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末风云录
1119800000268

第268章 (1)

刘璋闻之更是大惊,急忙道:“似此如之奈何?”

张松说道;“松有一谋,使张鲁、刘备二人必不敢轻犯西川。”

刘璋心下一喜,问道:“何计?快快说来”

张松说道:“荆州襄阳王,乃是先皇驸马,威名仁爱,有王者之风。荆襄一统之后,天下闻之而胆裂,何况张鲁乎?陛下何不遣使结好,使为外援,可以拒刘备、张鲁矣。”

刘璋毫无头脑,此时闻张松之言似抓住救命稻草一般,道:“吾亦有此心久矣。谁可为使?”

张松说道:“非法正、孟达,不可往也。”

刘璋当即也不迟疑,急忙召法正、孟达二人入宫,修书一封,令法正为使,先通情好;次遣孟达领精兵五千,迎接尹铭入川为援。

正商议间,一人自外突入,汗流满面,急声大呼道:“陛下若听张松之言,则四十一州郡,已属他人矣!”

张松闻之大惊,连忙望向来人,乃西阆中巴人,姓黄,名权,字公衡,现为刘璋府下主簿。

刘璋不解的问道:“算来泽天与我乃是同宗姻亲,吾故结之为援;汝何出此言?”

黄权急急说道:“某素知尹铭宽以待人,柔能克刚,英雄莫敌;远得人心,近得民望;兼有钟繇、诸葛亮、庞统、徐庶等一众智谋,吕、关、张、高顺、徐荣、于禁、张辽、徐晃、黄忠、庞德、魏延等为羽翼。若召到蜀中,以部曲待之,尹铭安肯伏低做小?若以客礼待之,又一国不容二主。今听臣言,则西蜀有泰山之安;不听臣言,则陛下有累卵之危矣。张松昨从荆州过,必与尹铭同谋。可先斩张松,后绝刘备,则西川万幸也。”

刘璋迟疑不决道:“若刘备、张鲁到来,何以拒之?”

黄权说道:“不如闭境绝塞,深沟高垒,以待时清。”

刘璋闻言极不满意的说道:“贼兵犯界,有烧眉之急;若待时清,则是慢计也。”

便不再听黄权之言,遣法正往行荆州。

却不想又有一人阻言道:“不可!不可!”

刘璋视之,乃帐前从事官王累也。王累顿首言道:“陛下今听张松之说,自取其祸。”

刘璋脸色不悦道:“不然。吾结好尹泽天,实欲拒张鲁也。”

王累说道:“张鲁犯界,乃癣疥之疾;尹铭入川,乃心腹之大患。况尹铭乃世之枭雄,先事刘备,却夺其荆州;后从曹,便夺其扬淮。心术如此,安可同处乎?陛下若召来,西川休矣!”

刘璋再也听不进去了,喝叱道:“再休乱道!泽天乃是我同宗姻亲,他安肯夺我基业?”便教左右近侍挟二人出,遂命法正便行。

法正离了益州,径直取道荆州,来见尹铭。来到襄阳于襄阳宫议事厅中会见,法正遥对尹铭参拜完毕,即呈上刘璋书信。

尹铭拆封细细视之。书曰:“愚兄刘璋,再拜致书于泽天贤弟将军麾下:久伏电天,蜀道崎岖,未及赍贡,甚切惶愧。璋闻吉凶相救,患难相扶,朋友尚然,况宗族乎?今张鲁在北,旦夕兴兵,侵犯璋界,甚不自安。专人谨奉尺书,上乞钧听。倘念同宗姻亲之情,全手足之义,即日兴师剿灭狂寇,永为唇齿,自有重酬。书不尽言,端候车骑。”

尹铭看毕心中大喜,即刻设宴相待法正。酒过数巡,尹铭屏退左右,密语对法正说道:“久仰孝直英名,张别驾多谈盛德。今获听教,甚慰平生。”

法正拱手谢礼到:“蜀中小吏,何足道哉!盖闻马逢伯乐而嘶,人遇知己而死。张别驾昔日之言,襄阳王复有意乎?”

尹铭说道:“天下混乱,在下未尝不伤感而叹息。尝思鹪鹩尚存一枝,狡兔犹藏三窟,何况人乎?蜀中丰余之地,非不欲取;奈刘季玉系在下同宗姻亲,不忍相图。”

法正摇头说道:“益州天府之国,非治乱之主,不可居也,今刘季玉不能用贤,此业不久必属他人。今日自付与襄阳王,不可错失。岂不闻逐兔先得之语乎?襄阳王欲取,某当效死。”

尹铭感激的望着法正,拱手谢道:“尚容商议。”

当日席散,诸葛亮亲自送法正归馆舍。尹铭却是独坐议事厅之中沉吟,庞统明白其心意,逐进言道:“事当决而不决者,愚人也。主公高明之士,何多疑耶?”

尹铭看了看庞统问道:“以公之意,当复何如?”

庞统说道:“荆州之东有孙策,北有曹,难以得志。益州户口百万,土广财富,可资大业。今幸张松、法正为内助,此天赐也。何必疑哉?”

尹铭点了点头,说道:“谋夺益州恐有失大义,若以小利而失信义于天下,吾不忍也。”

庞统笑道:“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且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道也。若事定之后,报之以义,封为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被他人取耳。主公幸熟思焉。”

尹铭乃恍然大悟道:“金石之言,当铭肺腑。”

于是,使人即刻请来诸葛亮、徐庶,共同商议起兵西行。

诸葛亮说道:“荆州乃兵家重地,必须分兵守之。”

尹铭沉吟道:“吾与庞士元、于禁、黄忠、庞德、魏延、夏侯兰前往西川;先生可与二哥、三哥、徐荣守襄阳、江陵,元直则与大哥、徐晃、张辽、文聘、李通受合肥、长沙之地。”

诸葛亮、徐庶二人当即应允。于是,诸葛亮把兵权总守荆州;关羽拒襄阳要路,当青泥隘口;张飞领四郡巡江,徐荣屯江陵,镇公安,高顺依然镇宛城;吕布领张辽镇合肥,徐晃领眭固、宋宪等镇汝南,文聘镇庐江,李通、藏霸等坐镇长沙、豫章之地。

大军起处,尹铭令黄忠为前部,魏延为后军,尹铭自与庞德、于禁、夏侯兰在中军。庞统为军师,马步兵五万余众,起程西行。

是年冬月,尹铭引兵望西川进发。行不数程,待近益州边地之时,孟达接着,拜见尹铭,说刘益州令某领兵五千远来迎接。

尹铭当即亦使人入益州,先报刘璋。刘璋便发书告报沿途州郡,供给钱粮。刘璋则亲自出涪城往接尹铭,虽然又遭黄权、王累等人的阻扰,其中王累还以死为谏,亦不能令刘璋放弃亲自迎接尹铭之意,刘璋令其车乘帐幔,旌旗铠甲,飘摇鲜明。

刘璋将三万人马往涪城来,后军装载资粮饯帛一千余辆,来接尹铭。而此时,尹铭的前军已到垫江。所到之处,一者是西川供给;二者是尹铭号令严明,如有妄取百姓一物者斩:于是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扶老携幼,满路瞻观,焚香礼拜。尹铭更是大收人心,皆用好言抚慰。

这时,法正秘密对庞统说道:“近张松有密书到此,言于涪城相会刘璋,便可图之。机会切不可失。”

庞统大赞,道:“此意且勿言。待吾主与刘璋相见,乘便图之。若预走泄,于中有变。”法正乃秘而不言。

涪城离成都三百六十里。刘璋到时,便使人往迎接尹铭到来。两军皆屯于涪江之上。尹铭单身入城,与刘璋相见,各叙亲族之情。礼毕,挥泪诉告衷情。饮宴毕,各回寨中安歇。

回到住处,刘璋乃谓众官说道:“可笑黄权、王累等辈,不知泽天之心,妄相猜疑。吾今日见之,真仁义之人也。吾得他为外援,又何虑刘备、张鲁耶?非张松则失之矣。”

说着将自身所穿绿袍脱下,并黄金五百两,令人往成都赐与张松。这时,部下将佐刘璝、泠苞、张任、邓贤等一班文武官却是异常紧张,道:“陛下且休欢喜。尹铭柔中有刚,其心未可测,还宜防之。”

刘璋笑道:“汝等皆多虑。泽天岂有二心哉!”

对于刘璋的愚昧,一众文武官员皆是嗟叹而退。

却说尹铭归到营寨之中,庞统即刻求见,道:“主公今日席上见刘季玉动静乎?”

尹铭随口说道:“刘季玉真诚实人也。”

庞统却是摇头,说道:“季玉虽善,其臣刘璝、张任等皆有不平之色,其间吉凶未可保也。以统之计,莫若来日设宴,请季玉赴席;于壁衣中埋伏刀斧手一百人,主公掷杯为号,就筵上杀之;一拥入成都,刀不出鞘,弓不上弦,可坐而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