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代言情弃妇重生之一赌倾城
1081600000466

第466章

周晨挥挥手,打住春儿仿佛再报人名:“你只讲他们的经营特色和经营情况。”

春儿白了她一眼,人家说的本来就是这些嘛。转口开始介绍红桥市场的经营情况。

红桥市场最初,由上世纪八十年代一名叫陈宜根的江浙人,背着一口袋珍珠进京寻求发展开始。陈宜根选中了位于天坛东门外的红桥。

那个时候红桥还只是一个特别建议的集贸市场,陈宜根就在这里摆起了第一个专营珍珠的摊子。

陈宜根作为第一个进京卖珍珠的,生意竟然出奇的好。很快,他又从家乡逐渐带出许多孩子一起过来帮他卖珍珠,就这样,进京卖珍珠的江浙人越来越多。到后来,红桥市场建成,这里的珍珠经营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

2005年9月红桥市场圆满举办了“首届北京国际珍珠文化节”。珍珠节开幕式上,中国宝玉石协会授予了红桥市场“京城珍珠第一家”称号牌匾。

而且,红桥市场的经营也比较有特色。他们自己打假,只要发现有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的商户,立即重罚。并且,其后,红桥市场还与文物管理局达成协议,引进了古玩商铺。并要求进市销售的所有古玩,必须有专业部门的鉴定书。

说到这里,周晨也不得不感叹对方经营有法了。

古玩、珍珠,乃至玉石等行业,最怕的是什么?就是赝品、高仿。那些真假难辨的假货,让许多喜欢古玩和珍宝的人,却因为怕上当受骗,而望而却步。

就像荣宝斋,店铺经营红火固然有百年老店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货物的品质能够保证。

红桥市场之所以吸引如此多的国内外顾客,在非产珠地形成如此大的专营规模的根本原因,就是这种严格的入市和经营管理。

商家最重的是什么?是信誉。

信誉打出去了,知名度自然而然也就水涨船高了。

哪怕这里的珍珠比别的地方价格高一些,也有的是人来买,不为别的,只为买个放心。

一边儿听着春儿的汇报,一边儿想着这些事,周晨驾着车已经来到了天坛东门外。

红桥市场类似于一个大商城,外观看上去是模仿古代城墙的建筑,楼顶装着几个金色大字:京城珍珠第一家。

红桥市场门外,很醒目的摆着一个白色的雕塑:一个白色的张开的贝壳里,包涵着一颗洁白浑圆的珍珠。

能在门首立这么一个特殊的雕塑,也足以看出,珍珠经营在这个市场的重要地位。

走进市场大门,一到三楼,都是比较集中的摊位,经营的商品中珍珠绝对是最大的一宗,但古玩、艺术品、乃至钟表等也都有涉及。四楼五楼则是比较高档的大型精品店,一个个精品珍珠商铺中,琳琅满目的珍珠饰品,珠光辉映,耀人眼目。

周晨一家一家看过去,这边的珍珠绝大多数都是养殖珍珠,淡水养殖、海水养殖都有。经过精细加工设计之后,有些镶嵌了绿松石、橄榄石之类的宝石,从而显现的分外华美,据店主介绍,这样的宝石镶嵌也是为了迎合外国顾客的审美。相对于纯色珍珠的低调奢华,许多外国人会喜欢颜色艳丽的饰品。

在下边的低档饰品区,就有这么一个特色摊位,那边以销售制作二代珍珠、三代珍珠饰品为主,这些形状不规则甚至奇异的珍珠,经过染色后,拥有了紫色、蓝色、绿色等多种鲜艳的颜色,并且因其纽扣形、琵琶形等奇异的形状,可以串制成各种繁复的类似花朵、叶片效果的珠链首饰,得到了许多外国人的喜爱。

周晨转了一圈,高档珍珠店中,最贵的款式大约在一百万到二百万之间,几十万的有一些,大部分都是一些几万十几万的产品。

心中对这边的产品有了一个价格、品质上的了解后,她则自由地在市场上游逛起来。

因为来这边的外国人较多,应运而生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专营店。有卖绣品的,卖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的,甚至还有一个一年四季卖扇子的专营。各类商品,既有一部分老物件儿,也有当代的手工艺品,琳琅满目,丰富多彩。

周晨转了一圈儿,与那卖扇子的老板,探讨了一套扇子理论之后,得知那位摊主不单卖扇子,他还从江南高薪聘请了一位手工制作扇子的老师傅,从制作扇骨、扇子,再到扇面制作等全套的流程,都学会了,现在他摊子上卖的扇子,大部分都是自己制作的成品。

周晨看着很有意思,拿出一段紫檀木枝料来,在对方这里订做了一打白扇。至于扇面的绘画嘛,杨阳就能搞定。杨阳不行,她背后还有个师傅不是。

另外,周晨买了几件很有特色的绣品小件,拿回去挂上,很有味道。

等她从红桥市场走出来,已近中午,看看时间,竟然还有一刻钟,杨阳才出场。

看着手表上的指针,她完全无法控制住自己想要去看着女儿走出考场,想想一刻钟的时间,开车完全赶不过去了,干脆坐到车里,瞬移到考场之外。

炎热的天气,也没能让家长们退却。

作为考场的学校门外,等着考试散场的家长们,乌泱乌泱站了一大片。所有的人,都像脖子上栓了绳子的鹅,被一只无形的手揪着,朝着一个方向眺望着。

所有人都关注着考场内,没有人注意凭空冒出一个人来。

周晨看着被堵得水泄不通的校门,叹口气摇摇头,可怜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