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三
11155000000032

第32章 分庭抗礼

【释义】原指宾客和主人分别站在庭院的两旁相互行礼,以示平等对待,不相上下。后比喻地位、财力相当,彼此平起平坐或相互对立。

【出处】战国·庄周《庄子·渔父》。

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一起外出游玩,在一僻静处休息。弟子读书,孔子弹琴。这时有一位须眉全白的老渔父坐在树林的另一头,侧耳恭听孔子的演奏,他招手叫子贡、子路到他面前来,问道:“这位弹琴的人是谁呀?”

“我们的先生,鲁国的君子,主张仁爱的孔子呀!”

“哦,是这样,”渔父微微一笑,“恐怕是劳累身心,危害纯真天性,偏行仁爱呀……”说完,转身朝河岸走去。

子贡急忙把这位渔父说的话报告孔子,孔子放下琴猛然站起身子,惊喜地说:“这位是圣人呀,快去追他!”

孔子快步赶到河边,尊敬地向渔父拜了两拜,说:“我从小读书求学,到如今已经69岁了,还没有听过高深的教导,怎敢不虚心地请求您的指教呢?”

渔父说:“真者,精诚之所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孔子听得津津有味,最后,谦卑地对渔父说:“遇见先生真是幸运,我愿意做您的学生,得到您的教侮,请告诉我您的住址行吗?”

渔父假装没有听到孔子的话,径自划船走了,孔子直到看不见船的影子时,才失落地上了车。

子路问孔子说:“我跟您驾车游学已经很久了,还没见过像渔父这样傲慢的人,就是天子、诸侯、大夫同您见面,也都是分庭抗礼、平起平坐的,而您还带有自尊的神色呢!可今天那个渔父撑着船篙,漫不经心地站着,您却弯腰弓背,先拜后说话,未免太过分了吧?”

孔子说:“子路呀,你真是难以教化呀,你那个鄙拙之心至今未改!遇到老年人或贤明的人都要尊敬,不仁不爱是造祸的根本。今天这位渔父,是个深明大义的贤人,我怎敢对他无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