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航海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11478700000028

第28章 汉武帝时期的“楼船”

汉武帝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发展,国势强盛。为了统一沿海地区,发展近海与远洋的交通贸易,下令加强造船业,并建立强大的水师进行7次巡海航行。

据书籍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的汉代船模研究,汉代已经能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要造成各种类型的船,有客船、战船、货船等。客船中有官船、民船;民船中有舸、(舟扁)、艇、扁舟、轻舟(舟令)舟、舫舟等。战船中有弋船、桥船、艨艟、斗舰、楼船等。汉代造船的数量很多。当时所造的船是以长度“丈”来计算的,有些大商人有船达到1000丈。

从考古发掘中也能知道汉代造船业的发达和造船技术的先进。1973~1974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上西汉墓中出土了木质船模,该木质船模长71厘米,中部最宽处为10.5厘米,头部较窄,尾部稍宽,底部平坦呈梭形,两端呈流线型上翘。此外,与船模同时出土的木简中有记载舟船的资料。

~1952年,在长沙发掘的西汉203号汉墓中也发现一只船模,这只船模两头小,中间大,船形狭长,有16支划浆,船模两侧边沿及首尾甲板上都有规则的钉眼,说明这种船已采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钉接技术了。

年,在广州郊外的东汉墓(木郭)中出土了一只陶制船模,船分前、中、后三舱。舱上都有盖顶,船首两旁有浆架3根,船舱有横架梁橹8根,船的两侧设有撑篙用的边走道,有舵锚。是一只有部分甲板的中型内河客货船。

到了汉代,我国造船技术已经成熟,有船尾舵和高效率的推进工具橹。而“楼船”是最能说明汉代造船技术高超的。楼船是水军的代称,也是对战船的通称。比如把水兵称为楼船卒、楼船士、水军将校称为楼船将军、楼船校尉等。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下令在长安城西南挖建了方圆40里的昆明池。在池中建造“楼船”。船上起高楼所以叫楼船。这是汉代重要的战船船型。“楼船”的出现是汉代造船业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楼船高十余丈,分三楼层,“楼船”上设备齐全,已使用纤绳、橹、帆、楫等。楼船的四周还插满战旗,威武雄壮。

汉武帝从其强大的水师完成了对东瓯(今浙江省东南部)、闽越(福建部分地区)、南越(广东广西部分地区)等地方封建割据政权的统一,巩固了海疆,为东南与南方沿海航路的畅通打下了基础,从而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汉武帝还曾于公元前110年。公元前109年,公元前106年,公元前105年,公元前102年,公元前94年,公元前89年7次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