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浪漫青春七月七
10992200000035

第35章

“米巧巧,这个礼拜你还回家呀?别回去了吧,你看天气多闷呀,估计有大雨,可别把你淋半道上!”星期六下午,贾巧英问巧巧。贾巧英的家在山里,离学校有六七十里地,没有特殊情况,她一个学期才回家一回。每到周末看到住宿的同学大都回家去,就好羡慕,盼着有人能不回家和她做伴。

“不行,我得回家看姥娘去,姥娘最近身体很不好。”巧巧觉得不能留下来陪贾巧英,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其实,巧巧还有个小秘密,那就是把偷偷剩下来的玉米饼子拿给姥娘吃。家里可是吃不上玉米饼子的,学校食堂的伙食虽然也不好,但是偶尔还能吃上一次玉米饼子南瓜汤,而家里整天就是吃大麻子叶、榆树皮、麦糠、豆面什么的,吃得人消化不了。

“那你就早点走,十多里地也走好长时间呢!”巧巧当着班干部,事情非常多,每次回家一拖二拖就走晚了。亏得巧巧胆大,胆小的女孩子真不敢走夜路。

“谢谢你,我很快就走。”巧巧真诚地对贾巧英说。

今天巧巧恨不得立马就到家,因为她有好消息要告诉姥娘。这个周二上午,她作为少先队大队长参加了县里举行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见到了很多领导和其他中学的代表。有一个地区来的领导亲切接见了她,认真询问了她的学习情况。那个领导听说她品学兼优,鼓励她以后要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回到学校后,校长还特意在全校大会上表扬了她,让同学们都以她为榜样;另外,星期四的模拟考试,她又不负众望,拿下了年级第一名。姥娘说过,巧巧高兴她就高兴,病也就轻了。巧巧这个星期过得非常高兴,她盼望着早点回家让姥娘高兴。

“我一定不让姥娘失望,我要把书读好。”巧巧暗暗下决心。没有姥娘,她是不可能上中学的。虽然姥娘嘴上经常唠叨女孩子上学没用,但是看得出,她要是考了好成绩,姥娘比谁都高兴。姥娘不光心疼她,甚至还有一点溺爱她,经常由着她的性子来,惟恐她受了委屈。

“如果娘和后爹在家,她是肯定上不成中学的。”巧巧心里很明白。一想到这,巧巧又想起娘来。她算了算,有近四年没见过娘了,也不知道她过得怎么样,是不是还整天挨打受气。“不想了!”巧巧甩了甩头发,想那么多也没有用。

巧巧一个人走在回红崖村的路上,可能是天气闷热的缘故,今天她觉得路格外长。她脑门全是汗,短头发都打了缕,白汗衫也湿透了,才走到柴庄。

这些年,柴庄的变化很大。巧巧走的路原本在村西,因为路西后来盖起了房子,这条路也就成了穿村而过的马路。平日里马路上的人不少,可是今天却很难看到人影,大概都怕热躲在家里吧。

每次巧巧回红崖村路过柴庄时,都有一种异样的情绪,是敌视?是逃避?是陌生?是熟悉?说不清楚,反正她不想多在此逗留。因为柴庄有她已经断绝关系的家——她出生的家,不,她亲爹的家。她的哥哥姐姐就住在村里。好多年没见过哥哥姐姐了,她曾经有过冲动,想回家看看哥哥和姐姐。因为哥哥姐姐是无辜的,但是,巧巧一想到她在入团问题上受到的挫折,就立刻打消了念头。她还要入党,她还要争取先进,不能因为一时冲动就毁了前程。谁知道什么时候阶级斗争才结束,什么时候家庭关系才不考虑了呢?

巧巧以最快的速度过了柴庄以后,不知是身体疲乏还是天气太热的原因,觉得又累又热快迈不开步了。她真盼望遇上过路的大车能把她捎带一程。可是又走出了二里多地,也没有见到和她同方向的过路车辆。从对面倒是走过来三个人,也都热得几乎想趴下的样子。

“什么鬼天气,还没有到伏天,就这么热!过路的人都少。”巧巧嘟囔着。再看看远处的南北坡梁和那条“鬼沟”,心说怎么还远呢。巧巧越是着急回家,就越觉得路远,身子累,浑身燥热。

当巧巧正想在路边休息一会儿时,后面过来一个毛驴车。

“闺女,快点走吧,这天气没准儿要下雨呢!不嫌弃我这驴车脏,就上来吧,我捎上你一段儿。”赶毛驴车的老大爷好心地冲巧巧喊。

巧巧像是突然见到救星一样,高兴地上了老大爷的毛驴车。可能是老大爷经常用毛驴车驮粪,有股臭味。换上同学李丽莎估计早就捏着鼻子叫出来了,但是巧巧没有。她已经非常感激老大爷了,哪里还嫌弃车臭呢。

“老大爷,太谢谢您啦!”巧巧不断地跟老大爷道谢。

“不用客气。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闺女,怎么一个人走这么长的路,也不找个作伴的?”老大爷问巧巧。

“我没作伴的。”巧巧说。

“你是哪个村的人哇?”老大爷问。

“红崖村的。”

“你这是干什么去了呀?挑了个这样的天气,你看,就快下大雨了。”老大爷指了指天上越积越厚的黑云彩。

“我是回家。我在县里上学。”巧巧说。

“是吗?你在县里上学哇,能考上县里学校不容易哇。”老大爷说。村里人都知道向来能考上县里中学的都是好学生。

“嘻嘻!”巧巧想到自己的模拟成绩,脸上露出一点笑容。

“念书不容易,家里能让女娃子上学的不多,要好好念呀。”老大爷出自肺腑地说。

“是,您说得是。”巧巧虚心地听着。

“老大爷,你是哪个村的人呀?”巧巧问。

“我呀,是苏村的人,今天到县城办事去了。”老大爷说完吆喝毛驴快点跑,因为天色越来越不好了。

听到苏村,巧巧想起苏村的苏二坡舅舅,苏二坡舅舅送她到庞家堡去已经是将近十年的事了,时间过得真快呀。巧巧还记得娘跟后爹结婚时,来姥娘家贺喜的瘦老头儿也是苏村的,姥娘说是她的堂弟(时间过去久了,巧巧已经记不清那个舅姥爷的模样了,就是在眼前巧巧也认不出来)。也不知道老大爷认识他们不?巧巧想着心事,不知不觉地毛驴车就翻过了南坡梁,到了“鬼沟”。

“鬼沟”是巧巧最害怕的地方。她记得第一学期有一次放学后快走到“鬼沟”时,看到前面影影绰绰的有个黑影一晃进了“鬼沟”。她害怕极了,因为从小就听人们说过“鬼沟”闹鬼的故事。“鬼沟”西南方向有一片坟地,人们说那里的野鬼会在晚上出来,沿着“鬼沟”走到大路上劫人。巧巧从来不信鬼,但是人们在“鬼沟”被劫道的事却时常听说。“鬼沟”地势低,水源足,每年玉米高粱都长得很茂盛,就是沟旁的草也会长一人多高,埋伏下几个人很容易。

那天,巧巧眼睁睁看见黑影忽地进了“鬼沟”,担心自己碰上坏人了。天色已晚,巧巧说什么也不敢往前走了。巧巧停下来,等着后面来人,和人结伴一起走。估计等了多半个小时,天黑得快看不清路了,从南面终于来了两个中年汉子。巧巧才跟着他们过了“鬼沟”,又翻过北坡梁,回到了家。

巧巧自打那儿以后,每到“鬼沟”,嘴上不说,心却有余悸,经常有意识加快或放慢脚步跟前后同路的人保持比较近的距离,好壮胆前行。

“这地方凶险,以前出现过野兽,也有过劫道的,一个人走这儿要小心,尽量别熬黑!”老大爷好心对巧巧说。

“嗯。”巧巧心里紧张,左右看看“鬼沟”有没有异常。她本来就胆怯,经老大爷一说,恨不得立刻就离开这个鬼地方。

“不过,你也别太紧张了。解放前这里常出事,后来就好多了。”老大爷说。

巧巧点了点头。

巧巧和老大爷都不说话了。

没过几分钟,北面天空浓云密布,并迅速向南移过来。

“天黑下来了!”巧巧叫出来。眼看大雨马上就要来了!

“是,咱得快点,别挨了雨淋。驾!”老大爷甩开鞭子,吆喝着毛驴,加快了速度。

“鬼沟”被甩在了身后。

等毛驴车到了北坡梁时,起风了。

风吹在身上,身上的汗一下子就没了。没有几分钟,微风就变成了大风,而且越刮越猛。大风卷起黄沙,噼里啪啦地朝脸上打来,害得巧巧眼睛都不敢睁开了。

到了红崖村口,巧巧赶紧下了毛驴车。她谢过了老大爷,看着毛驴车向北继续走远后,她赶紧向家里跑去。

巧巧还没有到家,豆大的雨点就急促地掉下来。

这场雨一定小不了,巧巧心里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