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读《论语》,悟管理
11380800000039

第39章 不言则已,言必有中

话不在多,在于精,在于关键时刻能因地制宜讲出关键的话来。一针见血地切中问题的要害,才能从关键处下手,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公元前517年,鲁昭公曾经以长府(鲁国藏财货的地方)为防御抵抗过季氏,所以当季氏把鲁昭公赶走后,便要改建长府,以消除其防御作用。季氏征取孔子的学生闵子骞的意见,闵子骞认为,关键不在于长府有无防御作用,而在于人是否正义有道,是否得民心。闵子骞说:“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论语·先进》)意思是,“原来的库房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劳民伤财去改建呢?”孔子很欣赏他的见识,所以称赞他不言则已,“言必有中”(《论语·先进》)。其意思说是,不说则已,一说话就能说到点子上。

这是非常厉害的说话艺术。孔子认为闵子骞平时是“訚訚如也”,老老实实的,不多言多语,可这次却说中了要点,就像射箭一样,一箭就射中了靶心,真不简单。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唠唠叨叨、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但没有一句话能说到点子上去,说上十句抵不上人家一句,让人不得要领。

在《墨子》一书中有个故事。一天,子禽问他的老师墨子:“老师,多说话到底有没有好处?”

墨子想了一下回答说:“话要是说得太多了,还有什么好处呢?”接着,又告诉子禽说:“蛤蟆、青蛙、苍蝇白天黑夜不停地叫,叫得口干舌燥,可是没有人听它的。但是,鸡棚里的雄鸡只在黎明时啼叫两三下,大家知道鸡啼就要天亮,天下惊醒。所以,多说话没有什么用处,重要的是话要说得切合时机,说到点子上。”

说话一定要切入实际,不说可说可不说之空话、废话。空话废话说多了,说话的人也显得空、废,自然不会有太多人欣赏与尊重。

IBM公司认为,自己最好的广告词是“IBM就是服务”。其创始人老托马斯·沃森曾主持一个研究有关用户问题的销售经理会议,前面的桌上摆着8到10摊文件,分门别类地标明了问题的原委,什么“制造问题”、“技术问题”等。

讨论了好大一会儿之后,身材魁梧的沃森先生站起来缓步走到桌子前端,然后突然一挥手,把桌面一扫而光,弄得那些文件满屋飞舞。他说:“根本没有那么多问题。问题只有一个:你们有些人对我们的主顾关心不够。”

“打鼓打在点子上”,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口头禅。不仅打鼓如此,说话亦如此。说一大堆没有用,关键是切中要害,把话说到实质上。

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管理者的一项基本功。管理者说话要力求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味,直入核心,直切要害,不去兜无谓的圈子。

话不在多,在于精,在于关键时刻能因地制宜讲出关键的话来,重要的是讲出内心的意思,讲明事情的内在状况,让听者顿觉视野广阔!只有抓住关键问题,能够一针见血地切中问题的要害,才能从关键处下手,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