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本草纲目通俗读本
10677300000042

第42章 木部(1)

香木类

【释名】柏树

【采集加工】李时珍说:《史记》里把柏称为百木之长,树高而且直,皮很薄,质地很细腻,开细琐的花;它的果实是圆形的,到秋霜后自然裂开,中间有几颗子,像麦粒那么大,有芳香味。

柏实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安心神,润肝肾,主治惊厥,小儿惊厥,神志不清,腹痛出虚汗,小便不利,有安神镇静的作用。它的气味清香,能透心肾,益脾胃。

柏叶

【性味】味甘,性微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吐血、鼻出血、痢血、尿血、崩中赤白。主轻身益气,使人耐寒暑,去湿痹,生肌。治冷风导致的关节疼痛及冻疮。烧取汁涂头,黑润发鬓。敷汤火伤,止疼痛祛疤痕。做成汤经常服用,杀五脏虫,有益健康。

【发明与传说】据传有一毛女,秦王宫人。关东贼人到时,被惊吓后逃入山中。饿了没有食物吃,有一个老人教她吃松柏叶,刚吃时味道苦涩,久了就适应了,于是不再饥饿,冬不寒夏不热。

树脂

【功效主治】主治身面疣目,同松脂一起研细涂于患处,几天后自然消失。煮汁酿酒,去风痹,治关节活动不利,烧取油,治疥疮,虫癞等病。

【附方】服柏实法:八月连房取实,晒收去壳,研末,每次服二钱,温酒服下,一日三服,渴即饮水,令人悦泽。

治鼻中出血:用柏叶、石榴花研末吹入。

治尿血:柏叶、黄连焙研,用酒服三钱。

治大肠出血:根据四季定方向;春东、夏南、秋西、冬北,采柏叶烧研,每次吃饭时饮下二钱,服二次即愈。

治烧伤灼烂:柏叶捣烂涂于患处,缚定,二三日可以治疗。

治老人便秘:柏子仁、松子仁、大麻仁等分,一起研,与蜜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饭前用黄丹汤调服二三十丸,每日二次。

治肠道出血:柏子十四个,捶碎,囊贮,浸酒三盏,煎八分,服后立止。

【释名】李时珍说:松树挺拔耸而且直,树皮粗厚状像鱼鳞,它的叶后落。二三月抽蕊开花,四五寸长,它的花蕊称为松黄。结的果实形状如猪心,俗称松塔。秋后子长成则鳞裂开,叶子有二针、三针、五针的区别。

松花

【释名】就是松黄。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润心肺,益气,除风止血,也可以酿酒。

松脂

【采集加工】凡是取用松脂,须先经炼治。用大釜加水放入瓦器中,用白茅垫在瓦器底部,又加黄砂在茅上,厚一寸左右。然后把松脂散布在上面,用桑树发火来烧,汤变少时频加热水。等到松脂全部进入釜中,才取出来,然后投入冷水里,冷凝后又蒸热,如此做两次。再拿来使用。

【性味】味苦、甘、性湿、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痈疽恶疮,头疮溃疡白秃及疥疮虫病,安益五脏,常服轻身不老延年。除胃中伏热,咽干,多饮多尿,风痹死肌,其中赤色松脂,主治恶痹。煎成膏有止痛排脓的作用,贴各种脓血疮瘘烂,塞牙孔,治虫齿。还能润心肺,治耳聋,强壮筋骨,利耳目,治白带过多。

松渚

【释名】就是用火炼松枝取得的液体。

【功效主治】主治疥疮及马牛疮。

松叶

【性味】味苦,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风湿疮,生毛发,安五脏,不饥延年。切细,用水及面饮服,或者捣成粉制成丸服用,可以断谷及治恶痰。炙冻疮、风疮效果佳。去风痛脚痹,杀米虫。

服食松叶

【功效主治】将松叶细切再研,饭前以酒调下二钱,也可煮汁作粥食。初服稍难,久则适应。令人不老,身生绿毛,轻身益气,绝谷不饥。

【附方】服食松脂辟谷方:用松脂十斤,以桑柴灰淋汁一石,煮五七沸,漉出。放在冷水中反复煮十遍,才会变白。然后细研为散,每次服一二钱,粥饮调下,每日三次,久久服用,不饥延年。

治中风:松叶一斤,细切,以酒一斗,煮至三升顿服,汗出立愈。

治满身骨关节疼痛:即历节风。用松叶捣汁一升,以酒三升和匀,七日后每服一合,每日三次。

治风痹脚气用松叶酒:适合久治没有效者。用松叶煮汁渍米五斗,松汤饮饭,以松叶六十斤,水四石煮汁至一石,放入饭,按常法酿酒。然后入瓮泥封七日,尽醉饮后有大效。

【释名】又叫沙木。杉树的叶硬、微扁而像针,结的果实像枫的果实。杉木有红、白两种:红杉木质坚实而且多油,白杉则木质虚而干燥,杉木不会被虫蛀,烧灰也可和药。

【性味】性温和,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漆疮,煮汤洗,没有不好的。煮水浸捋脚气浮肿。服用,治心腹胀痛,去恶气。治风毒奔豚,霍乱上气,都煎汤服,治小儿阴肿、红痛、日夜啼叫,好而复发,可用老杉木烧灰,加腻粉,再以清油调敷。

【功效主治】主治金疮出血,及汤火烧伤,则取老树皮烧存性,研敷。或加鸡蛋清调敷,一二日即愈。

【功效主治】主治风、虫牙痛,则同川芎、细辛煎酒含漱。

【功效主治】主治疝气痛,一岁用一粒,都烧研用酒服。

【释名】桂有数种。牡桂,叶长得像枇杷叶,坚硬、有毛和细锯齿。它的花白色,它的皮多脂;菌桂,叶子像柿叶,尖狭而光净,有三纵纹路而没有锯齿,基花有黄有白,它的皮薄而卷曲。

桂心

【性味】味苦、辛,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九种心痛,腹内冷气痛不忍,咳逆结气壅痹,脚部痹,上下痢,杀三虫,治鼻中息肉,破血,通利月闭,胞衣不下。治一切风气,补五劳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耳聪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暖腰膝,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盘骨,生肌肉,消瘀血,破胸腹胀痛,杀草木毒。治咽喉肿痛,失音,阳虚失血。可内托痈疽痘疹,能引血化汗化脓。

牡桂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可温筋通脉,止烦出汗。去冷风疼痛,去伤风头痛,解表发汗,去皮肤风湿,散下焦蓄血,利肺气。

【功效主治】捣碎浸水,洗发,去垢除风。

【附方】治产后心痛,恶血冲心,气闷欲绝:用桂心三两为末,狗胆汁做丸如苋子大小,每次用热酒服一丸。

治心腹胀痛,气短欲绝:桂二两,水一升二合,煮至八合,顿服。

治喉痹不语,中风失音:取桂放在舌下,咽汁。另方:桂末三钱,水二盏,煎成一盏,服用取汗。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小儿耳后月蚀疮,研碎敷。

木兰

【释名】枝叶稀疏。花内白外紫,四月初始开,二十日后即谢,也有四季常开的,但都不结实。又叫林兰,也叫木莲,因香气如意,花艳如莲。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皮肤中大热,去面热赤疱酒渣鼻,恶风癫疾,阴下痒湿,明耳目,疗中风伤寒,及痈疽水肿,去臭气。还能治酒疸,利小便,疗小儿重舌。

【功效主治】主治鱼骨鲠,可化铁丹。

【附方】治小儿重舌:取长一尺、宽四寸的木兰皮,削去粗皮,放入一升醋中,渍汁噙。

治酒渣鼻:用一斤木兰皮细切,以三年酸浆渍后晒干捣末。每次用浆水送服方寸勺,一日三次。

治酒疸发斑:用木兰皮一两,黄芪二两,为末。每次用酒送服,一日三次。

沉香

【释名】它的树似榉柳,树皮呈青色。叶似橘叶,经冬不凋。夏季开花,白而圆。秋季结实似槟榔,大如桑椹,紫而叶辛。它的种类很多,但只有能沉水的才可入药,所以又叫沉水香。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风水毒肿,去恶气,心腹痛,霍乱中恶。能清人神,宜酒煮而服。治各种疮肿,宜入膏中。还可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止转筋吐泻冷气,破腹部结块,冷风麻痹,皮肤瘙痒。也能补右肾命门,补脾胃,痰涎,脾出血,益气和神,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息,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

【附方】治各种虚寒热:冷香汤,用沉香、附子等份,加水一盏,煎至七分,露一夜,空腹温服。

治骨冷久呃:用沉香、紫苏、白豆、寇仁各一钱,为末,每次用柿蒂汤送服五七分。

治肾虚目黑:用沉香一两,蜀椒去籽,炒出汁,取四两为末,再用酒糊成梧子大的丸,每次服三十丸,空腹用盐汤送下。

治心神不足(火不降,水不升,健忘惊悸):朱雀丸,用沉香五钱,茯苓二两,为末,炼蜜和成小豆大的丸。饭后用人参汤送服三十丸,一日二次。

治大肠虚闭:用沉香一两,肉苁蓉酒浸焙二两,各研末,以麻仁研汁做糊,和成梧桐子大的丸。每次用蜜汤送下一百丸。

治痘疮黑陷:用沉香、檀香、乳香等份,燃于盆内。然后抱小儿在盆上熏,即起。

丁香

【释名】又叫丁子香,树高一丈多,似桂树,叶似栎叶。二三月开花,花圆细,色黄,凌冬不凋,子像钉,长在枝蕊上,长三四分,紫色。其中粗大如山茱萸的,俗称母丁香。

【采集加工】在二月、八月采子和根。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温脾胃,止霍乱壅胀,风毒诸肿,齿疳溃疡。能发各种香味,风疳慝骨,杀虫避恶去邪。可治乳头花,止五色毒痢,疗五痔。还能治口气冷气,冷劳反胃,鬼疰虫毒;杀酒毒,消胁肋间硬条块;疗肾气奔豚气,阴痛腹痛,壮阳,暖腰膝。疗呕逆,去胃塞,理元气。但气血旺盛的人勿服。又可治虚哕,小儿吐泻,痘疮胃虚,灰白不发。

皮、枝、根

【性味】味辛,性热,有毒。

【功效主治】主治齿痛,心腹冷气等。主一切冷气,心腹胀满,恶心,水谷不服。

【附方】治暴心痛:用酒送服丁香末一钱。

治干霍乱痛(不吐不下)用丁香十四枚研末,和入一升沸汤,顿服,如不愈,再服。

治小儿吐泻:用丁香、橘红各等份,炼蜜和成黄豆大的丸,米汤化下。

治小儿呕吐:取丁香、生半夏各一钱,姜汁浸一夜,晒干为末。再用姜汁打面,和成黍米大的块,根据小儿的大小用姜汤送下。

治婴儿吐乳:用少妇的乳汁一盏,加入丁香十枚,去白陈皮一钱,放在石器中煎后喂下。

治唇舌生疮:用布包丁香末放入口含。

治痈疽恶疮:用丁香末敷。

治妇人崩中:用丁香二两,酒二升,煎至一升,分次服下。

檀香

【释名】它的树、叶都似荔枝,皮青色而滑泽。其中皮厚而发黄的为黄檀;皮洁而色白的为白檀;皮腐而紫的为紫檀。它们的树木都坚硬而有清香,以白檀为佳。

白檀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消风热肿毒。治中恶鬼气,杀虫。煎服,止心腹痛,霍乱肾气痛。磨水,可涂外肾及腰肾痛处。散冷气,引胃气上升,噎膈吐食。另外,如面生黑子,可每夜用浆水洗拭令赤,再磨汁涂,很好。

紫檀

【性味】味咸,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可摩涂风毒。刮末能敷金疮,止血止痛。

【释名】是长在南山的树木,所以字从“南”。楠木高大,叶如桑叶,生长在云南的山中。如今江南一带多用来造船。它的木性坚硬而善居水。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霍乱吐不下不止,煮汁服。枝叶同功。

【性味】味苦,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霍乱吐泻,小儿吐乳,暖胃正气,都可煎服。

【附方】治水肿自足起:削楠木、酮木汁泡足,并饮少许,每天坚持。

乔木类

椿樗(chu)

【释名】椿树皮细腻而质厚并呈红色,嫩叶香甜可以吃;樗树皮粗质虚而呈白色,它的叶很臭,只有在收成不好时才有人采摘来吃。现在的人在二三月间摘取它的嫩芽制成酸菜,香美可口,只是略带葱气味,但又不像葱那样臭浊。

【性味】味苦,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慢性消化不良用樗根特别好。可除去口鼻疽虫,肠道寄生虫,精神紧张,治慢性腹泻便血。得地榆,止疳痢。还可治妇女非经期大出血,血性白带,产后血不止。蜜炙后治肠道出血不止,腹泻,小便少及梦遗滑精,祛肺胃里陈积的痰。

【功效主治】荚治大便有血。

【附方】治产后脱肛:樗枝取皮焙干一把,加水五升,连根葱五茎,汉椒一撮,一同煎至三升,去渣后,倒入盆内,乘热熏洗,冷后则再热,一副药可作五次使用,洗后睡一会儿。忌盐、鲜酱、面、发风的毒物及过度疲劳等。病历长的也能治。

治女人白带带血:椿根白皮、滑石等分,为末,用粥和成梧桐子大的丸,每次空腹用白开水送下一百粒。

梧桐

【释名】梧桐的皮白,叶似青桐,而果子肥大可以吃。梧桐的花蕊细,坠下如白霉。它的荚长三寸左右,由五片合成,长老后就裂开像箕一样,种子长在荚上面,多的五六颗,少的二三粒。种子的大小如胡椒,皮有皱纹。

【功效主治】主治发背,则将叶烤焦研末,用蜜调敷,干则更换。

梧子

【功效主治】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捣成汁涂于头部,拔去白发根,必然生出黑发来。和鸡蛋烧存性,研成末掺,治小儿口疮。

木白皮

【功效主治】烧存性三末和乳汁,涂黄赤白须发,治肠痔。

白杨

【释名】白杨树高大。叶圆像梨树叶而肥大有尖,叶面青色而有光泽,叶背白,有锯齿。木质细白,性坚直,用来作梁拱,始终不会弯曲,与移杨是一个种类的两个品种,治病的功效,大致相仿。嫩叶也可以用来救饥荒,老叶可以作为制酒的曲料。

木皮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用酒浸泡后服用,治毒风脚肢气肿,四肢活动不便以及痰癖等症。掺杂五木制汤水,浸泡被损伤引起的血肿,痛不可忍,以及皮肤风痒肿,煎制成药膏,可以接续折断的筋骨。煎汤每天喝,可以治愈孕妇腹泻。煎醋后含漱,可以治愈牙痛。煎成浆水加盐后含漱,可治口疮。用煎的水酿成酒,消瘿气。

【功效主治】主治消腹痛及嘴唇疮。

【功效主治】主治龋齿,煎水含漱。

【释名】三月生荚,古代的人常采集核仁做成细羹吃,如今已没有这种吃法了,只把老的果实做成酱来吃。

【采集加工】三月采摘榆钱可做成羹,也可以收藏到十一二月酿酒用,煮了晒干可以做成酱,就是榆仁酱。

嫩时做羹,或炸来吃均可。

【功效主治】消水肿,利小便,下石淋,压丹石。煎汁,洗酒渣鼻。与酸枣仁等份混合和蜜糖制成丸,每天服用,治胆热虚劳失眠。

荚仁

【性味】味辛,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做成细羹来吃,使人多睡,有催眠作用。和牛肉一起做成羹食,主治妇女白带增多。

子酱

【功效主治】似芜荑,有助肺、下气助消化的功能。能增加食欲,主治食欲不振,胸痛、腹痛、腹胀,驱各种寄生虫。

白皮

【性味】味甘,性平,滑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大小便不通,利尿道,除邪气,长期服用,断谷,轻身不饥,效果特别好。可疗肠胃邪热气,消肿,又治小儿头疮。通经脉。捣汁,可敷癣疮。滑胎,利五淋,治鼻喘,疗失眠。生皮捣烂,和三年醋渣,敷急性红肿炎症或乳肿,每天换六七次,有效。磨细后筛面,用水调和成香剂,黏性胜过胶漆。湿的捣烂成糊状,用来粘接瓦石非常牢固。

【释名】初生的嫩叶可以炸熟,用水淘洗后食用,也可以作为饮料代替茶。或者采槐子种在畦田中,采摘苗来吃也很好。它的花未开时,形状如米粒,炒过又经水煎后呈黄色,味道很鲜美。槐结的果实成荚,荚中的黑子如连珠状。

【采集加工】可在七月七日采摘嫩果捣汁煎,十月份采摘老果做药用。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采嫩芽吃,治邪气产生的绝伤及瘾疹,牙齿诸风。煎的汤治小儿惊痫,壮热,疥癣及疔肿。

【功效主治】洗疮肿及阴囊下湿疹。八月折断大枝,等到长出嫩蘖,煮成汁酿酒,治疗大风痿痹很有效。

槐实

【采集加工】在十月巳日采摘果实相连很多的槐子,用新盆盛装,含泥百日后,皮烂为水,核如大豆。

【功效主治】服用后生发,头发不变白而长生。

【发明与传说】李时珍说:按《太清草木方》载,槐是虚星的精华。十月上巳日采子服用,可去百病,长寿通神。《梁书》说瘐肩吾经常服用槐果子,年龄已七十几岁了,发鬓仍是黑的,眼睛能看小字,这是槐子产生的养生效果。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五脏邪热,久服耳聪目明、轻身,使人

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益气,头发不白,延年益寿,治五种痔疮及瘘,在七月七日摘取槐实,捣成汁用铜器盛装,每日煎制成米粒大小的丸,放入肛门中,每天换三次药即可痊愈,又能堕胎及催化。

【性味】味苦,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炒熟后研成末服用治各种痔疮,心痛目赤,腹泻、便血,驱腹脏虫及皮肤风热。另外,炒香后经常咀嚼,治疗失音以及咽喉肿痛。还可治吐血、鼻出血、血崩。

木皮、根白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