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本草纲目通俗读本
10677300000002

第2章 菜部(2)

【功效主治】煨烂研碎,敷在外伤化脓的部位,加盐研成细末,敷在被毒蛇、毒虫咬伤的部位或箭伤溪毒的部位,有除毒作用。还可以治疗下肢水肿,利于滋养五脏,益精聪耳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发散黄疸病。

【性味】味辛,性温、滑,无毒。

【功效主治】喝葱汁可治便血,可解藜芦和桂皮之毒。又可以散瘀血,止流血、疼痛及耳聋。

【功效主治】主治通气,治饮食过饱的房事过度,治血渗入大肠、大便带血、痢疾和痔疮。将葱须研成末,每次服两钱,用温酒送下。

【功效主治】主治心脾如刀割般的疼痛,同吴茱萸一起煎服下,有效。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能使眼睛明亮,补中气不足,能温中益精、养肺、养发。

【发明传说】《张氏经验方》一书载:金属外伤后出血,可用葱白连着葱叶煨熟后捣烂敷在疮上,等到冷后换。石城尉戴尧臣,试马时损伤了大拇指,流了很多血,用这种方法,换药两次就能止住疼痛。第二天洗脸时,看不到受伤的痕迹。宋推宫和鲍县尹都知道这个方法,每当有人被杀伤还没有断气时,用此法救活了不少人。

煨葱可以治跌打损伤的方法是:将葱放入灰中用火煨熟,剥掉葱皮,中间有液体流出,便将它覆盖在损伤之处,再多煨些葱,连续不断地敷上热葱。昔日李抱真当判官时,被军士用棍棒打伤的大脚指,连指甲都被打落了。开始用金创药裹在拇指上,以饮酒止痛,结果脸色越来越青,痛苦得难以忍受。有个军士就告诉他用煨葱治跌打损伤,他立即采用此法,换了三次药后,脸就呈现出了红色,不一会儿疼痛消失。一共十几次后,便能在席上谈笑风生了。

【附方】治头昏脑胀、疼痛难忍:用葱插入病人的鼻和耳内,就能通气,使人清爽。

治上吊自杀者:用葱插入耳鼻之中,等到有血流出来就能苏醒。

治因伤寒头痛欲裂者:用连须的葱白半斤,生姜二两,同水煮,温热时服下。

治妊娠期间受到伤寒、红斑变黑、尿中带血者:用葱白一把,水三升,煮熟后喝汤,吃完葱,直到出汗。

治怀孕五六个月时胎动剧烈难以抢救者:用葱白一把,水三升,煎至只有一升时,除去葱渣立即服用。

治胎道流血,腰痛攻心:用葱白煮成浓汤饮服。如果胎儿没死就能安胎,如果胎儿已死则能让死胎很快排出来,没有效可再服用。一种药方:加上川芎。另一种方法:用银制器皿煮粥和羹米食。

治突然中风,卧床不起:急取葱子中间的黄心刺入病人的鼻孔中,男的刺入左鼻孔,女的刺入右鼻孔,深约三四寸,鼻孔、耳朵出血就救活了。或者刺入耳中五寸深,以鼻孔中出血为准,如果没有出血则已经死亡。

治小儿暴死:取葱白放入肛中和两处鼻孔中,气通后打喷嚏,即活。

治小儿腹痛:用葱煎水浴小孩腹部,并用炒葱捣碎贴在肚脐上过一会,排出尿后腹痛即止。

治阴痛难忍、昏厥而唇青面黑者:用葱一束,除去根和葱叶,留葱白二寸,烘烤热后放在肚脐上,用熨斗烫,葱坏后又另换新,过一会,热气透入体内,手足温暖有汗出来就好了,再服四次葱汤。如果用熨斗烫,手足不变暖和,那么就很难治疗。

治虚脱危症:凡是大吐大泄之后,四肢冰凉,不省人事,有的与女子性交后,小腹和肾疼痛,出冷汗,昏迷不醒,如不及时抢救,则非常危险。先将葱白炒热贴在肚脐上,再将三到七根葱白擂烂,用酒煮后灌服,阳气马上回升。这是华佗发明的药方。

治急性胆道绞痛、小便不利,如果不及时抢救就有生命危险,用葱白三两,炒热后用帕包好,将两包交替熨烫小腹等气渗透到腹里气透后则愈。

治早期乳腺炎:用葱汁一两,立即服下,炎症即可消失。

治疔疮毒疮:将疮刺破,用老葱、生蜂蜜杵碎贴两个时辰,疔疮出来后,用醋水洗,神效。

治人身体上突然长出肉刺,或痛或发痒,即血壅,如不医治则必死无疑,将葱烧成灰后淋洗,再喝豉汤数杯,则病情自然好转。

山葱

【释名】茎细而叶大,吃起来很香,也就是野葱,山坡平地上都有生长。生长在沙地的叫沙葱;生长在水泽地里的叫水葱。山葱开白花,结的果实像小葱头一样大。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长期食用可以强智益胆气,将山葱煮水浸泡或捣碎外敷在局部。主治各种山中毒物刺伤,山中溪水的沙虱(shi),及箭伤等毒。

【功效主治】主治泄精。

胡葱

【释名】胡葱也叫蒜葱。形状像大蒜,是人工种植的,不是野生的。

【采集加工】八月间撒种,五月份收获,它的叶了像葱而根像蒜。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温中下气,消除积食使人食欲增加,并可杀虫,补利五脏气不足,治疗肿毒。长期食用会伤害神经损伤记忆,令人健忘,眼睛昏花,血脉不通,引发顽固性疾病。患有狐臭,虫咬的人,吃葫葱后转好。

【功效主治】主治各种肉毒,吐血不止,面黄肌瘦的人,用葫葱籽加一升水煮至半升后,冷了服下。

薤(xie)

【释名】又叫火葱。一根多茎,叶长得茂盛而根长得很大,它的叶形状像韭菜,但有剑脊,又是空心的,像小葱的叶子但又有棱,气味也象葱。二月开紫白色的细花,根像小蒜,一根有几颗,长在一起。

【采集加工】五月趁叶子还是青的时候可以挖出,否则根肉不饱满。它的根可以用来煮食、腌制和醋泡。

【性味】味辛、苦,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药入手阳明经,主治金疮溃烂、轻身、不饥耐老。强筋骨,除寒热,去水气,温暖中焦散结气,利于病人。将薤白捣碎涂在疮上,治各种疮,中风寒,水气肿痛。煮来食用可耐寒,调中补气不足,治慢性腹泻,令人健壮,壮阳恢复元气。另可散血通气,治胸部针刺一样疼痛,并安胎,利于产妇。还可治妇女赤白带下。骨刺卡咽喉,吃薤白后刺即吞下。薤有红色、白色两种,白的能滋补,红的能治疗金疮。同蜂蜜一起捣碎涂在烫伤、烧伤的患处,见效很快。但不能和牛肉一起吃,否则易生结石。

【发明与传说】安陆郭坦兄,患大肝病后,随即饭量大增,每天要吃一斛食物。五年后,家道贫困,沿街行乞,有一天肚子饿了,来到一个菜园里,吃了很多的菖(chang)头的大蒜,便觉得难受之极而倒在地上,随即吐出一大堆秽物,而后秽物渐渐减少。有人撮来饭倒在上面,即化成了水,但病人从此就好了。如此看来薤实、大蒜能化结石是很灵验的。

【附方】治突然中风,奄奄一息,或平时恶梦:用薤实汁灌入鼻孔中,就会苏醒。

治霍乱干呕、腹中大痛欲死:取薤实一把,水三升,煎到只剩下一半时服下,服用三次就好了。

治腹胀气痛:用薤白捣成汁喝,效果很大。

治拉红痢不止:薤实同黄柏皮煮水喝能治好。

治小儿痢疾:把菖头捣成泥,和以粳米粉和蜂蜜做成饼,烤熟后吃。

治产后各种痢疾:多煮些薤白来吃,再和羊肉一起炒来吃。

治胎动不安,腹内冷痛:取薤白一升,当归四两,五升水,煮到只剩两升时,分三次服下。

治各种鱼骨鲠在咽喉:将薤白嚼软,用绳子捆好,吞到被鱼骨鲠住的地方,然后把绳子拉出,鱼刺也随之而出。

治狂犬咬伤:取薤白捣成汁喝,并将它的汁涂在咬伤之处,每天涂三次,效果好。

治小儿误食钱物:将薤白煮熟后吃下,钱物随即就出。

【释名】又叫小蒜。家蒜有两种:它的根和茎都很小,瓣少较辣的,就是小蒜;它的根和茎都大,瓣多的,味辣而带苦的是大蒜。

【性味】味辛,性温,有小毒。

【功效主治】益脾肾,止霍乱吐泻,解腹中为安,消积食、温中调胃,除邪祛毒气、下气,治各种虫毒,敷在蛇虫咬伤处和沙虱疮上,有很好的效果。

【功效主治】主治心烦痛,解各种毒,治小儿发红疹。

【发明与传说】华佗看见一个人哽住吃不下食物,就叫店家取大蒜榨出两升汁叫病人喝下,立即吐出一条蛇,病人把蛇挂在车上,去拜谢华佗,看见墙壁北面挂着数十条蛇,才知道他的神奇。还有《奇疾书》一书说:人头上、脸上有火光,别人的手靠近就像火在烧烤,这是中了蛊毒。取大蒜榨汁半两,和着酒服下,即吐出像蛇一样的东西。由此看来,大蒜是治中毒的重要药物,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这一点。

山蒜

【释名】山蒜、泽蒜、石蒜都是同一种蒜,只是分别生长在山中、沼泽中、石头之间等不同的地方。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积块和妇女血瘤,用苦酒磨细后服下,治疗效果非常好。

【功效主治】泽蒜、石蒜都能温补下气。

【释名】又叫大蒜。它和小蒜的气味相似。张骞出使西域后,大蒜、胡荽才传入中原。因而叫胡蒜。而小蒜是中原本地所产。

【采集加工】大、小两种蒜,都在八月下种,三四月吃蒜苗,夏初则吃蒜苔,五月份则吃它的根,秋季收种。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效主治】主治归五脏,可散痈肿毒疮,除去风邪,消除毒气。又可下气消积食,化腐肉,去除风湿,破冷气,消腹部包块,扶正祛邪,通气温补,治疗毒疮、癣等病症。另有强健脾胃,助肾气,止霍乱吐泻引起的抽筋和腹痛,驱除邪气和瘟疫,疟疾引起的抽风和寒冷。敷伤风冷痛,治毒疮,蛇虫之毒,溪砂毒,沙虱毒。

【发明与传说】叶石林在《辟暑录》一书中说:有一个仆人在六七月骑马奔跑,忽然倒在地上将要断气。同行的王相叫人用大蒜和路上的热土各一把放在一起研碎,用一杯刚打来的井水调和取它的汁水,扳开牙齿灌进他的嘴里,不一会就苏醒过来了。李绛在《兵部手集方》一书中说:毒疮肿毒导致疼痛呻吟,不能睡卧,神智不清的,用独蒜两颗捣烂,和上麻油后厚厚敷疮上,干后便更换再敷。多次用此方法救人,没有不灵验的。卢坦侍郎肩上长疮,撕心胀痛,采用这种方法便治愈了。有李卜射后脑长疮久治不愈,卢侍郎给他介绍了这种方法也医治好了。葛洪在《肘后方》一书中说:凡是背上疮肿,可用独蒜横切一分厚,贴在肿头上,用梧桐子大的艾灸大蒜一百次,不知不觉红肿渐渐消退,多灸一会更好,不要太烫,如果觉得疼痛就拿开,蒜焦了就再换一块,不要损伤皮肤。

【附方】如果是用熟醋浸泡多年的大蒜更好,将大蒜捣乱用水服下,可治疗因中暑导致的昏迷不醒。捣碎贴在足心,可医治鼻孔流血不止。用大蒜和豆豉丸服下,可治大便突然猛烈出血。将大蒜捣成汁水后喝下,可医治吐血和心绞痛。煮成汁水喝下,可治疗角弓反张之症。和鲫鱼一起做成丸子吃,可治胸闷胀满。和蛤粉一起做成丸子吃,可消水肿。同黄丸子一起吃,可治腹痛。捣成膏敷在肚脐上就能通达下焦消水,利于大小便排泄。贴于足心,治急性腹泻,止鼻孔出血。放入肛门中,能使幽门通畅,治疗关格不通,但多吃了会损伤人的眼睛。

治腹胀:大蒜装入自死的黑鱼肚里,再用湿纸包好,放在火中煨熟,蒜连同鱼一起吃。忌放椒、盐、葱、酱,多吃自愈。这种方法有人试过,并非夸大其辞。用灸的方法治背上发疮。凡觉得背上有硬肿块疼痛,先用湿纸贴寻疮头,再用大蒜十颗,淡豆豉半合,乳香一钱,研细,根据疮头的大小,用竹片做个圈围起来,将药填在圈内,填至分两厚,用艾灸,由痛灸到痒,再由痒灸到痛,以一百次为一疗程。这种方法与蒜钱灸法有相同的功效。

治疔肿恶毒:用门臼的灰一撮筛细,用独蒜和蒜苔蘸成灰擦疮口,等疮自然冒小汗后再擦,不久红肿便消散了。即使是背上硬块红肿,也可以擦。

治腹部胀满,大小便不通:独蒜烧熟后去掉蒜皮,用布裹好放入肛门,胀气立即能通。

治干湿霍乱转筋:将大蒜捣碎涂于足心上,立愈。

治气肿:用大蒜、田螺、车前子各等份,熬成膏摊贴在肚脐上,水即随大小便排泄出去,几天就能痊愈。

治痢疾伴饮食不进或呕不能食:用大蒜捣烂贴于足心,也可掩贴在肚脐上。

治妇女阴部红肿发痒:用大蒜水洗阴部,有效时停止。

治中闭口椒毒,气滞欲死:把蒜煮来,就能治愈。

治鱼骨头卡在喉咙里:用独蒜塞在鼻孔里,鱼骨头自然就出来了。

芸苔

【释名】也叫油菜。它的籽可以榨油。九十月间插种,长出来的叶子形状颜色有点像白菜。

油菜开黄色的小花,花有四瓣,像芥花。结荚收籽,它的籽也像芥籽,呈灰赤色。

茎叶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丹毒,乳房肿块,破腹内痞块结血。治产后贫血及瘀血。煮来吃治腰脚麻木。捣叶涂于女人乳房疗肿块。治瘭(biao)疮,豌豆疮,散血消肿,伏蓬砂。芸苔破血,产妇宜食。

【发明与传说】孙思邈说:贞观七年内江县令因饮酒过量,夜间感觉四肢骨肉疼痛,次日清晨头痛,额角上发丹如弹丸,肿痛,到中午肿得厉害,眼睛都睁不开。再过一天几乎会死。我想到本草所载芸苔可治丹毒。于是取芸苔叶捣烂来敷,马上就消了红肿,灵验如神。也可以捣汁来服用。

【性味】味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男子梦中遗精、与鬼交合。取它的油敷头,会让头发长黑,通滞血,破冷气,消肿结,治难产,产后心腹部各种疾病,赤丹热肿,金疮血痔。

【附方】治手足瘭疮:此疮常长在手、脚、肩、背上,密密麻麻像红豆,剥破它有汁渗出。用芸苔籽煮水服一升,并且多吃晒干煮熟的芸苔菜,吃时加少量的盐、酱。冬季用芸苔籽研水服。

治泻下血色鲜红,腹痛日夜不止:用芸苔叶捣烂取汁二合,加蜂蜜一合,温服。

治产后失血过多而晕厥:用芸苔籽、生地黄各等份,每次三钱,姜七片、酒水各半盏,童子尿半盏,一起煎至七分,趁温服下,产妇就会苏醒过来。

治产后恶露不下,血结心中:用炒过的芸苔籽、当归、桂心、赤芍各等份,研为末,每次用酒服下二钱,便能排出胞宫内遣留的余血和浊液。

治大便下血:用生芸苔籽、甘草炙一起研为末,每次服三钱,用水煎来吃。

治偏头痛:用芸苔籽一分,大黄三分,研为末,吸入鼻中,很快就会好。

治扭伤骨节:用芸苔籽一两,炒黄米二合,龙骨(蛇骨)少许研为末醋调成膏,摊在纸上,敷贴骨节扭伤处。

治小儿天钓:芸苔籽、去掉皮尖的生乌头各两钱,研为末,用水调和后涂在头顶上。

胡萝卜

【释名】根有黄色,红色两种,带点蒿气,五六寸长,大的有手握满那么粗。三四月茎,高二三尺,开碎小的白花,像伞的形状,胡萝卜籽有毛,是褐色的,它的气味有点像萝卜,因是元朝时从西域引进来,所以得名胡萝卜。

【性味】味甘、辛,性温,无毒。

【功效主治】主要是下气调补中焦,利胸膈和肠胃,安五脏,增强食欲,对人体有利没有害。

【功效主治】主治久患痢疾。

芹菜

【释名】芹菜有水芹、旱芹两类。水芹生在沼泽的边上;旱芹则生在陆地,有红、白两种。一般二月长出幼苗,它的叶子成对生长。它的茎上有棱,中间是空的,它的气味芬芳。五月开出细小的白花,它是对人身体有益的菜。

水芹

【性味】味甘,性平,无毒。

【功效主治】主治女子大出血,且有止血养精,保养血脉,强身补气的功效。令人身体健壮,食欲增强。捣水芹汁服用,又可去除暑热,医治结石。饮它的汁后,小儿可以去除暴热,大人可治酒后鼻塞及身体发热,又可去头中风热,利口齿和滑润大小肠。同时还可解烦闷口渴,妇科出血及白带增多和痈症、五种黄疸病。芹菜和醋一起调和吃,不损牙齿。红芹是害人的,不可以吃。腹有包块的人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