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青春七月七
10992200000046

第46章

如仙自打娘死了以后,精神越来越萎靡了。痛苦就像一根深深的铁索,紧紧地勒进她的心里。但她毕竟是中年人了,就是再难过,也只能在没人的时候偷偷地哭,在外人面前还要强打起精神,特别是在孩子们面前,她必须要挺住。

如仙经常在一个人的时候傻傻地想,老天为什么那么吝啬,不把幸福稍稍分给她一点呢?为什么把人间的痛苦都一股脑倒给她一个弱女子呢?她仔仔细细回忆印象深刻的每一件事,发现没有哪件不和痛苦粘连的:

她从小失去父亲,在长期被欺凌的境况下长大。虽然后来舅舅给他们家撑起一把伞,但是毕竟不能替代父亲给他们一个完整的家的感受。18岁的她被嫁到柴庄成为别人的填房成了两个孩子的继母。丈夫偏又是国民党的人,被追杀被逮捕被判无期徒刑,这就是如仙的第一次婚姻。之后她如果没有离婚再嫁的话,或许会一直蒙着脸低着头过那种处处躲着人的生活,精神上压抑但不至于肉体上遭折磨。可是,就因为她又结了一次婚,身体也遭受严重的摧残。她伤痕累累地熬着日子,老天爷还嫌她的痛苦不深,现在竟把她的母亲也抢走了。

如仙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遭受这么多痛苦,夜焚香日祷告都改变不了。娘一辈子没有享过一天福就匆匆走了。自己是不是也会跟娘一样,留给孩子一堆遗憾离开?

如仙不怕死,也多次想过死,但就是放心不下孩子们。小儿子才牙牙学语,大闺女巧巧虽然长大了,却孤零零一人在外面,还不知什么等着她呢!想起来就担心,却又束手无策。就像如仙知道娘被病魔带走,什么法子都没有一样。如仙又想起娘生前的情景:

“如仙,别给我瞎花钱了,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能省下几个钱就省几个钱吧。”如仙娘说。

如仙愿意把手镯当掉,把家里所有值点儿钱的东西当掉,甚至把房子当掉,或者把她抵押了做奴役,只要能把娘的病看好就行——但是娘不同意,娘不愿意再多花一分钱看病。县里医生说娘的病根本治不好,把家卖了也治不好,因为没有治疗的技术和灵丹妙药,病人能多活些天就不错了。

如仙绝望了,她开始背着娘天天哭。20年前,舅舅病重,她用出嫁的礼钱挽回了舅舅的命,现在,她多么想用自己再换回娘的命啊!但是,她换不来钱了,即便换来一大堆钱,也无能为力了。因为医生已经宣判了娘的死刑。

纵然这样,如仙还是执意给娘用一些止痛药,好减轻娘的痛苦。她也只能做这些了。如仙长这么大第一次没有按着娘的意愿办事,一直温顺听话的她为了延长娘的时日第一次不听娘的话,给娘买了不少药。

当如仙把药喂给娘时,娘紧闭着眼,泪水从眼缝里流出来,流进脖子里。如仙的眼泪则滴滴答答地掉进端在手里的药碗里。

“仙儿,你以后要顺着孩子他爹一点儿,别跟他一样,打起架来吃亏的是你自己。”如仙娘临终前用微弱的声音说。她放心不下女儿,明知道女儿委屈,但还得叫她忍耐,不得已呀。如仙娘眼里又有一大滴泪流出来。

如仙拼命地点头,轻轻地用手去擦拭娘眼角的泪水。而她自己的眼泪就像暴雨一样下起来。

好半天,娘不再说话。如仙紧张地急呼:“娘!娘!”

娘又微微睁开眼睛,用更虚弱的声音说:“巧……巧,巧巧。”如仙知道娘这么多孙男嫡女中,最让她挂念的是巧巧。

“巧巧很快就回来了。她长大了,能照顾自己了,您放心吧。”如仙的声音已经是呜呜咽咽的了。

如仙娘似乎听懂了,头一歪,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娘!”如仙爆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声。

如仙身边的如衡、如衡媳妇、玉莲嫂子,还有后面的一群孩子都不约而同地放声大哭。只有苏毅舅舅铁青着脸没有哭出声来,但是模样比哭还难看。

李家一下子被哭声淹没了。

如仙就这样失去了母亲。

红崖村东北四五里地的山脚下,那一片坟茔中又多了一座新坟。

这一天是李家烧“三七纸”(人死后从下葬那天开始,每隔七天,家人就要到坟头上烧纸,一般要烧完‘七七纸’,以表孝心)的日子。如仙、如衡、如衡媳妇、玉莲嫂子等刚要往外走,苏毅舅舅从房里出来说他也要去。舅舅岁数大了,坟地离村子又远,大家都劝他别去了,可是他硬要坚持,说什么也要给姐姐烧“三七纸”去,大家知道舅舅的脾气倔强,只好随他。

因为有舅舅,大家一路上走得很慢(毛驴车根本到不了地里,必须走着才能到坟地)。刚到坟地跟前,舅舅已经老泪纵横了。如仙也是一边摆着供品一边呜呜咽咽地哭着。如衡媳妇、玉莲嫂子忙着从带来的布袋里拿出烧纸,找出火柴,开始点着。如衡则走到稍远的地方放鞭炮。

……

“舅舅!”如衡惊骇地大叫。

因为大家都很悲痛,都没有留心坐在地上的舅舅。听见如衡的惊叫,大家才发现舅舅竟倒在地上,背过气去。

大家围拢上来,如仙赶紧掐舅舅的人中,如衡则用手使劲按压舅舅的胸部做心肺复苏。好半天,舅舅才长出了一口气,苏醒过来。大家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了地。

不能再在坟上耽搁了,如衡背起舅舅,如仙等人跟随在后面向家里走去。人上了岁数,不能激动,像今天差点出大事……如仙越想越后怕,不是发现及时,舅舅可能醒不了了。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由于田埂窄小不好走,两边的杂草又茂盛,有的地方看不见道儿,大家只能“一”字型前后随行。快走出庄稼地时,可能是如衡背着舅舅太累了,想调整一下,哪成想如衡脚下一个趔趄,差点连他带舅舅都摔倒了。幸亏跟在后面的如仙扶住了舅舅,但是如衡却崴脚了。如衡咬着牙把舅舅背到大道上,如衡媳妇跑回村叫人套了毛驴车来,才把大家拉回家。

李家的事一桩接一桩,但是米寿昌并不体谅,还嫌如仙总往娘家跑,时不时地发脾气。他自己只在如仙娘去世办事的三天到李家去了,后来就不再登李家的门了。即便是上坟烧纸也没去,说什么烧“七七”纸是哄活人的,根本没用。如仙对米寿昌不满意也没有办法。

如仙一天一天熬着日子。她现在唯一盼着的是孩子们快点长大,健健康康的,并且都能成家,过上舒心日子,那样她死也能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