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太原历史文化
10885700000003

第3章 原始社会:人文源头(2)

光社出土有用来占卜的卜骨,说明光社时代的太原人已经有了原始的宗教迷信意识。卜骨的出现表现了当时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的丰富和追求。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光社时代的人类精神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活之上的。为数不少的大腹小口陶器的出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据专家研究和考证,这种大腹小口陶器是用来储存粮食的。这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已经相当进步,粮食已有剩余,物质生活得到了保障。在此基础上,光社时代的太原人便有条件追求上述的精神生活[5]。

狄村陶器遗址发现于1975年,属夏文化中期墓葬遗存。出土的文物有鬲、豆、盆、鼎等20余件。东太堡遗址于1953年首次发现,1980年再次发掘,出土有鼎、爵、斝、豆、盆、壶等陶器。其中斝的足部细长而高,有曲槽,这是夏文化晚期的典型特征。有人认为狄村、东太堡遗址是晋中夏文化的代表[6]。

(五)许坦文化

1958年4月,考古人员在今太原市小店区的许坦村发现了早商时期的墓葬和遗址,定名为“许坦文化”。

许坦文化的早商墓群分布在1000米范围内,其中六座棺椁墓用片石砌成,全部为单人葬,头向西南。出土完整器物60余件,计有陶制的鼎、鬲、罐、簋、钵、盆、杯等,均系夹沙灰陶,除一件罐的肩部饰一圈三角加点画线纹以外,其余均为粗绳纹[7]。以上出土陶器大多都是陪葬品。这些陶器的出土,至少可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如此多的陪葬品,说明当时许坦人已有私人成分,开始产生了阶级分化,显示了太原地区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始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二是陶器类型和形状的多样化,说明当时太原地区的手工业特别是制陶业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形状和类别已接近青铜器,说明青铜器即将取代陶器。青铜器的出现是人类由愚昧转向文明的标志,是奴隶社会出现的前奏。那个时代陶器向青铜器过渡的情况和墓群随葬品反映的情况是一致的。

二、远古传说

(一)尧都的传说

太原地区的远古传说很多,最古老的是关于尧都的传说。有古籍记载,尧曾经在太原建都,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说:“帝尧氏始封与唐,……后又徙晋阳,今太原县也。”《诗经·唐风》说:“唐,帝尧旧都之地,今日太原晋阳,尧始封于此,后迁河东平阳。”明末顾祖禹所著《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太原故城,在今太原县治东北,古唐国也。尧建唐城,为唐国。”[8]相传,尧在未受封之时,即任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之前,是唐部落的酋长。该部落以制陶著名,故尧又号陶唐氏。此后,尧统一黄河流域,将首都建在今太原地区,即唐城,后来又迁到平阳,才有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之说。

上述古籍所载的传说并非空穴来风。今太原市清徐县孟封镇有尧城村,又名陶唐村,相传为帝尧初都所在。方志记载:“陶唐村在清徐县东南四十里,陶唐氏自涿鹿徙居于此,俗又名姚城。”今村内有的尧庙,相传为尧都时宫室,庙内古建筑设计奇巧,殿宇巍峨,规模宏大,内有帝尧塑像。尧庙被称为“陶唐古迹”,列为旧时清徐八景之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太原及其周围发现了大量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出土最多的是各类陶器,这与传说中的帝尧生活年代一致,出土的大量丰富多彩的陶器,也与陶唐古文明相符。因此,近年来学术界根据古籍记载和考古材料,对唐尧初都太原的问题进行了严密的论证[9]。得出的结论是太原具有5000年文明史不容置疑。

(二)大禹治水的传说

除尧的传说外,大禹治水的传说在太原地区更是有口皆碑,妇孺皆知。这就是“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神奇故事。

古代人类是在同自然灾害,尤其是在同水灾的斗争中生存发展的。《圣经》中关于诺亚方舟的记载,就是远古时期西方人在洪水中逃生的故事。中国也有许多远古人类治水的传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禹治水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期,洪水泛滥,晋中盆地形成了一片汪洋,名叫“晋阳湖”。人们被迫迁徙于东西两山,苟且偷生。这时善于治水的大禹来到太原。他每天不辞劳苦,四处勘察地形水势。北边的系舟山就因大禹在此系舟而得名。据方志记载,早先山头曾有系舟的铁环。相传,一天,大禹驾船正在湖中勘察,从波涛之中救起一名老妇。他倒了一碗酒给老妇喝,然后谦虚地向老妇请教治水之策。老妇没有说话,拿起一个石子将碗沿打破一个缺口,碗里的酒从缺口中流出,随后悄然不见。大禹根据老人的启发,将晋阳湖南边的霍山与吕梁山接合处打开一个缺口,叫灵石口,将滔滔湖水导流入海,形成了现在的太原盆地。人民又迁回了汾河两岸的平川地区耕作、捕鱼、打猎,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以此便流传下了“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传说。

这一美丽的故事虽然不是真实的历史,但拨开神话传说的迷雾,可以看到原始人类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历史文化迹象,同时反映了太原地区远古时期的某些地理变化。后世在东西两山的石头岩层中发现有鱼类水族化石,也证实了这里确实有过“沧海桑田”的变化。

(三)实沈和台骀的传说

除民间流传的大禹治水的传说外,战国时成书的《左传》还记载了实沈迁大夏、台骀治汾洮的传说。

《左传·昭公元年》记载:晋国的君主有病,郑国派大臣子产来“问疾”。当时的卜人说晋君患病的原因是实沈和台骀在作祟。人们不知实沈、台骀是何许人也,便向知识渊博的客人子产请教。子产娓娓道来:以前高辛氏(帝喾,黄帝的曾孙)有两个儿子,大的叫阏伯,小的叫实沈,二人“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10]。帝喾无奈,就把阏伯迁到商地,即今河南商丘。同时迁实沈于大夏,即现在的太原。商丘地方和天上的辰星对应,是后来的商族部落,故也称商星。太原和天上的参星对应,“故实沈,参星也”。后世有商、参两不盛之说,即指两颗星不能相见。杜甫《赠卫八处士》中便有:“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的诗句。

至于台骀则是金天氏的孙子。金天氏是黄帝之子,又名少昊,其裔子昧,为玄冥师(原始时代部落的水官)。昧有两个儿子,允格和台骀,“台骀能业其官(业就是能继承、胜任的意思),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11]。宣即疏通,涑水河上游古代叫洮水。说明现在的汾河、洮水是远古劳动人民在和水灾作斗争中挖通的。障,训诂学家释为“隔也”[12],障大泽就是筑堤围湖。《左传》传说的大原(一作太原),指汾河中下游一带的广阔平原,而非专指今太原市,但太原附近古代确实有过一个大湖泊,叫晋泽,又名台骀泽。汾河、涑水流域古代有诸多湖泊[13],台骀“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的传说是远古时代人类在自然环境治理方面的真实写照。

注释:

[1] 于振龙:《太原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存的研究》,《太原日报》2006年6月9日;《太原首次发现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太原地区早期人类时间推进50万年左右》,《光明日报》2001年4月2日;于振龙、石金铭:《太原土堂发现的旧石器》,《人类学学报》2004年02期

2] 王向前:《古交遗址群文化性质初探》,《人类学学报》1991年01期;王择义、王建:《太原古交工矿区旧石器的发现》,《太原考古》,山西古籍出版社版2003年版

[3] 戴尊德:《太原义井村遗址发掘简报》,《太原考古》,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4] 吕骥:《从原始氏族社会到殷代的陶埙探索我国五声音阶的形成年代》,《音乐论丛》(二),1979年3月

[5] 寿田:《太原光社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与遭遇》,《太原考古》,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6]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狄村、东太堡出土的陶器》,《考古与文物》1989年01期

[7] 高礼双:《太原市南郊许坦村发现石棺墓葬群》,《太原考古》,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8]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40

[9] 王继祖:《浅识唐尧初都太原》,《太原日报》,2003年1月17日;王尚义:《太原建都已有四千四百七十年》,《光明日报》2003年9月16日

[10] 《左传·昭公元年》

[11] 《左传·昭公元年》

[12] 许慎:《说文解字》,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

[13] 康玉庆:《历史时期汾涑流域湖泊的沧桑变迁》,《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新探索与新动向》,三秦出版社200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