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本草纲目通俗读本
10677300000036

第36章 草部(4)

治难产胎儿不出:车前子研成末,酒送服用一方寸匕。《诗》中说“采苤苡”(苡就是车前子),能令妇人顺产。陆玑注释说:这就是用车前子治妇人难产的缘由。

金盏草

【释名】又叫长春花。金盏草夏季结果实在萼内,宛如虫多枚盘屈着的形状,因此苏颂说它化成虫,它的实不是真正的虫。

【性味】味酸,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肠痔下血久不止。

火炭母草

【释名】茎红且柔软,像细蓼。叶端尖细,接近梗的地方方形。夏季开白花,秋季结果实如椒,青黑色,味甜可食。

【性味】味酸,性平,有毒。

【功效主治】主治去皮肤风热,流注骨节,痈肿疼痛。捣烂用盐酒炒后敷肿痛处,每天更换。

益母草

【释名】初春生苗,如嫩蒿,可浸泡清洗淘去苦水,煮来作菜食用。进入夏季后高三四尺,茎呈方形如黄麻茎,它的叶如艾叶但背面是青色的。一梗有三叶,叶有尖细的分叉。一节长一寸左右,节节生穗,丛簇抱茎。四五月间穗内开小花,红紫色,也有淡白色的。每片萼内有细子四粒,粒的大小如同蒿子,有三个棱,褐色。

茎叶

【性味】味苦、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荨麻疹,可做汤洗浴。捣汁服用,主治浮肿下水。消恶毒疔肿,乳痈及丹毒等。都可用益母草茎叶涂拭。另外,服汁,可下死胎,治产后血胀闷。将汁滴入耳内,主治耳聋。捣碎可敷蛇虫毒。用来作驻颜的药,可令人容颜光泽,除粉刺。活血破血,调经解毒。治流产及难产,胎盘不下,产后大出血、血分湿热、复感风邪,血痛,非经期大出血或出血不断,尿血、泄血,泻血痢疾痔疮,跌打后内伤及瘀血,大小便不通。

【性味】味甘、甜,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益精,除水肿。长期服用可以轻身。治血逆高烧、头痛心烦,产后血胀。舂内仁生食,补中益气,通血脉,增精髓,止渴润肺。治风解热,顺气活血,养肝益心,安魂定魄,调妇女经脉,治非经期大出血或出血不断、产后胎前各种病。长期服用令妇女有孕。

【附方】治粉刺黑斑《闺阁事宜》载:五月五日收带根的花野天麻,晒干烧灰,用商陆根捣汁后加醋,和入搜集来的灰做成饼,在炭火上烤。贮藏半年后才使用,可作养颜的药,极能润滑肌肤(野天麻就是益母草)。

济阴返魂丹:治妇女孕前产后诸多疾病,及一切疑难病症,在端午节采开紫花的益母草,连根茎花籽阴干;或用新鲜的,煎成膏,根据病症的差异,用汤调下:如前脐腹痛,用米汤送下。胎动不安,或流血不止,用当归汤送下。产后,用童便调下二三服,能安魂定魄,调顺血气,百病不生,如死胎及胎盘不出,或横生难产,都可用炒盐汤送下。产后大出血,眼发黑,血热口渴,烦闷如见了鬼神,狂叫,不省人事,用童便和酒化下。其中产后流血不止,积血成块刺疼,上冲心胸的,也用此法。产后大出血,用糯米汤送下。产后红白带多,煎阿胶艾草汤送下。产后大便频繁,用枣汤下。产后痢疾,用米汤下。产后中风,牙关紧闭,半身不遂,失音不能说话,用童便调酒下。

唐武则天炼益母草法:五月五日采根苗完整的益母草,不要粘土,晒干。再做一炉子,四面开口,上下置火。将益母草捣细,取面和水成团,如鸡蛋大,放在炉火中央。用大火烧一顿饭的工夫,便熄灭大火,用小火文烧,但不要让火熄灭,经过一个小时后取出,在磁中研磨,细筛后再研,三日后收藏待用,像洗头那样洗面。

【释名】艾生长在田野间,到处都有,但以覆盖在道上及向阳的为最好。初春遍地生苗,茎似蒿,叶背呈白色,以苗短的为良。

【性味】味苦,性浊,无毒。

【功效主治】主要用于灸百病。也可煎服。主吐血腹泻,阴部生疮,妇女阴道出血,利阴气,生肌肉,避风寒,使人有生育能力。煎时不要见风。

【发明与传说】孟诜说:春季采嫩艾作菜食,或者和面粉作成弹子大小的馄钝,每次吞三五枚,然后再吃饭,治一切恶气。长期服用可以治愈寒痢。又可将嫩艾做成干饼,用生姜煎服,止泻痢及产后泻血,非常有效。

【性味】味苦、辛,性暖,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耳聪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疗一切鬼气。助肾强腰膝,暖子宫。

【附方】治风虫牙痛:化蜡少许,摊在纸上,铺开艾叶,用筷子将艾叶卷成筒,烧烟,左右熏鼻吸烟满口,呵气,即终止肿痛。

治鼻血不止:用艾灰吹入鼻中,也可将艾叶煎服。

治盗汗不止:用熟艾二钱,白茯神三钱,乌梅三个,水一盏,煎八分,临睡前温服。

治中风口吃:用五寸长的苇筒,一头放入耳内,四面密封,外用艾灸数次。患左灸右,患右灸左。

治咽喉肿瘤:用青艾和茎叶一小把,用醋捣烂,敷于喉上。

鸡冠

【释名】三月长苗,入夏后高的有五六尺,矮的才几寸。它的叶青而柔,颇似白苋菜。可用油盐炒食,很爽口。六七月茎梢间开花,有红、白、黄三色。它的穗圆长,花朵宛如鸡冠,有围长达一二尺的,层层卷出甚是可爱。穗中有籽,黑细光滑,与白苋籽一样。它的穗如秕麦的形状,花期最长久,霜降后才开始凋谢。

苗叶

【性味】味甘,性凉,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疮痔及血病。

【性味】味甘,性凉,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便血,痢脓血、赤白相杂,妇女非经期阴道出血。

【功效主治】主治痔疮出血,痢脓血、赤白相杂,妇女非经期阴道出血。

【附方】治吐血:将白鸡冠花用醋泡后煮七次,研末,每服二钱,用热酒送下。

治月经不止:红鸡冠花一味,晒干为末,每次服二钱,空腹用酒服下。同时,忌鱼腥猪肉。

治妇人白带:白鸡冠晒干为末,每天早晨空腹酒服二钱。治赤带则用红鸡冠花。

苎(zhu)麻

【释名】它的苗高七八尺,叶如楮叶但没有分叉,叶面青背白,有短毛。

【采集加工】都可用来刮洗后煮食救荒,或和米粉做糕饼食,味道非常甘美。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安胎、敷丹毒热。治胸膈发热,治漏止产后大出血,产前产后心烦,邪热,大渴,大狂,服金石药的人,暗箭毒,蛇虫咬伤。

沤苎汁

【功效主治】止消渴。

【附方】治痰哮咳嗽:取苎根煅烧存性研为末,用生豆腐蘸三五钱,食后效果甚佳。如未痊愈,可用猪肉二三片,蘸末后食用,效果更好。

治小便不通:用麻根、蛤粉半两为末,每次服二钱,空腹用新鲜水送下。

治脱肛不收:苎根捣烂煎汤,倒入盆中坐浴,效果良好。

治产后腹痛:将苎麻放在腹上,即愈。

【释名】它的茎有株蔓、柴赤、青绿之殊;叶有大小、厚薄、尖秃之异,花有千叶单叶、有蕊没有蕊、有子没有子、黄白红紫、杂色深浅、大小之别;味有甘、苦、辛之辨。还有夏菊、秋菊、冬菊之分。

花、叶、根、茎、实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各种风症及头眩肿痛,流泪,死肌,恶风及风湿性关节炎。长期服用利血气,轻身延年益寿。治腰痛,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还可治头目风热、晕眩倒地、脑颅疼痛、全身浮肿,用菊作枕头可耳聪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生熟都可食。能养目血去翳膜,主用于肝气不足。

白菊

【性味】味苦、辛,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风眩,能使头发不白。可用来染胡须和头发。

同巨胜、茯苓

制成蜜丸服用,去风眩,延年,益面色。

【发明与传说】范致能在《谱序》中称只有甘菊可食用,也可入药。其余黄菊白菊都味道苦,虽不能吃,却可做药用。治头痛,白菊尤其好。

【附方】服食菊花:《玉函方》载王子乔养颜延寿方:用甘菊,在三月的前五天采它的苗,叫玉英;六月的前五天采它的叶,叫容成;九月的前五天采它的花,叫金精;十二月前五日采它的根茎,叫长生。将上述四物一起阴干一百天后,各取等份,捣杵千次后成末,每次用酒送服一钱。或者将末炼熟后做成梧子大的蜜丸,用酒送服七丸。每日三次。服百日后会身轻而润,服一年令白发变黑。服二年,齿落更生。服五年,八十岁的可返老还童。

服食白菊:《太清灵宝方》引:九月九日采菊花二斤,茯苓一斤,一同捣碎后筛出末。每次服二钱,温酒调下,一日三次;或者用炼过的松脂,和末做成鸡蛋大的丸,每次服一丸。久服令人延年益寿。

治痘疮入目生翳:用白菊花、谷精草、绿豆皮各等份捣成末,每次取一钱,用干柿饼一个,淘粟米水一盏一起煮,待水煮干时吃柿饼,每日三个。少则五七日,多则半月见效。

治饮酒过量,大醉不醒:将九月九日采的真菊研末,饮服一方寸匕。

治妇女阴肿:用甘菊苗捣烂熬汤,先熏后洗。

治疗肿恶疮垂死之症:用菊花一把,捣汁一升,入口中即活。这是神验方。冬月采根用。

治膝关节肿大疼痛:用菊花、陈艾作护膝,长期使用则自愈。

治风热头痛:用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为末,每次服一钱半,用茶调下。

地黄

【释名】原产在咸阳的山川及沼泽地带,以长在黄土地上的为佳。它的苗初生时贴地,叶如山白菜而有毛没有光泽,叶面为深青色。又似小芥叶却要厚实些,不分丫叉。叶中撺茎,茎上有细毛,茎梢开小筒子花,红黄色。结的果实如小麦粒。根长四五寸,细如手指,皮呈赤黄色,晒干后成黑色。生食有土气味,俗称它的苗为婆婆奶。

干地黄

【性味】味苦,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元气受伤,气血虚弱,闭阻不通,填骨髓,长肌肉,除寒热积聚及风湿麻木。治跌打损伤。长期服用可轻身不老,服用生地黄疗效更好。还治男子五劳七伤、妇女中气不足、子宫大出血,破恶血溺血,利大小肠,补五脏内伤后引起的虚弱,通血脉,益气力,利耳目。助心胆气,强筋壮骨,提神,安魂定魄。治惊悸劳伤、心肺损、吐血鼻出血、妇女阴道出血、产后血虚腹痛。能凉血出血,润肤,除皮肤疾病,祛除各种湿热。主心脏功能失调引起的手心发热疼痛,脾虚而卧床不起,足下发热疼痛。制法:用生地黄一百斤,选择肥大的六十斤,洗净后晒至微皱。将挑剩的地黄洗净,在木臼中捣烂绞干,然后加酒再捣。取捣出的汁拌前面选出的地黄,晒干,或用火焙干后使用。

熟地黄

【性味】味甘,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补血,滋补五脏。治内伤引起的虚弱,通血脉,利耳目,黑发须,治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气、子宫出血、月经不调、产前产后百病。滋肾水,补阴,去脐腹急痛。病后胫股酸痛,不能久坐,双眼模糊。凡服地黄,应忌葱蒜、萝卜、各种血,否则,使人荣卫枯涩,须发变白。又忌铜铁器,否则损肾。

【功效主治】治像癞的恶疮,患此病十年的人,先用盐水清洗,然后将地黄捣烂,每天涂抹患处。

【采集加工】四月份采集,阴干,捣成末,用水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功效与地黄相当。

【功效主治】研末食用,功同地黄。如肾虚脊疼痛,将它研为末,用酒送服一方寸匕,每日三次。

【附方】服食地黄法:将地黄根洗净,捣绞出汁,煎稠,然后加入白蜜再煎,直到可做成丸即可。丸如桐子大,每天早晨取三十丸,温酒送下,服百日,则面色红润,有如桃花,身轻延年。《抱朴子》载:楚文子服地黄八年,夜间能看到东西。

地黄粥:非常能益血生精。将地黄切二合,与米一同放入罐中煮,待熟后用酥二合,蜜一合炒香,然后放入罐中再煮熟食用。

治阴虚内热及虚劳发热:用生地黄一斤,捣三次,然后将汁绞尽,每日服一盏。

治咳嗽吐血,肺病消瘦,早晚寒热:用生地黄捣汁,煮白粥快熟时,加汁搅匀,空腹食用。

治鼻腔出血不止:用生地黄、龙脑、薄荷晒干,各取等份为末,用冷水调下。

治便血:酒浸生地黄,加入五味子等份,捣烂做成梧子大的蜜丸,每次用酒送服七十丸。

治小儿初生七八日,因热传心肺引起的大小便出血:只用生地黄汁三十五匙,酒蜜各半匙,调匀服下。

治尿血、吐血、鼻出血:用生地黄汁半升,生姜汁半合,蜜一合,调匀服下。

治月经不止:用生地黄汁、无灰酒各一盏,煎后服用,每日二次。治产后百病用地黄酒:将地黄汁浸曲二升,糯米一斗,让它像平常酿酒一样发酵。待酿熟后密封七天,取清亮的时间服用,连续不断,一日后见效。

天名精

【释名】江湖泽间都有。嫩苗呈绿色,类似皱叶菘荠,微有狐臭,淘洗浸泡焙熟后也可食用。一生长便抽茎,开小黄花,像野菊花。结的果实如同蒿子,最粘人的衣服。狐臭味很重,炒熟后却很香。

叶、根

【性味】味甘,性寒,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瘀血及经期腹胀腰痛欲死,下血,止血痢,利小便,除小便,祛麻木,除胸中积热,止烦渴,消水肿。生肌血,止鼻出血,杀寄生虫,除各种毒肿、疔疮、瘘痔,刀枪内伤。身体瘙痒不止的人,用天名精叶和根擦拭,立即止痒。

【发明与传说】按《异苑》载:宋元嘉年间青州人刘某射中一只獐子,将它的五脏剖开后,用此草塞住,獐子竟后腿一蹬站了起来。刘某感到奇怪,便将草拔出,獐子立即倒下,如此三次。刘某因此而寻觅此草带回种植,治愈了许多被刀枪所伤的人。

【性味】味苦,性辛,有小毒。

【功效主治】研为末,用肥肉汁调服一方寸匕,杀蛔虫、晓虫。

【附方】治男女吐血不止:用天名精,又叫皱面草,也叫地菘,晒干为末,每次服一二钱,用茅花泡汤调下,一日二次。

治咽喉堵塞,痰涎壅滞,饮水困难:用鹤虱草,即天名精,连同时捣法,用鹅毛扫入咽喉,祛痰即愈。另一方法,用杜牛膝,春夏用茎,秋冬用根一把,与青矾半两一同研,点患处,令吐脓血痰沫即愈(杜牛膝就是天名精)。

治急性咽喉炎:用皱面草,研细后,再用生蜜和成弹子大的丸,每次含化一二丸,即愈。

治骨鲠:用天名精、马鞭草各一把去根,同白梅肉一个,白矾一钱,捣碎做成弹子大的丸,用绵布包裹后在嘴里咽汁,骨刺便自软而脱下(白梅:就是用盐腌成的白霜梅)。

治疗疮:用天名精叶、浮在表面的酒槽一同捣烂后敷患处,立刻见效。

治脊背痈疽:用天名精捣汁一升,每日服二次,即愈。

治毒蛇咬伤:用天名精捣烂敷在患处。

治大肠生虫不断,坐卧不安:用水调鹤虱末加半两服用,自愈。

牛膝

【释名】又叫山苋菜,也叫以节菜。秋季收种子,到三四月便种植,嫩苗可作蔬菜。

茎、叶

【性味】味苦、酸,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由寒湿引起的四肢无力、麻木,老年人阵发性寒战、高热、小便涩痛及各种疮、四肢痉挛、膝痛不能屈伸。可逐血气,疗伤热火烂,堕胎。长期服用轻身耐老。疗伤中气虚、男子生殖器萎缩、老年人小便失禁。能补中气不足,益精而利阴气,实骨髓,止头发变白,除头痛和腰脊病,妇女月经不调。治阳痿,补肾,助十二经脉,逐恶血;治腰膝无力,破腹部结块,排脓止痛。产后心腹痛及流血不止,落死胎。还可强筋,补肝脏气血不足。将牛膝的茎、叶同苁蓉泡酒服,益肾。如竹木刺入肉中,可将它的叶嚼烂敷盖在上面,刺即出。治久疟、恶寒发热、五淋、尿血、阴茎痛,腹泻,咽喉肿痛及舌生疮、牙齿肿痛,恶疮折伤。非常虚弱的病人,加量使用。

【附方】治胞衣不出:用牛膝八两,葵子一合,水九升,煎至三升,分三次服用。

治消渴不止,下元虚损:牛膝五两研为末,用生地黄汁五升浸泡,日晒夜浸,以汁干为度,制成梧子大的蜜丸,每次空腹温酒送下三十丸。

治女人阴部肿痛:牛膝五两,酒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掉滓后分三次服。

堕胎:用牛膝一把捣碎,以无灰酒一升煎至七分,空腹服。然后将独根土牛膝涂麝香,插入玉户。

治扁桃体炎:新鲜牛膝根一把,艾叶七片,和人乳一起捣后取汁,灌入鼻内,一会儿痰涎从口鼻中流出,病即愈。没有艾叶也可以。另一方法是将牛膝捣汁,和陈醋灌入喉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