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谋略全书
10406900000028

第28章 社交之法——左右源逢(13)

以情动人的语言不一定富于文采,却能够润物无声;以情动人的语言不一定词藻华丽,却能够让人如沐春风;以情动人的语言不一定长篇大论,确是字字珠玑,句句暖心。许多充满真情的话语虽然是只言片语,却蕴藏着丰富情感和人生理念,折射出了原本的生活底色。它们是如此美丽,如此温馨,值得我们将之珍藏心底,一生都难以念怀。

有首歌唱得好:“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动,和心爱的朋友热情相拥,让真心的话和开心的泪在你我的心里流动。”

对待朋友充满真情,说话以情动人,不仅会让现有的友谊长存,也会为你赢得更多的朋友。

结交贵人

中国有“贵人”之说,是一种在你的人生中出现的“值得尊敬之人”的意思。贵人没有身份高低贵贱之分,没有职业行业和地域之别,富贵的人可以是你的贵人,贫穷的人也可以是你的贵人;地位显赫的人可以是你的贵人,地位卑微的人也可以是你的贵人;熟悉的人可以是你的贵人,陌生的人也可以是你的贵人。从小处说,贵人是在你口渴时,给你递来一碗水的人;在你寒冷时,为你送来暖衣的人;在你迷路时,为你指路的人;在你烦恼时,给你解忧的人……。从大处来讲,贵人是在你陷于困境时,能为你慷慨解囊的人;是在你事业起步时,能助你成功的人;是在你绝望时,点燃希望之火的人……

儒家大师荀况说:“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综观古今,那些成就大事的人无一不是“善假于人”的能手,“攀龙附凤”的高手。

那些堪称是“龙”“凤”的“贵人”,因为地位高,声誉广,有着常人难望其项背的大能量,他们在谈笑之间,便会使看起来非常棘手的事情轻松“摆平”。然而,“贵人”也有常人的需求,只要我们巧用心思,掌握诀窍,“攀龙附凤”并非难事。真正乘上“贵人”之龙,我们就会呼风唤雨,大有作为。

社会上成就大事业的人之所以能够把事情做得圆满,其实,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个人本身有什么出类拔萃的异能,也许他同你我一样,只是个极为平凡的人,只不过是善于团结一些人为己所用罢了。所以,从广义上讲,无论是朋友,还是对手,你都可以借用他们的才力成就自己的事业。

当然,借助不等于依赖,还要在接受“贵人”帮助的同时,施展自己的才能,发挥自身的优势,这才是把握历史性机遇的关键性一步。

米歇尔是一位青年演员,刚刚在电视上崭露头角。他英俊潇洒,很有天赋,演技也很好,开始时扮演小配角,现在已成为主要角色演员。从职业上看,他需要有人为他包装和宣传以扩大名声,因此需要公关类型的公司为他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刊登他的照片和撰写有关他的文章,增加他的知名度。可要建立这样的公司,米歇尔拿不出那么多钱来。偶然的一次机会,他遇上了莉莎。

莉莎曾经在纽约一家最大的关系公司工作了好多年,她不仅熟知业务,而且也有较好的人缘。几个月前,她自己开办了一家公关公司,并希望最终能够打入有利可图的公共娱乐领域。到目前为止,一些比较出名的演员、歌手、夜总会的表演者都不愿同她合作,她的生意主要还只是靠一些小买卖和零售商店。此刻,她与米歇尔是一拍即合,联合干了起来。米歇尔成为了她的代理人,而她则为他提供出头露面所需要的经费。他们的合作达到了最佳境界。米歇尔是一名英俊的演员,并正在电视剧中频频出现,莉莎便让一些较有影响的报纸和杂志把眼睛盯在他身上。这样一来,她自己也变得出名了,很快为一些有名望的人提供了社交娱乐服务,他们付给她很高的报酬。而米歇尔,不仅不必为自己的知名度花大笔的钱,而且随着名声的增长,也使得自己在业务活动中处于一种更加有利的地位。

每个人从婴儿到少年,由少年到青年、壮年、老年,都处在社会的联系之网中,既需要别人帮助,也应该帮助别人。“人人都奉献一点爱,这世界会更美好!”在社会联系之网中,每一个人都得与外界各行各业的人接触,有很多事情必须求助于他人完成,或与他人合作来完成。人和人之间总是有着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关系,其中的贵人关系是重要的一种。

贵人是在有形或无形之中将希望、鼓励、辅助,投入你的意识里,激活你的精神世界,使你的各种能力趋于锐利。常理是,一个人的力量有多大,不在于你能举起多重的石头,而在于你能获得多少人的帮助。任何人一跨入社会都应该学会接人待物、结交朋友,尤其是结交贵人的方法,从而在成功的路上尽快尽早地到达预定的目标,否则,单枪匹马绝对难以发展到成功的地步。

当你遇到困难时,通常会想到请朋友,尤其是需要贵人帮助。请试想一想,你如果一个朋友也没有,遇到困难想找人帮忙时,却没法向任何一个人开口,这样的情形会比你遇到的困难更糟糕,对你的打击也更大。特别是你在创业中,或是事业正处于成功的前夕,遇到了困难或是意外的事,已远远超出你的能力范围,你面临的或是不能继续创业,或是已付出的精力、财力的事业将半途而废,这时,如果有贵人帮你一把,你就能获得成功。

在现实生活、工作中,你不可避免地要与人打交道,或是亲朋好友,或是上司同事,或是与陌生人,从不相识走向相识。人生是一篇大文章,有时借助贵人帮助,可以把这篇文章写得气势磅礴,有时你没有意识到你给予帮助的人会因为条件变得更好了,会成为你的贵人,给予你一定的帮助,使你的命运出现新的转机。

柏年在美国的律师事务所刚开业时,连一台复印机都买不起。移民潮一浪接一浪涌进美国时,他接了许多移民的案子,常常深更半夜被唤到移民局的拘留所领人,还不时地在黑白两道间周旋。他常开着一辆掉了漆的宏达车,在小镇间奔波,兢兢业业地做着职业律师,终于有了成就。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念之差,他用全部资产投资的股票却几乎亏尽。更不巧的是,岁末年初,移民法又再次修改,移民名额减少。顿时门庭冷落,他没想到从辉煌到倒闭几乎只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事。

这时,柏年收到一封信,是一家公司总裁写的:愿将公司百分之三十的股权转让给他,并聘他为公司和其他两家分公司的终身法人代理。他不敢相信天上真的掉下馅饼,就找上门去,总裁是个四十开外的波兰裔中年人。

“还记得我吗?”总裁问道。柏年摇摇头,总裁微微一笑,从硕大的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块钱汇票,上面夹着的名片,印有柏年律师事务所的地址、电话。柏年实在想不起有这一桩事情。

“十年前,在移民局……”总裁开口了:“我在排队办工卡,排到我时,移民局已经快关门了。当时,我不知道工卡的申请费用涨了五美元,移民局不收个人支票,我又没有多余的现金,如果我那天拿不到工卡,雇主就会另雇他人了。这时,是你从身后递了五美元过来,我要你留下地址,好把钱还给你,你就给了我这张名片。”

“后来呢?”柏年渐渐地回忆起来了。

“后来我在这家公司工作,很快我发明了两项专利。我到公司上班后的第一天就想把这张汇票寄出,但是一直没有。我单枪匹马来到美国闯天下,经历了许多冷遇和磨难。这五块钱改变了我对人生的态度。所以,我不能随随便便就寄出这张汇票……”

这个故事颇具传奇性。传奇中又带有偶然性,只要这种偶然性可能存在,就会成为人生的重大转机。试想一下,如果柏年未用五美元助人,他怎么可能会受到总裁那么大的恩惠呢?尽管他起初不是有意的,但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种无意间的助人行为,带来的是贵资之助后的成功。

1922年秋天,从山东来京城求学的李苦禅在北大中文系学习,后考取了北京国立艺专西画系。为了更快地提高艺术造诣,他还拜齐白石为师,开始了含辛茹苦的艺术生涯。然而,自从考上“国立艺专”后,李苦禅仅接到家里寄来的十元大洋,一贫如洗的父母再也借不到钱来供他上学了,他的生活陷入窘境,不仅无力缴纳学费,甚至连穿衣吃饭的钱都没有。在朋友的帮助下,他拉起了人力车。一次,他拉了一夜车,翌日天刚亮时,他正准备到西四牌楼交车,忽听见背后有人高叫:“人力车!”他忙转身朝发出喊声的方向跑去。待到走近,他才看清,师傅齐白石老人在一个青年的搀扶下站在他面前,他大吃一惊,扭身就要躲开,身后却传来白石老人的喊声,让他送回家。

李苦禅的心吓得“怦怦”直跳,他神色慌张地把车转了回来,拉起白石老人。一路上,白石老人默默无语,李苦禅几乎能听见老人那细微的鼻息声。他终于憋不住了,怯怯地问:“先生,您生俺气了吧?”“我生你啥子气?”白石老人轻轻地回答。

“俺拉车,给您丢脸了。”“丢脸?丢谁的脸呀?老夫早年当过木匠,难道我也丢脸吗?我是看你拉车心里难过呀!”白石老人一句话说得李苦禅的鼻子发酸,泪水模糊了双眼。

后来,为了帮助李苦禅,齐白石特挑选了他的一些字画,亲笔题款后让他送到画店卖掉,以资助他完成学业。白石老人曾在他的一幅画上题诗赞道:“论说新奇足新奇,吾门中有李生殊。须知风雅称三绝,廿七华年好读书。”

在白石老人的帮助下,李苦禅的大写意艺术日渐纯青,终于在1925年夏天北京国立艺专毕业生画展上崭露头角,成为北京师范学校和河北省立师范学校的兼职教授,结束了他艰辛的学子生涯。

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所以,假如你是一匹“良驹”,一定要善于寻找能够助你驰骋千里的“贵人”伯乐。

人际交往的无形墙

在你看起来,似乎谈话双方之不同点乃在于年龄、地位和性别。可是在一切其他的情形之下,这种障碍是能够消除的。对于你第一次所遇到的人,你不会跟他像和你多年老友说话时那样熟不拘礼的;这或许是因为你所与他谈话那人的兴趣对于你完完全全是陌生的,或许是因为他的知识比你高超或较你低劣。你与这些人谈话时之目标,应与他们格外亲密,以使你们在共同事物上的兴趣会大大地增加起来。

如果我们观察那些自负又不擅于交际的人,不难发觉他们往往自以为是地强迫别人接纳己见,使得他人苦于与其交往,于是渐渐淡化彼此间的友谊,这种现象常见于上司与部属之间,一般说来,部属常由于职务较低的关系,或是自认为不擅交际而克制自己的情感,于是处于被动地位。而主管则因职位高、具有高度自信,便易于严肃刻板,不愿屈高就下、降尊临卑与部属亲切往来,以维护“主管”形象。如此一来,便妨碍了两者之间的交往,甚至因此难以建立起工作上的默契。

其实,说话不需要唠叨,只要能抓住重点,便可达到预期的效果。也不必刻意讨好对方,只要研究谈话内容,能够抓住对方心理,往往一句话就能促进彼此的友谊。

“交往有深有浅”,不必过分要求公平待遇。传统观念一向要求人们尽力做到“兼善天下”,尽心尽力获得每个人的好感,因此总设法寻求一视同仁的方法。然而,人皆有好恶之心,即使自我勉强也很难平等。平心而论,在办公室中是否真能以同等的心态面对每位共处的同事,相信大部分人都无法肯定回答。

其实,交往有深浅并非错误。与亲密的好友相处,必须投注相当的精神与情感。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勉强自己以全副精力维系与每个人的情感,试想如此侧重人情又有何余力处理事务呢?

再说,交朋友是双方面的感情交流,若只是单方面的投入感情,则可能造成误会、干扰的情形,反而令对方产生困惑及不信任。譬如单方面地刻意与上司交往,却得到冷漠的回应,或许上司以为你为了升迁而巴结,一旁观看的同事则误会你谄媚逢迎。如此岂非得不偿失,反倒使双方陷入猜忌、疑心之境?因而,不论与上司、同事或部属交往,皆应视情况而论,如对方能乐于接受自己为好,则可继续深交,否则大可保持点头之交。若一味使自己局限于“公平的人际关系”的桎梏中,则有限的时间、精力将限制你进一步接近真正相契的朋友。

因为交往是靠双方面的情感交流,所以付出与获得是相等的。为追求健康美好的人生和获得知心好友,首先必须舍弃“希望所有人都喜欢我”的观念,以自我的好恶为交往准则,一旦遇到值得珍惜的好友,便应好好表现自己的热情,把握交往的机会。

四、顺势而为一变百通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识时务,就是要认清形势,适时而动,顺势而行,与时俱进。管子说:圣人只能顺应时势而不能违背时势。聪明的人虽然善于谋划,但总不如顺应时务更高明。真正的成功者是:变死路为活路,变绝境为希望。人世间有许多事,离不开这一个变字,一变则通,三变则活,九变则大成也。

不求完美的处世心态

有人追求完美,眼里容不得半点瑕疵,有人懂得知足,永远感叹上帝给他的太多。其实二者并不冲突,追求完美的人能在成功时精益求精,迈上新台阶;懂得知足的人能在失败时自我安慰,树立新目标。所以没有必要去划清“求全”、“求半”的三八线,懂得“盛求全,衰求半”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

何为“盛求全”?年轻即盛,成功即盛,拼搏之时也为盛。盛便意味着我们有充裕的时间和充足的精力,此刻应该追求完美。求全非求过,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那就是你心中的完美乐园。目标过于不切实际只是浪费时间,绝不是我们所说的求全。有了心中的完美乐园,你便会充满动力地前进,一路上披荆斩棘。偶尔也会有些绊脚石,但是你要知道,你有时间,有精力,为了心中的那片世界你一定要对自己高要求,劈开那块绊脚石,勇往直前。

站在成功的山峰上时,要求全,精益求精会让你找到更高的胜利。一位征服了无数座险峰的登山者,曾多次向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挑战,屡次的失败都未使他放弃,当人们询问他原因时,他只是淡然一笑:“Because its there。”因为它在那儿,因为我追求完美。正是这种求全精神让他征服了无数座山峰,一步步迈向新胜利;正是这种求全精神让他为了超越自己攀上珠峰而孜孜不倦。求全能给人动力,求全能让人进取。如果没有求全精神,刘翔还会成为奥运赛场上的“亚洲飞人”吗?

盛时求全,因为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可是如果衰时也求全,那就成了固执,得不偿失。智者的选择是衰求半,半即知足,知足而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