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外国元首们的那些红尘往事
10400400000014

第14章 吸引美女的磁石——普京(2)

柳德米拉每次给普京送礼物都是精挑细选,但常常是什么都不送。柳德米拉喜欢买些比较实用的礼物,比如领带呀衬衣呀什么。但她没有什么耐心,不会提前好久买好礼物,很长时间后才送出。普京和她就不一样,他有足够的耐心,总是能给她带来惊喜。

柳德米拉回忆说:“还记得有一次生日,当我醒来时,发现床头放着一串金项链和一只十字架。我好高兴,为自己有这样一个有心的男人而感到高兴。原来他早在两个月前就准备好了礼物。当时,我们一起去了耶路撒冷,他在那里买了这只十字架,并开过光。”

看得出,结婚后的普京和柳德米拉之间,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伉俪情深”。

柏林岁月

在柳德米拉的记忆中,她和普京结婚之后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是在德国柏林度过的。当时普京被派往柏林工作,柳德米拉和孩子也一同前往,他们住在国家给他们租的一幢德国公寓里。

公寓和普京的办公室只有一墙之隔,从家里走到办公室也就几分钟的路程。普京上班的时候,柳德米拉就在家里照顾他们的第一个女儿玛莎。后来,他们又有了第二个女儿卡佳。普京那个时候的心思都在孩子身上,经常从办公室的窗户朝家的方向眺望,他特别想见到他的女儿。而回到家后,他总是抱着女儿,一会儿抱抱这个,一会儿抱抱那个,亲热个不停。有时候孩子还被他的胡须扎得哭闹起来呢。

周末的时候,普京经常开着他的那辆公车——一辆白色的拉达牌轿车,带着全家到郊外呼吸新鲜空气。那是全家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候,孩子们在草地上奔跑、嬉戏,两个大人并肩坐在草地上,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1989年,柏林墙倒塌了。他们结束了在德国的生活,回到了列宁格勒。那个时候,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变数,他们不知道未来将会是什么样子。当时,柳德米拉就在列宁格勒大学的外语补习班上教德语,而普京则在列大做着校长助理的工作,并从此开始向仕途进军。2000年,普京成功当选为俄罗斯总统,柳德米拉也成了克里姆林宫的女主人。

第一夫人的个性魅力 柳德米拉温文尔雅,雍容大方,是那种不出风头、注重家庭生活的贤内助。

作为第一夫人,免不了要经常面对记者。时常有人问她,身为第一夫人,是不是觉得很难,会不会因身份的转换而改变生活习惯、兴趣和爱好?柳德米拉这样回答,第一夫人首先是妻子,她应该分担身为国家领导人的丈夫的喜与忧,当然,也包括对国家前途的巨大责任感。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柳德米拉总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对此,她在一些场合也有过“抱怨”,她认为,第一夫人只是个普通人。她有自己的习惯、观点、爱好和情感,有自己的工作和计划。

柳德米拉说:“生活总是带给我们种种惊喜,我们不断回答着同样的问题:这到底是考验还是诱惑?无论置身何处,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经受住考验、抵制形形色色的诱惑。对我来说,这至关重要。”柳德米拉总是保持自己的本色,在生活中肩负自己的责任,并量力去完成。

作为第一夫人,柳德米拉没有自己的形象设计师,这在其他国家是不可想象的。哪个国家的第一夫人没有自己的一个班子作为形象顾问?但柳德米拉就没有。她总是凭直觉来选择服饰,而不是通过翻看时装图书、咨询时装顾问来捕捉时尚。她所有的衣服都是在俄罗斯订制的,有时她也购买成衣。与朋友聚会时,她也总会与他们讨论时尚的话题。

柳德米拉还十分关注国内外重大信息,并对许多诸如教育、文化等社会性的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柳德米拉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上网和看电视。她喜欢戏剧,但很少去剧院。她认为,现实生活同样充满戏剧性,蓄积着多种情感。

和普京一样,柳德米拉也喜欢音乐。她认为,音乐是生活的重要点缀。和总统不一样的是,她更喜欢俄罗斯流行音乐和歌手。老友聚会时,情之所至,她偶尔也会高歌一曲。她对音乐的喜好无章可循,只要旋律动听,就会饶有兴致地听下去,尤其是对一些经典的浪漫曲百听不厌。

作为第一夫人,柳德米拉参与社会活动的记述也经常见诸报端,

柳德米拉本不是一个爱抛头露面的人,但跟普京一起参加外事活动却是总统夫人的分内之事。对此,柳德米拉一次对记者们说:“前几年,普京是异常忙碌而充实的,我跟着他频繁出访。在访问过程中,他有他的工作,我也有自己的安排。”

自担任俄罗斯总统以来,普京独特的个性魅力就成了众多时尚女性关注的焦点,他的刚毅、睿智,一时成为俄罗斯女性择偶的标准。他与第一夫人柳德米拉的爱情故事更是被人们广为传颂,成为盛极一时的佳话。

俄罗斯“第一美女”挑战“第一夫人”?

法国总统萨科齐在任期内闪电离婚又闪电结婚的惊人之举在世界政坛也许“前无古人”,但或许并非“后无来者”。俄罗斯媒体爆出惊人秘闻,俄总统普京在2008年5月卸任以后,已经与“第一夫人”柳德米拉·普京娜离婚,而他将很快有一位新伴侣——有俄罗斯“头号性感运动员”之称的阿丽娜·卡巴耶娃。阿丽娜·卡巴耶娃时年20多岁,是俄罗斯家喻户晓的艺术体操冠军、杜马美女议员。

从2006年开始,坊间陆续传出两人私通的绯闻。2007年12月的俄国家杜马选举中,卡巴耶娃以“统一俄罗斯党”党员的身份当选国家杜马议员,并被西方媒体誉为“普京宝贝”。

2008年,俄罗斯一家报纸报道了一个在莫斯科越传越盛的“小道消息”:普京和柳德米拉的婚姻在两个月前已经结束了,只是他们还未正式对外公布。

当上总统之后的普京在私人生活方面一直非常低调,柳德米拉只是尽职地履行“第一夫人”的职责,但公众对普京的婚姻生活知之甚少,此前也未曾出现总统夫妇不合的任何报道。

不过,这次的离婚传闻也是“事出有因”,2008年4月6日普京在黑海旅游胜地索契接待美国总统布什和他的夫人劳拉时,公众发现作为“第一夫人”的柳德米拉却没有出现。

传闻称,自从卡巴耶娃代表俄罗斯参加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她和普京就相识了。

事实上,总统普京与卡巴耶娃之间的“绯闻”已在俄罗斯民间流传了一段时间,还曾有目击者看到普京与卡巴耶娃在一家莫斯科高级餐厅中互相接吻,显然双方感情已到了十分深厚的程度。

更令人惊讶的是,俄媒体援引内幕人士的话称,尽管普京刚刚“离婚”2个多月,但他将在2008年6月中旬“闪电结婚”。据俄媒体称,普京将于6月15日举办一个盛大婚礼,正式迎娶卡巴耶娃,而那时普京的身份已经是俄罗斯总理。据称,婚礼地点定在普京的家乡圣彼得堡市,整个婚礼将极尽奢华。

当记者就普京“婚变”传闻向俄罗斯官方求证时,克里姆林宫拒绝发表任何评论。另外,俄罗斯官方解释称,不久前普京会见布什夫妇时柳德米拉没有在场,是因为柳德米拉已接受约旦国的邀请。

国家杜马发言人称:“我第一次听说这事,因此我不能对任何新闻发表评论。对我个人来说,我没有发现国家杜马议员阿丽娜和普京总统之间有任何浪漫关系。但如果这是真的,将是一件大喜事。”

普京将与卡巴耶娃“闪婚”的报道在俄引发轩然大波。许多人都对此持怀疑态度,一些人甚至推测这很可能是某个迟来的“愚人节新闻”。

对于此种报道,普京和卡巴耶娃都反应十分激烈。“我是清白的,报道没有一个字是真的!”面对关于自己“离婚要娶体操玉女”的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严厉怒斥说。普京指责说,“傲慢又充满情色幻想”的媒体侵入了他的私生活,“社会大众有权知道公共人物的生活,但也要有个限度。”

这篇报道的始作俑者———俄罗斯《莫斯科记者报》已经停刊,并将在不久确定“新理念”后复刊。

卡巴耶娃的新闻秘书奥夫奇尼科娃表示,如果《莫斯科记者报》不推翻这篇报道,卡巴耶娃将把它告上法庭。

然而,在2009年12月,美国媒体又爆炒俄罗斯总理普京与前奥运艺术体操金牌得主卡巴耶娃的“绯闻”。报道称卡巴耶娃2009年5月诞下的男孩正是普京的私生子。

以煽情、八卦闻名的美国《纽约邮报》说,时年26岁的卡巴耶娃5月在莫斯科诞下男婴,取名迪米特里。这个孩子就是普京的私生子。其中一家网站更是言之凿凿:“这个故事中最让人起疑心的部分在于,没有一个俄罗斯主要媒体报道了卡巴耶娃生子的消息。”这家网站以此为证据,认定卡巴耶娃生下的男孩就是普京的私生子。

然而直到卡巴耶娃在接受俄罗斯版《时尚》杂志采访时,才首次正面辟谣——原来,这名传说中的“普京私生子”不过是卡巴耶娃的亲侄子!

相关链接:

少年普京轶事

替好友揪女生小辫子

在第281中学上学时,和普京最要好的朋友是同样来自第193中学的沃洛佳·伦津和斯拉娃·雅科夫列娃。伦津和普京是同桌,而坐在他们前面的是斯维特兰娜·波塔普丘克和拉娅·列舍特尼科娃。

斯维特兰娜回忆说:“很显然,伦津喜欢拉娅。但是,他却不敢动手揪她的小辫子。因此,他就求自己的好朋友普京:‘沃洛佳,你来揪!’有时候,普京就按照伙伴的要求去做,然后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如果不是我亲耳听到,根本猜不到是他干的。”

斯维特兰娜认为,正是这种性格,决定了普京最后成为一名出色的克格勃特工。而伦津虽然也曾想过要当间谍,但是他的性格决定他无法胜任这样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普京从小立志搞谍报

列宁格勒第281中是列宁格勒工学院附属的试验化学中学,其特点就是学习科目以化学为主。通常情况下,每天都有一节化学课,而星期五则要上五个小时。

中学毕业前一年,几乎所有学生都已经明确了将来会干什么。而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中学毕业考试同时也将决定其将在什么样的大学继续学习。

在谈到普京当时可能的想法时,同班同学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指出,总统从童年时期起,就已经立志要当一名谍报工作者了。而他们的论据似乎非常充分:在中学时代的照片中,很少能够找到沃洛佳·普京的身影,这表明他始终在有意识地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斯维特兰娜·波塔普丘克告诉记者,“伟大卫国战争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想当间谍是非常普遍的想法。为此,不仅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必须精通相关的外语知识。除此之外,“行为狡黠”也必不可少。而在普通的学校,这方面的教育明显不够。正因为如此,普京才从原来就读的第193中学转到了第281试验化学中学(在俄语口语中,“化学”也有“狡诈行为”之意)。

中学时代就曾“闹民主”

众所周知,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上学期间就开始“闹民主”,曾因受到不公正待遇而和学校、老师展开斗争,并且获得最终胜利。

和自己的前任一样,普京总统也在中学时代接触了“民主”思想,他所在的10年级B班也成了唯一一个班主任老师遭到“弹劾”的班级。因此,普京在中学度过的最后一年,几乎是在没有成人监督的情况下度过的。

安娜·米哈伊洛娃目前是一家很有名的古玩店副总经理,她上学时曾负责10年级B班的考勤、成绩登记工作。

在安娜的记忆中,普京的学习成绩并不十分突出,尤其是对数学和化学不太感兴趣,两门课程的成绩也只是达到及格水平。“普京最喜欢、成绩最好的课程是德语,我当时经常向他求教。”除此之外,普京还对文学、历史以及社会学等科目也很喜欢。

普京从来不参加班级的社会活动,但是却愿意做“政治宣传员”,而且谈起政治来总是头头是道、滔滔不绝。每次他谈起政治问题,也都会吸引大家的注意力,而他会为此尽力做好非常详细的准备工作。

一次课间休息时,同学们要求普京来个“非常时事开讲”,但是遭到拒绝。可是上课之后,他开始就这个话题向老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当老师醒悟过来的时候,课堂提问时间已经过了。

喜欢同学们叫自己小名

尽管身居高位、工作繁忙,但是普京并未疏远往日同窗。相比之下,同学们也更愿意叫他小名“沃洛佳”,而不是以“总统”或者大名相称。

普京的同学斯维特兰娜·波塔普丘克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说,如果自己有机会重见普京,将直接叫他“沃洛佳”。

而另一位同学安娜·米哈伊洛娃的想法也一样。在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的前一年,安娜曾经偶遇普京。那时他虽然还不是总统,但也已是高高在上的实权人物。当时,安娜没有多想,就直呼“沃洛佳”。而普京对此没有任何反感,并为这次意外的相逢感到非常高兴,兴奋地和安娜聊起了家常。

当时,安娜高兴地告诉老同学,自己已经做了奶奶;而普京则惊讶地说:“你真行!我的两个女儿还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