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看的艺术史
10386700000048

第48章 切利尼和他的珀耳修斯青铜像

在意大利,以前有一个叫本韦努托·切利尼的人很出名,因为大家都知道他是意大利最好的金匠。他用金子、银子,还有珍贵的宝石做出来的东西都特别好看,以至于他的所有现存的作品都陈列在博物馆里,而且都被认为是无价之宝。

虽然切利尼是一个金匠,但他坚信自己也可以做出优秀的雕塑作品。虽然他总是吹嘘自己的才华,但是他雕刻出的青铜像就跟他雕刻前说的一样好,因此他每次都能得到夸赞。

切利尼住在佛罗伦萨,当时的佛罗伦萨公爵希望他雕刻一座展示珀耳修斯杀死美杜莎场景的青铜雕像。首先,切利尼全力以赴的花了很长时间,直到雕刻出了一个他自己非常满意的黏土模型——珀耳修斯的黏土模型。然后,他才开始铸造青铜像。

现在的雕塑家如果雕刻青铜雕像,只需要做一个黏土模型,再把模型送到专门铸造青铜像的铸造厂铸造就可以了。现在的雕塑家不用再操心铸铜的工作,只用全心雕刻好黏土模型就可以了,所以他们比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切利尼雕刻的杯子家轻松很多。因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家,比如切利尼,他们不仅要先雕刻出黏土模型,然后还得自己铸铜。对于大部分雕塑家来说,铸铜这项工作通常都是很困难的。

切利尼要塑造的珀耳修斯与美杜莎的雕像,尺寸要比真人还要大很多。当时很多的佛罗伦萨人认为,这么大的青铜雕像对于金匠切利尼而言是不可能成功的。就连佛罗伦萨公爵也说,常常做小珠宝的金匠想铸出这么大的一座青铜雕像,恐怕是十分不明智的吧。

然而,各种议论和不信任的声音反而激发了切利尼更加渴望造好这座青铜像的激情。铸铜阶段,他先修了一个用来熔化青铜的熔炉。然后他挖了一个地窖,把模具放了进去,再从地窖外面挖了几组导流沟通到里面,熔化了的青铜就可以通过导流沟流到模具上。接着再慢慢冷却、硬化。等到青铜冷却之后,青铜像就做成了。为了简化工作,切利尼先铸造了雕像中的美杜莎的部分,结果证明这部分雕像的制作很成功。

切利尼接下来就要开始铸造珀耳修斯了。因为珀耳修斯像非常巨大,再加上形状也很奇怪,所以这部分的制作非常难。因为要熔化更多的青铜,熔炉的火要烧得特别旺,以至于把切利尼家的房顶都烧着了,可是切利尼还要拼命地保持熔炉有足够高的温度。由于实在过于疲惫,他在工作中突然病倒了,只好躺在床上休息,口头指挥助手们按照他的指示做。这时的他觉得自己的病情非常严重,以至于觉得自己就快要死了一样。

助手没过多久就来到切利尼休息的房间,告诉他雕像做坏了,因为青铜没有正常的熔化。一听到这个情况,切利尼不顾自己生着病,就立刻从床上跳了下来冲到熔炉旁边。切利尼本来就是脾气火爆的人,现在他又被助手们的愚蠢弄得火冒三丈,以至于切利尼每说一句话,他的助手们就被吓一跳。

接着一场暴雨袭来。切利尼派了两个助手去取木材,把熔炉的火加大起来。高温上窜的火苗又把屋顶第二次给烧着了,切利尼只好命令其中的几个助手负责支起木板和毯子挡雨,而他和其他助手则一起用长长的铁棒不停地搅动青铜溶液,直到浓度合适为止。

就在这时,一道强烈的亮光突然闪过,接着他们听到了爆炸的声音,所有人都吓得动也不敢动。切利尼发现熔炉的盖子被炸开了,青铜液的液面在不断翻滚、冒泡。于是他当机立断,立刻命令打开导流沟,让青铜液流到地窖中的模具中去。

刚开始青铜液流动起来不怎么顺畅。切利尼在仔细分析和查找原因后,认为是熔炉的温度太高,从而破坏了青铜中与铜混合在一起的一种金属。因为如果没有了这种金属,青铜液就不容易流动了。这个问题切利尼又是怎么解决的呢?我估计你肯定猜不到。

切利尼把家里所有的锡锑合金如碗啊、盘子啊、碟子啊什么的全都扔进了熔化了的青铜液里。锡锑合金是一种质地柔软的金属,当时主要用来制作碗盘。被扔进去的锡锑合金碗盘,迅速熔化后就与青铜混合在了一起。这个方法果然奏效,青铜溶液随即开始快速流动起来,不多一会儿就把模具给填满了。看到这里,切利尼非常高兴,把自己生病的事全给忘了,觉得自己的身体健康得不得了。不过他的仆人们第二天早上就难受了,因为做的早餐没有东西盛上桌了,他们不得不重新买回全套新的碗盘回来才能开饭。

下面这张图就是切利尼的那座雕像了,刻画的正是珀耳修斯杀死美杜莎的场景。这座雕像就是切利尼经历了许多艰难曲折、危险,最后终于完成的。雕像中的珀耳修斯手里拿着刚刚被他割下的美杜莎的头颅,但是珀耳修斯没有正视这颗头颅,因为看了美杜莎头的任何人都会瞬间变为石头。你看到珀耳修斯手上那把剑了吗?嗯,形状很奇怪吧?另外你也注意一下美杜莎的脖子下面,连割下头后脖子流血的细节都被切利尼用青铜刻画出来了。

这座雕像从建成至今,一直耸立在佛罗伦萨,也一直被人们所喜爱——了解切利尼辛苦工作过程的人,就更加喜爱这件作品了。