后,既兴奋又内疚。高兴王子安全度过难关,内疚自己差点轻信妇人之言,酿成大错。他自责地对文武百官说:

“如要追究责任,除我之外,妃子和辛伯达两人也要负责吗?”大家面面相觑。王子则开口道:

“其实,大家可以说有责任,也可以说没有责任。有个故事可以说明问题。从前,京城有位商人,常与朋友来往。一天,他家中又来了一个朋友。商人忙让女仆去买罐牛奶来招待朋友,女仆很快就买回来了。在回家路上,一只老鹰嘴衔一条毒蛇,蛇头朝下,毒液不停地向下滴,有一滴正好掉进女仆的罐里,而她却一无所知。回家后,商人倒牛奶招待朋友。二人刚喝一口,就都死了。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说哪个人错了吗?女仆、商人、还是朋友?其实,他们都有错,又都没错。问题症结在于:他们到了该死的时候,女仆买奶仅是根导火索而已。关于我个人的事,父王、妃子和辛伯达都有错,但主不会让我死的。”

王子的一番高论,令大家感到很新奇,都夸讲他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

王子则很谦虚地说:

“我的学问若和那个盲老人、三龄童和五龄童比起来,不知要逊色多少,他们才是真正的大学者呢。”

大家都一愣,难道还有比王子学问更深的学者?于是,他们催促王子快快讲讲檀香木商人和骗子、三龄童及五龄童的故事。

檀香木商人和骗子的故事

以前,京城里有位商人,非常能吃苦,长期出门做生意,家里很富裕。一天,他又准备出去做笔大生意,事先打听好了市场行情,挑选最赚钱的东西去卖。

当时有人告诉他,檀香木是抢手货。商人就拿出所有的资本收集京城的檀香木,然后运到那里去卖。

商人昼夜不停地赶路,到了城外,他偶然碰见一个牧羊的老妇人。那妇人一见他带着那么多的货,就知是外地来做生意的。就好心告诉他,此地风气不正,欺行霸市,偷盗横行;尤其对外地商人更加肆无忌惮,一定要小心提防。商人听罢,十分感激妇人,带货进城后,找了一家旅店住下。

第二天天一亮,有个本地商人来到旅店,打听货物下落,商人告诉他,货是自己的,听说檀香木很走俏,便带了大批货物而来。

可本地商人则说:

“你搞错了,这儿的檀香木全都用来烧柴煮饭。”

商人现在十分后悔花了那么多钱,买了这一大堆不值钱的东西,一定是血本无归了。于是,他气得天天把檀香木当柴烧。

几天后,本地的商人又来了,开口说道:

“老兄,我想与你做个买卖。我们家的檀香木烧完了,想买你一些,如何?”

商人到此地几天,无一人光顾买货;见有人发问,高兴得连忙答应了。

“你将檀香木全卖给我,我给你一升东西;这一升东西随你定。”

商人想:“檀香木已经没用,换一点是一点吧。”

他同意了本地商人的条件,买卖成交。商人约定先把檀香木拉走,第二天付款。

第二天,商人用完早点,离开旅店,去找本地商人收钱。路上,他碰到了一个独眼人,便好奇地看了他一眼。独眼人见他不是本地人,便欺诈他,说眼睛是他打瞎的,要他赔偿。商人当仁不让,二人争吵起来,引来许多围观人。过了一会,有人出来调解。结果是:商人赔独眼龙一笔钱,第二天付清,要请人担保。商人没有办法,只得答应下来。

商人连受窝囊气,好不容易逃出后,发现脚上的鞋底又踩断了,更是气上加气。他找人把鞋补好后,又向集市走去。当时他身上没有钱,许愿第二天付给鞋匠工钱。未走多远,他又发现一伙人在赌博。那些人见他是外地的,纷纷怂恿他去赌。商人心烦意乱,决定试一把。谁知一会儿,就输得债台高筑,有一帮人追赶着要打他,商人连说好话,答应第二天还债,才被放走。商人在大街上四处游荡,心想这次出来做生意,真是活见鬼了。不仅做生意连老本都亏进去了,又碰上了一连串倒霉的赔钱事,真是太让人扫兴了。想来思去,十分沮丧,精神全无。

正当商人万般无奈的时候,一老妇人走过来,好奇地问道:“我看你是被人欺负了吧?”

商人正愁有苦诉不出,见有人主动来问,便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遭遇向对方述说一遍。妇人听后忙对他说:

“你上当了。这儿的檀香木十分昂贵,10个金币才能买到一磅。”

商人一听,恼恨自己不该轻信别人的话,悔恨交加地对妇人说:

“事到如今,我只好自认倒霉了。”

老妇人很同情他的遭遇,对他说:

“我有一个办法,或许可以帮你解决问题。城附近住着一个盲人,懂一些魔法。城里有困难的人,都去找他解决,包括盗贼匪徒也是如此。他是一个好坏不分之人,你晚上去城门附近,一定能碰到骗你的人去请教盲老人怎样对付你。只要你在一旁听,就能找到对付他们的办法。”

商人半信半疑,他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晚上悄悄来到城门附近,找一个隐蔽的地方躲了起来。不出所料,一会儿真来了好多当地人,那个本地商人、独眼人、赌徒都在其中。盲人一一接待他们。轮到本地商人了,他说道:

“几天前我买了一批檀香木,说好付他一升东西。您看我该如何对付他。”

盲老人一听,轻笑了一声,说道:“这次你输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