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拿破仑传
1173500000059

第59章 (41)

于是,科西嘉再度成为拿破仑的祖国。他无比感慨地说:“啊,医生,告诉我,什么时候能够再次看到科西嘉湛蓝的天空?多么希望我能飞回故乡,岛国人民将张开臂膀欢迎我。难道你以为盟国能在科西嘉控制我?你应该了解我们的山民,他们的勇敢和骄傲无人能比!岛上的一草一木,我都非常熟悉!”拿破仑说,他曾经想为科西嘉作点贡献,让法国人看到他对故乡的热爱。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实现这个计划。他大力颂扬岛民的精神,称赞他们崇尚荣誉。当然,这使他想到了保利。提到故乡,拿破仑有些情绪激动,说道:“故乡的山山水水都令人难以忘怀!泥土散发着芬芳,没有哪里的土地能与她相提并论……只是,我再也没有机会去看她一眼;我现在流落异乡,没有了祖国!”他终于意识到自己没有祖国,生命之终,才暴露出内心的真实感情。

可是,这个科西嘉医生对拿破仑丝毫没有同情之心。他觉得拿破仑的病痛是装出来的,认为那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想借此离开孤岛。所以,拿破仑病重之时,他竟然不在场。原本,拿破仑还曾想利用生病之事做些文章,现在却连保命都成了问题。他已经濒临死亡,可同胞却认为这是演戏!有记录表明,拿破仑与这个医生相处得十分不好。他想赶走安通马尔基,要求总督把他轰回欧洲;这正中总督的心意,两个科西嘉人争斗,他正好观战。拿破仑去世前的一个多月,总督想擅自进来,看看拿破仑到底什么样,这对拿破仑来说,无疑是个刺激。

拿破仑身边的人急遽减少。他去世前的几天,四个人和那个老神甫去了欧洲,剩下的两个也生了病。最后留在拿破仑身边的是蒙托隆,但他也已经归心似箭。他已经给自己的妻子写信,说正想办法找人替他。拿破仑得知贝特朗决定不走,深受感动。不过,真正从未想过要离开这里的,是他的仆人马尔尚。拿破仑对他说:“再过几天,恐怕会只剩下你我两个人了。不过,我相信你会陪伴着我,直到为我合上眼睛。”

有一件事让拿破仑颇为痛心。那天,被拿破仑一直当好友的贝特朗,在与他争论时说:“路易十六倒台后,如果由奥尔良公爵执政,是我最愿意看到的事。”拿破仑当时没有反应,不过,他心里非常痛苦,事后说:“没想到,我一手栽培起来的贝特朗,贵为国家重臣,竟说出这样的话!”

后来,拿破仑的健康每况愈下。他产生了依恋的感觉,有生以来,第一次渴求家人的帮助。他想到最喜欢的妹妹波利娜,于是口授一封信给她,不过用的是第三人称。信中说:“帝王现在迫切希望,殿下能将他的情况告知社会,他现在被困孤岛,已经生命垂危,痛苦万分。”

四月中旬,拿破仑去世三周前,他把房门锁上,向蒙托隆[25]口授遗嘱。记录者写完后,又把口述念给拿破仑听。不过,遗嘱必须由拿破仑亲笔书写才能有效,因此,拿破仑又写了五个小时,完稿时浑身直冒虚汗。

拿破仑在遗嘱中声明,他生于罗马教会的怀抱,必将终生属于这个教会。曾经,他在法兰西重新建立这一宗教,并予以保护。当然,拿破仑的内心并没有真正接受其教义。后来,他想到英雄之墓,于是表态,说他虽然不是纯正的法国人,但衷心希望做法兰西人。他写道:“我希望,死后能把我的骨灰安葬于塞纳河畔,因为,我热爱那里的法国人民。”

最让拿破仑不放心的,是儿子。他把自己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他把自己曾拥有的权力,所有的财富,以及所能想到的一切,都留给了儿子。而且,他对自己的“妻子”说,他的爱始终如一,请她好好照顾他们的孩子。虽然,儿子现在生活在奥地利,但不要让他忘了自己是法国人。

最后,拿破仑说道:“我不幸早逝,这是英国执政及其帮凶所致。”不过,他又写道:“不久,英国人民就会为我报仇。”在结尾,他说,马尔蒙、奥热罗、塔列朗和拉法叶特的叛变,导致了他的失败,不过他补充一句:“我已经不再记恨他们。但愿未来的法兰西,也像我一样宽恕他们”。接着,他想到了自己的亲人。写道:“路易在一八二零年曾对我进行诽谤,我现在已经不再追究此事。”

后面的部分是遗产分配。拿破仑的遗产,是他十四年来省吃俭用所得。再加上他自己购置的家具器皿,以及在意大利的财产,总金额共有两亿法郎。他说,没人有权利没收这笔财产。他从财产中拿出一半,分给当初和他一起参战并且生还的官兵,按照服役期长短分配;另有一部分,留给反法盟军入侵法国期间,那些被破坏的城市。财产的确定,首先谴责波旁王朝政府扣留了他的金钱和证券。而军人和民众将对拿破仑的所作所为产生好感。其实,拿破仑也期望通过遗嘱维护他的王朝,就像当年安东尼[26]对罗马人民宣读恺撒的遗嘱那样,激发人们的感激之情。

遗嘱的下方,列出了九十七名受益者。为了这些人选,拿破仑慎之又慎地思考,每天,他想到故人的名字,觉得应该,就列入他的遗嘱。谁有幸成为受益者呢?

蒙托隆将得到二百万法郎,贝特朗和仆人马尔尚,每人得到五十万。马尔尚,是拿破仑唯一称为朋友的仆人。他在遗嘱中说:“我希望他能够娶近卫军军官的亲属为妻。”马尔尚,贝特朗和蒙托隆,共同成为遗嘱执行人,每一份手写的文件上,都盖有四颗印章,即帝王的飞鹰,两位伯爵的纹章,再有,就是这个普通百姓的签名。

圣赫勒拿的仆人,每人都得到一份赠品,那三位军医:拉雷,波赛和埃默雷也都各有一份。拿破仑评价拉雷说:“他是我所结交的最有德行的人。”同时,他把每份十万法郎的财产,遗赠给亲近的各位将军。秘书,两位作家,厄尔巴岛卫队,以及捐躯疆场的将领遗孤,马夫,仆人等,包括科西嘉岛故友的子女,甚至他当年的乳母也都有份。连奥松上学时老师的子女,土伦服务时统帅的后裔等,都没有落下。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副将米尔隆的后裔(当初米尔隆为救拿破仑而身亡),拿破仑对此念念不忘,给了他们丰厚的财物。另外,他决定将军官康蒂隆也列在授赠之列,因为,康蒂隆曾经被诬告,说企图谋杀威灵顿。拿破仑在遗嘱中写道:“康蒂隆当然有权谋杀那个寡头政客,是他,把我葬送在圣赫勒拿岛。就算康蒂隆杀了那位公爵,也是为了法兰西。”

拿破仑留给母亲的是一盏银灯。这盏灯,伴随他在圣赫勒拿岛的日日夜夜。兄弟和妹妹们各自得到一份特殊的赠品。当然,拿破仑的主要遗产留给了他的儿子。孩子将拥有他的纹章、行军床、马鞍、马刺、鼻烟盒、勋章、书籍。他说:“希望他能珍视这些东西,虽然并不值钱,但能让他想起那曾经威震世界的父亲。”他把自己的每一项物品都委托给亲信保管,命令在他儿子满十六周岁时交给他。”

对于儿子可能感兴趣的人和物,拿破仑一项也没有落下。他说:“我希望遗嘱执行人能够收集雕刻、图画、书籍以及纪念章,这些对我儿子的思想将起到很大作用,同时能够清除某些居心不良的人灌输给他的错误观念。我要让他看到事情的真相,以免被蒙蔽……我死后,一生的英名将是他此生最大的荣耀……再有,我不希望我的孩子再从我母亲那里获得馈赠,因为,他已经拥有了比其他子女多的东西。不过,我倒希望母亲把她自己的画像,我父亲的画像,或者一些小物件留给我的孩子,让他知道,这些是祖父母传给他的珍贵遗物。”

由此可以看出,拿破仑在生命终结之前,思想简单而朴素。提到父母时,拿破仑的情绪非常激动,不过,说到别的时,情形就大不相同了。他要求那些接近他儿子的人,比如贝特朗或蒙托隆的后代,在孩子成年之后,必须恢复他拿破仑的名字。

拿破仑精心地为这个合法子嗣考虑之后,在遗嘱的最后,写道:“关于小莱昂,我不反对他从事文职工作,只要他自己喜欢就可以。至于亚历山大·瓦莱夫,我希望他在军队中为法兰西效劳。”拿破仑怎么也不会想到:小罗马王死后多年,莱昂,那个娶了一个厨娘的无赖,在美国结束了他那不光彩的一生;倒是瓦莱夫伯爵,颇有盛名。他长大成人后,出任路易·腓力普执政时期的外交官,第二帝国时,成为政府大臣和上议员。他天资聪颖,风流倜傥。这个波兰夫人所生之子,才是他真正的爱情结晶,无愧于拿破仑的一世英名。

拿破仑去世前,又给小罗马王立有第二份遗嘱。这天凌晨三点左右,拿破仑突然召见蒙托隆。这段日子,蒙托隆对拿破仑倒是忠心耿耿,随叫随到。他在记录中写道:“我走进房间时,陛下正坐在那里,两眼炯炯有神,我还以为他又发烧了。陛下仿佛看出我的不安,态度温和地说:‘我现在感觉很好,只是,刚才和贝特朗谈论时,忽然想到,我的遗嘱执行人见到我儿子时,应该怎么说……所以,我叫你来,把我对儿子的遗训记录下来,准备写吧’。”

说是几句话,蒙托隆真的记录时,足足有十二页。如此长篇大论,却没有一个字谈及战争,其中,宣扬和平占了绝大部分。这里,记录了他掌权开始后,十九世纪的欧洲所有的思想,而且也提到了他想象中的第二次统治,并且谈到了治理国家的设想。接着,他对自己过去的工作进行了客观的评价。然后,放眼于未来,预测新的政治形势,勾画着二十世纪的蓝图。拿破仑从孤岛上向全欧洲发出呼吁,要团结统一,希望各民族友好相处,共同创造自由、平等、博爱、文明的社会。

他还提道:“孩子,不要有为我复仇的念头,要从我的经历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你应该以和平统治为指导思想,千万不要盲目地模仿我,引发毫无必要的战争,如果那样,你就是最愚蠢的家伙。重新发动战争,意味着我的第二代同样失败……人们不应该重复做同一件事。至于我,战争是形势所迫,迫不得已而为之,当时,只有通过武力才能主宰欧洲。现在,用理性去征服,会有更好的效果……新思想已经在法国和欧洲生根发芽,不能让历史倒退。让我把希望寄托在你的身上吧……”

接着,拿破仑又说道:“也许,英国会允许你回到巴黎。不过,就当前局势看,法英之间若想达成共识,法兰西必然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很可能导致两种后果:或者两国开战,或者与英国鼎足而立,平分世界贸易。我分析,第二种情况应该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法国的外交问题要比国内的情况重要得多。我希望留给孩子足够的力量,力争更多的支持,以便能继续我未完的事业。另外,你不可以借助外国势力登上王位,统治不是最终目的,流芳千古才是你应该追求的目标。我希望你能够尽可能多地与我的家人接触。要知道,祖母是位非常伟大而杰出的女性。……我想,如果你领导有方,是能够很好地治理法兰西的,因为这个民族比其他民族更容易统治。法兰西人思维敏捷,明辨是非。不过,关键在于要使他们保持理智,如果被人利用,则可能很容易煽动起怨恨情绪,甚至导致叛乱。”

停了一会儿,拿破仑继续口授:“孩子,不要被一切政党左右你的思想。要记住,广大民众才是最值得关注的,当然,对那些卖国求荣的家伙,丝毫不能手软。对于人民所犯的错误,要尽可能地宽容,注意及时奖励对国家有功的人才。在法国,是不能依靠政党的。他们无德无能,如果把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无异于在沙滩上建房,怎么能够持久与稳固?记住:拥有了广大民众的支持,才能成就事业。一直以来,我都遵循着这一原则,你要谨记为父的教导。要明白,为政之道,重要的是争取民心。‘民可载舟,亦可覆舟’,你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另外,我不赞成过分重视宪法,不过,它的基本原则,全民选举不能改变。至于当初我所封的那些贵族,不会对你有太大帮助,你好自为之……我要提醒你的是,专制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人们会赋予我超常的权力,你与我情况有所不同!你要考虑到民众对自由的追求,要知道,君主的目的不是统治,而应该传播教化、引领道德、播种幸福。虚假的事物是靠不住的……”

很久没有说这么多的话了,拿破仑有些累,歇了一会儿,继续说:“法兰西人民追求自由和荣誉。能够为此而不顾一切,甚至达到狂热。因此,政府要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民众的要求,力求公正。……安邦定国之道,不是非要遵循完善的理论,要根据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努力有所建树,尽可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我建议你,统治政府时,要很好地借助出版社这一有力工具,把正确的思想和舆论传播到全国各地,尤其是那些偏远地带,绝对不能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